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科技背景下高职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2021-09-10 07:22阮吟晖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

阮吟晖

摘  要:互联网金融属于新兴前沿领域,需要大量具备互联网技术、信息通讯技术、金融学和互联网思维的复合型人才,传统的金融方向和计算机技术方向人才已无法满足产业发展需求。本文在分析高职互联网金融专业发展现状基础上,探讨了数字科技进步给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有关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建议,以期為培养契合互联网经济发展的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提供参考路径。

关键词:数字科技;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2-0072-03

数字科技是指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物联网、生物识别等一系列的前沿科技,是多种技术的综合体,既是数据产生的源泉,也是数据应用的载体。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随着数字科技对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冲击,传统金融生态环境正发生巨大变革。数字科技进步给中国金融生态环境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对金融行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应契合互联网经济发展的需求。

一、高职互联网金融专业发展现状

(一)人才培养与需求错位

随着数字科技进步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新金融业态开始形成,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高职院校开设互联网金融专业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将传统的财经类专业转变为互联网金融专业;二是由计算机专业与金融专业合并设立。第一种途径的人才培养定位仍然以面向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的营销、客服岗位为主。第二种途径的人才培养定位较为广泛,除了营销、客服岗位之外,增加了产品设计、运营、维护、风控等岗位。营销和客服岗位门槛较低,技术岗位要求具备扎实的金融科技知识和应用能力,这就导致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复合型、创新型、前沿型人才短缺,落后的技术技能,使得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流于形式[1]。

(二)课程体系滞后

作为近年来产生的新金融业态,互联网金融理论基础薄弱,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当前的课程设置大多出现强金融学理论、弱技术应用的问题,采用的教材多以现有的金融学科和计算机学科的教材为主,专门针对高职学生学情的专业课程和教材较少,学科之间的关系尚未理清,导致金融和计算机课程得不到有效融合,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三)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金融科技是实践性较强的行业,对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要求较高,而高职学校的学生基础薄弱,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因此,互联网金融专业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仍然突出。职教改革背景下,各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推进产教融合,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然而由于数据资源和教学平台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支撑,不少高职院校尚未建立互联网金融实验室,实践教学停留在模拟操作、虚拟运营阶段,有些院校甚至没有一套完整的实训软件。当前合作的企业能提供给学生的实践岗位仍局限于营销、客服、理财等技术含金量较低的岗位。产教融合尚在起步阶段,校企合作思路不够清晰,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缺乏保障体制。

(四)师资结构不合理

高职互联网金融专业最早从2015年开始招生,教师大多是从金融专业或从计算机专业转到互联网金融专业,教师本身就缺乏交叉型学科知识和应用能力,甚至有些院校的互联网金融教师都是金融科班出身,他们没有能力开设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课程,只能依靠外聘教师来实施计算机课程教学,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专业招生火爆,吸纳了一批青年教师,但他们大多缺乏行业实践经验,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渠道单一。金融教师缺乏金融科技知识和应用能力,懂技术的教师又缺少金融理论知识,高水平师资建设缓慢。

二、数字科技进步对人才培养的机遇与挑战

(一)数字科技进步需要复合型金融人才

数字科技进步的主要受益者是互联网金融机构,改造了传统金融业务流程,拓展了金融服务边界,通过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一系列前沿技术,快速发展出新金融业态,如互联网支付业务、网络借贷业务、股权众筹融资业务、互联网基金销售业务、互联网保险业务、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互联网征信业务等。当前,传统的金融机构正在积极地运用数字科技改变金融服务模式,互联网金融机构正朝着全能型金融服务集团发展,互联网金融人才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2]。所以,互联网金融人才不应是单一型的金融人才或计算机人才,应是兼具一定的前沿科技知识、金融学科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数字科技进步需要创新型人才

金融科技驱动金融创新,随着数字科技的进步,以数字为核心的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机构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产生了巨大的商业价值,从而衍生了支付、网贷、消费金融等诸多新金融模式。创新与风险并存,以P2P行业为例,短短几年,平台数量从爆发式增长到断崖式下降,其发展背后的风险不言而喻。P2P网贷模式成立的初衷是希望其能成为金融行业的有益补充,推动金融服务均等化,但由于存在着金融从业人员的操作不当、缺乏有效的风控管理、没有创新的金融监管体制等因素,该行业惨淡落幕。未来金融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金融创新,数字普惠金融的理念还在延续,金融服务长尾客户的初衷不变,这需要互联网金融人才利用数字科技去创新金融模式和风控体系,发挥金融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的价值,并且要兼具创新思维和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三)数字科技进步需要国际化人才

随着我国金融行业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金融行业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金融从业人员除了具备金融科技应用能力之外,还要有开放性的国际视野,对未来金融行业发展趋势有敏锐的洞察力。以阿里巴巴、京东为代表的电商巨头在全球布局金融业务,未来区块链技术在跨境支付、数字货币、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亟须大量的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在金融领域解决现实问题[3]。

三、对提高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议

(一)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首部《中国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与发展研究报告》提出要继续推进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人才机制建设,明确行业内部金融科技类岗位认定标准及统计口径。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金融科技发展与研究专委会组织撰写的《金融业数据要素融合应用研究》指出了传统的公开数据搜集、原始数据共享等融合方式存在的局限性,强调依托先进技术探索数据“可用不可见”“定量定向使用”的创新解决方案是当前金融业数据要素融合的新途径、新方向。金融人才培养应该与行业岗位需求相匹配,应注重对金融从业人员利用科技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培养。数字科技进步背景下,高职院校可通过对毕业生的就业跟踪调查,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视角来了解当前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分析岗位职业能力,理清交叉型学科知识和技能,校企合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4]。

(二)优化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应在分析金融行业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明确就业岗位,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引入大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供应链金融等金融科技前沿课程,将互联网金融精神融入专业课程之中,强化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应面向主流岗位,如营销岗、运维岗、风控岗等,要符合人才发展规律。数字科技进步加大了金融系统性风险,提高了金融监管难度,高职院校要强化对学生金融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和协作创新的职业品质,具有理财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和合法合规意识。

(三)共建共享教學资源和实践平台

高职院校应通过共建教学资源库,实现各院校之间资源共建共享,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人才培养改革创新模式,教学资源要具有开放性、前沿性、融合性的特点,能高效地为人才培养服务。要建设互联网金融实验室,整合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实训条件,开展金融场景化实训,让学生对新金融业态有直观的认识。通过产品设计、运营等竞赛项目,培养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建立配套的产学研合作制度体系,推进产教深度融合,达到校企共赢的人才培养目的。在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方面,争取引入企业真实业务,打造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而建立产业学院[5]。

(四)打造跨界型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应加强对教师交叉学科知识的培训。金融教师通过定期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至少要熟悉金融科技一线发展趋势和现实应用,熟悉岗位工作流程,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资源。计算机老师应参加金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与相关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提高科研水平。将取得职业技能证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考核纳入高水平结构化教师团队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跨界型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 耿宇宁,燕志鹏,史敏. 数字科技进步对中国金融生态环境的机遇与挑战[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06):63-70.

[2] 杜金岷,陈建兴. 金融科技时代金融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5):95-97.

[3] 周方召,付辉,贺志芳,等. 金融科技背景下金融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挑战与优化[J]. 金融理论与教学,2021,02(01):94-98.

[4] 侯小丽,王翠娥. 新商科理念下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路径思考[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1(02):50-52.

[5] 邹浩. 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农家参谋,2017(21):212.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手机银行发展现状研究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对策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