老年高血压病护理的研究进展

2021-09-10 03:46胡萍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5期
关键词:研究进展用药血压

胡萍

摘要:在慢性疾病中高血压是普遍存在,且危害性比较高的一种,老年人是主要的患病群体,患者需要终其一生进行血压控制,但是为了保证患者有良好依从性,提高病情控制效果,不仅需要合理用药,还需要有合理的护理措施进行系统干预。随着医学界对护理相关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取得了巨大进展,科学的护理措施做如下综述。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5-120-01

我国人口结构中,老年人占比越来越大,而此类人群高血压病发生率高,不过老年人常常有思维混乱、反应迟钝、健忘、记忆力减退等情况,加之对疾病基础知识认知不够,所以难以有效执行治疗方案,也就达不到理想的血压控制效果。相关研究表明[1],如果是精神压力过大、缺乏运动、体重超标、大量饮酒、吸烟,以及低钾、高脂、高盐饮食,这样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会对病情有效控制产生一定影响。如果能展开针对性护理,可以改善上述因素,为控制血压奠定基础。

一、健康教育

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的同时,还要为家属做好普及宣教,以便发挥监督和辅助作用,充分认识到疾病的终身性,只有长期规范服用药物,才能有效控制血压,最大程度减少致残风险,避免并发症出现。

二、心理护理

研究发现[2],情绪过度波动,会影响植物神经功能,让交感神经异常兴奋,从而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紊乱,导致血压上升。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对老年患者表示尊重,并通过温柔、诚恳的态度给予患者安慰,帮助患者稳定情绪。同时,让患者对疾病有正确认识,保持乐观、平和、宽容的态度,培养兴趣爱好,建立生活信心,各种应激事件能正确处理好,防止情绪过度波动。部分患者还会因为长期服药增加经济负担、用药不良反应等因素产生抗拒情绪,为此要与家属联合做好思想工作,选择经济安全的药物,减轻老年患者心理负担。

三、用药护理

结合老年人用药史、并发症、体质量、年龄等特点评估用药风险,合理制定用药方案,让治疗变得个性化。用药要从单一药物、小剂量开始,再逐渐的联合用药、增加剂量。用药期间还需要对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做观察,如果某些药物容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告知患者更换体位时动作要缓慢,早上起床时不要急于离床,先静坐15分钟再下床,如有必要在家属帮助下完成[3]。

四、饮食护理

(一)饮食调节

饮食习惯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着直接联系,比如肥胖,钙、镁、钾摄入不足,盐摄入过量等。因此,在饮食方面要控制热量、脂肪、蛋白质、盐等摄入量。遵循少食多餐原则,低脂肪、高蛋白的鱼类和禽类可以多食用,动物内脏、猪肉等高脂肪的食物少使用,还要多食用紫菜、虾皮、香菇、木耳、新鲜蔬菜等低钙、高维生素的食物。

(二)体重监测

如果老年患者肥胖,需要通过合理膳食来控制体重或减肥,将体重降低到标准范围内,不过不能急于求成,每周减重最佳值是1kg,定期测量体重、做好记录。在体重控制期间要让患者多进食豆制品、鱼类,以及不饱和脂肪酸、植物脂肪,控制能量摄入,将体质量降低在24以下[4]。

五、运动护理

运动锻炼对老年患者控制血压水平有着积极作用,同时长期、合理的运动锻炼还有助于改善心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在运动方案制定时,需要集合患者体质情况、年龄、运动习惯等,运动锻炼要量力而行,并且每天坚持,逐渐的增加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避免过度疲劳适得其反。最适宜的运动包括太极拳、慢跑、快步走、散步等,注意不要做激烈的运动,如果年龄过高需要在家属陪伴下进行。

六、行为干预

(一)监测血压

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测量血压方法,在血压测量过程中,要做到定专人、定血压计、定部位、定时间。患者可以到社区服务站进行测量,也可以在家庭中自行测量,无论哪种方式测量后,都要将结果做好记录,以便了解血压波动情况,达到长期监测的目的。

(二)戒烟

相关研究表明[5],吸烟后收缩压会提高10-25mmHg,每分钟心率会提高20次。主要是因为尼古丁烟碱会让交感神经、中枢神经兴奋,从而加快心率;还会增加肾上腺释放功能,大量释放儿茶酚胺,促使小动脉收缩,从而升高血压水平。另外,一氧化碳、尼古丁等成分还会损伤患者的心血管,加速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及发展。所以患者尽量在三个月内完成戒烟。

(四)放松技巧

指导患者通过放松方式减轻身心的紧张状态,比如深慢呼吸、转移注意力、排除杂念等,在反复长期训练下,患者可以在受到不良应激刺激时,快速自我调节、恢复放松状态。叮嘱患者禁止熬夜,尽量早睡早起,确保每天有充足的的睡眠时间,夜间睡眠时长不低于8小时。

结束语

综上所述,老年高血压患者长期坚持合理护理干预,对控制血压、減少并发症、改善预后都有着良好作用,所以是最高效益、低投入的干预方式。在护理过程中需要从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以及行为干预等方面展开,只有综合性的护理才能达到保健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黄丽萍. 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 18(13):2-2.

[2]程芗蕙. 浅析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J]. 当代医药论丛, 2019, v.17(16):32-33.

[3]纪妙音, 刁贺, 李香玉. 延续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干预效果研究进展[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9, 17(01):149-150.

[4]高欣.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护理研究进展[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9, v.34;No.211(05):45-47.

[5]张思琪, 王晶晶, 罗婉丽,等. 高血压病人行为干预的研究进展[J]. 循证护理, 2019, 5(03):36-38.

猜你喜欢
研究进展用药血压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心脑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分析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近十年国际STEM教育研究进展
警惕异常的血压晨峰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传感分析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磷酸化肽富集新方法研究进展
最怕啥
临床用药不得不说的抗生素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