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晔
[摘要]文章为了探寻儿童电子书的出版业态和编辑设计的工作方式,在文献探究、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人工智能时代下儿童电子书出版的关键要素,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下儿童电子书出版的编辑原则,并得出启示,为儿童电子书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电子书;儿童;编辑;出版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的发展带来了先进的信息技术、海量的数据和庞大的商机,给出版行业的出版模式、编辑技术和营销发行带来了变革。2019年,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提出了人工智能治理的框架和行动原则[1]。新冠肺炎疫情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儿童电子书的出版工作涉及儿童心理学、数字传播学、媒介叙事学等学科门类。本文以文学类、艺术类的儿童电子书为研究内容,探讨人工智能时代下儿童电子书出版的编辑原则与启示。
一、电子书的内涵解析
人工智能时代是对当前信息技术新时代的一种泛称,是人工智能技术与其他类型技术深度融合的时代[2]。人工智能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推动力,已成为出版产业发展的新引擎。智能创作、智能翻译、智能编辑和机器撰稿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出版产业的智能化升级迫在眉睫。
(一)电子书的概念及范围不断延伸
电子书(E-book)是一种以电、磁或光学为介质,载录文字、声音、图像或影像等内容的出版物,是一个有组织的数字对象的集合,多采用EPUB、HTML、PDF、EXE等格式。从已有研究及其论述来看,狭义的电子书多指电子书阅读器(E-book reader)。广义的电子书则囊括任何以数字形式出版的书籍及其阅读行为。国际数字出版论坛(International Digital Publishing Forum,简称IDPF)将电子书定义为“所有通过网络传输或手持阅读装置的书籍”。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脑机接口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出版产业的应用,网络阅读、数字阅读、数字出版等概念出现。
(二)电子书的优点及出版优势愈加彰显
电子书的优点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其一,对读者而言,电子书没有物理边界,可以永久保存,读者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数字设备上享受阅读的乐趣;其拥有友好的用户界面,可利用多个接入点集成互联网资源,供用户访问。其二,对出版从业人员而言,电子书采用无纸化的形式出版,可以减少库存的积压;服务附加值高,避免因磨损而导致的退书问题。出版行业通过广泛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将逐渐减少出版流程中重复性强、创造性弱的人力劳动,有效提升出版工作效率,满足读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阅读需求,充分发挥出版业的文化传播效力[3]。
(三)电子书的出版流程及形态全面升级
人工智能时代下,电子书的出版流程及形态全面升级,趋向泛在化、去中心化和扁平化。无论人工智能生成机制复杂与否,人工智能内容的产出都大致沿着“收集数据—深度学习—编辑语言—生成内容”的逻辑进行。电子书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影响下的出版载体,是在原有逻辑基础上的精致化实践。具体而言,电子书的出版流程可分为以下阶段。第一阶段为企划评估。出版机构通过大数据技术搜寻潜在用户的数据,调研社会热点及读者的阅读兴趣,考虑出版物的内容形式与呈现方式,以此作为选题策划的决策参考。第二阶段为内容生产。出版机构通过素材采编、样本分析、内容审读、技术增值、排版校对等进行智能编纂。第三阶段为资源复制。出版机构将加工完成的稿件进行格式转换、软硬件设备调试,统一上传至相关平台。第四阶段为产品发售。出版机构利用平台进行内容交付、精准营销、发行销售及售后运维,引导读者进行知识付费。
二、人工智能时代下儿童电子书出版的关键要素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众多出版集团将数字出版作为战略性投资的主要阵地,催生出许多数字阅读应用。《电子书内容标准体系表》《数字阅读终端内容呈现格式》等指导性技术文件,在引领数字出版产业有序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通过梳理已有研究成果,本研究发现,电子书在数字出版的热潮下,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部分电子书的内容相对单一,体例结构还在模仿传统书籍;部分电子书所运用的人工智能技术属于“弱人工智能”范畴,仅擅长于单个层面的智能出版应用。当然,在人工智能时代下,儿童电子书出版工作不应是多种智能技术机械式的嫁接拼凑,而是一种以智能技术为支撑的智慧出版生态。在儿童电子书的编辑过程中,出版机构应规避“技术崇拜论”,把握儿童电子书设计的诸多关键要素。
(一)联觉感知
联觉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生理和心理现象。书籍是可以被观看、触摸、聆听、嗅闻的。纸质书的温度、重量以及拿在手上的存在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读者认为,电子书缺少纸质书的质感、触感,会给人以冰冷的感受。因此,电子书在编辑时应思考感官的作用。随着生物特征识别技術、计算机视觉技术、富媒体技术的出现,听觉、味觉和嗅觉等知觉特征,可以作为新的功能角度在电子书中进行切入。“如何建构与阅读环境相关的多模态信息?”“如何综合运用通感意象与符号媒介,增强电子书的阅读愉悦性?”等问题需要设计人员关注。
(二)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包括用户跟踪、智能推测和智能推送。儿童电子书的出版应跟踪用户的阅读轨迹,通过云计算技术获取图书使用数据(如阅读时间、阅读标题、阅读数量、阅读频次和阅读类型),提高内容推送的适配性。随着边缘计算技术、情感计算技术、群智计算技术的发展,“如何根据读者的阅读经验推测其阅读偏好?”“如何确保数据仓库中数据统计、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漏?”等问题需要设计人员关注。
(三)用户控制
用户控制即电子书的操作方式与用户接口(User Interface,简称UI)设计。对儿童电子书来说,移动图片、播放声音或观看短视频都可能引发用户控制问题。伴随智能芯片技术、区块链技术和自动标引技术的发展,儿童电子书应基于协同过滤技术实现智能托管,增强数字访问的包容性、数字操作的可控性。“如何设计流畅化的电子书主版样式及版面结构?”“如何精确定位产品的功能,定义用户的缩放、拖动、旋转等屏幕操作,防止数据冗余和技术滥用?”等问题需要设计人员关注。
(四)数字资源
儿童电子书的质量不仅与其内容文本有关,还与配套的数字资源有关。影像的清晰度、声音的韵律感、数字技术的集成度,都是影响数字资源质量的重要因素。低质量的数字资源包含与内容文本无关的动画和音效,容易造成儿童漫无目的的阅读。高质量的数字资源不仅含有丰富的信息资源,还包括适切的交互视频。通过光线追踪技术、全息交互技术,儿童电子书可以实时调节视频的音量、速率、分辨率、对比度、饱和度等参数,进行拟像搭建,增强阅读的临场感。伴随5G技术、云端数据快捷访问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如何配置高质量的数字资源,帮助读者汲取知识?”“如何高效完成数字资源的加工整理、智能剪辑?”等问题需要出版从业人员关注。
(五)发行销售
合理的利润是出版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出版社应平衡出版成本、产品定价与销售折扣之间的利润结构,拓宽发行流通的渠道,实现智能签约、智能营销。针对电子书的发行销售,“是采用永久使用性质的销售,还是限年份使用的销售?”“是依据提供的内容数量(整本书、分章节、分版本)模式销售,还是依据使用(单用户、团体用户)模式销售?”等问题需要出版业销售人员关注。
三、人工智能时代下儿童电子书出版的编辑原则及启示
出版机构设计高质量的电子书,除了要遵守法律法规,关注稿件的知识性、政治性、科学性和逻辑性,还需遵循教育性、交互性、系统性等编辑原则。
(一)教育性:关注儿童阅读素养的发展,建构智能知识服务图谱
阅读是学习的基础,是青少年认识世界的一扇窗户。出版机构在编辑儿童电子书时,除了要考虑智能技术所承载的工具价值,还要重视书籍的育人价值。出版机构应关注儿童阅读素养的发展,建构智能知识服务图谱。笔者认为,出版机构进行电子书的选题策划及顶层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出版机构要了解儿童的知识层次、认知取向、阅读喜好和阅读风格,建立阅读进阶模式,智能调整内容难度,推进分级阅读。例如,识字阅读阶段的儿童通常可以开始系统地识字,能简要地复述故事。出版机构在编辑该阶段儿童的电子书时,应关注其图像阅读、字形辨别和字音判断等技巧,培育其语言意识。认知建构阶段的儿童,已经习惯于不同的阅读形态,可以有选择性地进行思辨阅读。出版机构在编辑该阶段儿童的电子书时,应设计观点多元、类型多样的阅读内容,培育其语段解码能力、批判性思维和数字阅读素养。
其二,出版机构要基于知识图谱统筹知识资源及其载体,出版扎根于学习科学(Learning Sciences)及人类智能的跨媒体产品。人类智能所蕴含的创造素养、情感要素、审美情趣与共鸣能力,是目前人工智能技术所难以触及的。出版从业人员应主动介入产品的内容生产,通晓研发智能产品的方法。例如,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组曾于2001年配合多元智能理论研发了跨媒体儿童电子书[4]。这款电子书除了围绕传统的言语智能进行设计,还根据视觉-空间智能设计含有操作数字图像、3D建模、动画绘图的活动;根据音乐智能设计含有模拟节奏、制作乐器、倾听歌曲的活动;根据逻辑-数学智能设计含有策略游戏、数学演算、演绎推理的活动;根据内省智能设计含有在线日志、自我评估的活动,等等。
(二)交互性:编创沉浸式儿童电子书,增强智能交互性
交互性不仅是一种技术功能,还是一种创造意义的资源。纸质书可以通过故事情节的转折设计、特殊纸张的印刷工艺设计、立体书的可动机关(插页)设计等方式,让阅读变得生动。电子书则可以通过数码图像的增效设计、全景视频的渲染设计、闯关游戏的情境设计和UI界面的版式设计等环节的调控,编创沉浸式电子书,刺激读者的认知欲望。
电子书能否为大众所接受,重点在于其UI设计是否人性化。好的UI设计可以增添趣味性及娱乐感,使得阅读设备与读者之间存在一种隐性的引导流线,给读者沉浸式体验。沉浸式电子书可以通过语音交互、触点交互、手势交互,创设界面与用户行为之间的有机关系。因此,笔者认为出版机构在进行电子书的编排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出版机构要优化设备环境的编排,创建图文辅助组件(如滑动指示器)、智能对话小程序、智能链接及互动按钮,建构人际交互。具体而言,电子书应提供使用示范,清楚说明使用方法及阅读功能;设计人员要注重用户界面的真实性、图文搭配的互文性,避免版面的呈现过于花哨;设计人员对UI界面(不仅仅是屏幕)进行响应式设计(responsive design),快速识别用户的阅读姿势、电子书阅读器的屏幕尺寸及设备加载时间,调整相应的页面布局、图片像素和展示方式,使内容能够兼容多个终端。
其二,出版机构要把控数字阅读与内容交互的契合点,用开放性文本给予读者高度的自主权,建构人机交互。具体而言,出版机构应进行节点化分析,依据内容脚本嵌入弹幕、关键帧、内容标签等互动式组件,设计拍照搜索、问答讨论、相似推荐和智能批改等交互功能;做好容错设计,设置错误反馈机制、智能化输出机制,预防操作延迟、卡顿等问题,确保交互的平稳运行[5]。
(三)系统性:聚焦全媒体建设,运营智能平台
系统性即管理人员利用智能化的ERP系统、内容资源管理系统和全媒体产品发布系统管控出版流程。当前,许多发达国家的出版商根据产品的文本模式、媒介样态和产品特点,运营智能平台。笔者认为,出版机构在阅读平台的运营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出版机构要转变编辑思维,编辑工作应以设计思维、计算性思维、系统思维实施方案,通过“同理心—需求定义—创意构思—制作原型—测试修正”等流程,针对用户的消费习惯及电子设备的使用痕迹[6],进行数据转译、技术加持、知识重组、频道部署和供需对接,以非线性的架构定制复合型阅读产品。
其二,出版机构要利用数字平台的动态模型运转全媒体阅读平台。全媒体阅读平台应包含通信系统,帮助儿童构建阅读圈层,进行点赞、评论、分享和交流;包含资源素材库,提供全方位的知识检索功能,强化阅读内容的关联度;包含信息处理程序,利用可视化软件绘制大数据画像,智能诊断用户的知识储备情况;包含自适应学习系统,读者可以利用虚拟学伴、智能导师、智慧NPC进行智能答疑、阅读导航,凸显人工智能的“类人”特性[7]。
四、结语
纵观人工智能时代下儿童电子书出版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版及应用方兴未艾。未来,我们既要加深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性认知,也要学会精益化储备项目、精细化管理项目、集成化编校内容、人本化经营渠道和一体化运作产品,拥抱数字革命对出版行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獻]
[1]胡喆.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布[EB/OL].(2019-06-17)[2021-02-16].http//www.gov.cn/xinwen/2019-06/17/content_ 5401006.htm.
[2]赵磊磊,张黎,代蕊华.智慧校园的智能升级: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校园[J].现代教育技术,2020(11):26-32.
[3]张莉婧,张新新.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版流程智能再造—智能出版研究述略[J].出版与印刷,2020(03):1-11.
[4]Norshuhada Shiratuddin,Monica Landoni.Conceptual Model of Children's Electronic Textbook[J].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2000(1923):485-489.
[5]李超.交互设计的两个核心问题:用户体验和以用户目标为导向[EB/OL].(2016-08-01)[2021-03-11].http://www.woshipm.com/ucd/383255.html.
[6]代福平,辛向阳,张慧敏.用户动态画像:描述用户就是创造用户[J].装饰,2018(03):94-96.
[7]Diana G. Oblinger.Digital Transformation:It's Time[EB/OL].(2020-08-10)[2021-02-17].https://er.educause.edu/-/media/files/articles/2020/8/er20_3102.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