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时代编辑记者新闻敏感性提升策略

2021-09-10 07:22武文玲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融媒时代编辑记者

摘要:融媒时代的到来使信息传播平台、传播渠道开始变得多样化,这种变化给编辑记者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编辑记者要想在融媒时代中写出高质量的新闻报道,不能将自己局限在某一区域内,应拓宽视野,运用多种方式找寻社会中的热点话题。本文以编辑记者新闻敏感性的内涵为切入点,深入探讨融媒时代编辑记者应如何提高自己的新闻敏感性。

关键词:融媒时代;编辑记者;新闻敏感性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6-0136-02

编辑记者的职能是向大众传播最新颖、最受欢迎的新闻。传统新闻的传播图集一般为报纸、电视、广播。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传播途径转变为网络。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中,编辑记者要准确从众多新闻信息里挑选出价值高、有深度、影响力大的新闻事件,这就是编辑记者需要具备的新闻敏感性。新闻敏感性不是一成不变的,编辑记者要通过学习和总结不断提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时刻处于社会发展的最前沿,精准把握社会的热点话题。

一、融媒时代编辑记者新闻敏感性的内涵

编辑记者新闻敏感性的内涵可以理解为编辑记者对社会热点新闻的敏感度。拥有高度新闻敏感性的编辑记者能快速从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中筛选出价值高、影响广的新闻素材[1]。筛选出新闻素材后,编辑记者能第一时间分析出该新闻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人民群众审美需求的优质新闻内容。新闻敏感性是一个优秀编辑记者的必备素养之一,能从侧面体现出其采访能力和编辑能力。编辑记者的新闻敏感性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速成的,需要编辑记者的长期积累与学习。

融媒时代背景下,编辑记者要结合当代人民群众的喜好以及新闻的内容特点,分析和总结新闻编辑与采访经验,然后不断琢磨与思考,其新闻敏感性必然会得到提高。编辑记者要深入基层人民群众的生活,了解人民群众最朴素的需求和最关注的新闻方向。除此之外,编辑记者还要与人民群众形成友好交流关系,确保自己能在第一时间拿到独家热点新闻。另外,提高新闻敏感性还要求编辑记者时刻保持求知欲与好奇心,面对有价值的新闻内容持续不断深入挖掘其意义。为了正确把握社会主流价值观,编辑记者要多了解融媒时代的新闻行业发展趋势,从多角度、多方面采访挖掘新闻素材,并在第一时间做好素材的总结与整理工作。

二、融媒时代编辑记者新闻敏感性的提升策略

(一)提升政治素养

政治素养的提升是编辑记者提高新闻敏感性的基本途径之一。作为新闻工作者,编辑记者要学会发现新闻中的政治元素、把握新闻中的政治要点、运用新闻中的政治关键,这有利于编辑记者全面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能力。除此之外,编辑记者要有政治观念、全局观念,以高度的社会责任心作为捕捉新闻的基础和原则[2]。保持高度的社会责任心有利于编辑记者在众多新闻内容中筛选出信息的本质与内涵。由此可见,编辑记者新闻敏感性的提高离不开政治敏锐性的推动。

编辑记者在工作过程中要深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将其融入工作原则。编辑记者在实践工作中要学会总结、分析、思考,通过自我反思和改进,政治思想认识水平会得到持续提高。为了充分践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编辑记者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把握和了解社会发展的新方向、新变化,与此同时编辑记者的新闻采访能力和编辑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为了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编辑记者要准确理解中央及地方的各项政策,并将其中存在的价值认知提炼出来。另外,编辑记者提高政治素养,不应将自己局限在某一范围内,应将眼光放长远,培养全局意识和全球视野,加深对世界格局的认知与了解。

(二)强化社会责任感

编辑记者强化社会责任感不仅是提高新闻敏感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更是在融媒时代不断产出高质量、高水平新闻内容的基本保障。每一个编辑记者在采访和编辑过程中,都应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化为一个个小元素融入文字与语言,增强新闻内容对社会大众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将社会责任感和编辑记者的工作内容、工作形式结合起来,还有利于向大众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国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3]。

融媒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日常的各種习惯也发生改变。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人们更倾向于碎片化阅读,这种阅读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数量和频率,但减少了对新闻内容的深度思考。一名优秀的编辑记者要遵循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但不能为了满足部分人的需求而放弃对新闻内容的深度解读,不然就会与网络上部分为了博取流量和吸引眼球不择手段的新媒体撰稿人毫无区别。编辑记者采集新闻内容时要关注国家大事,特别是涉及国计民生的政策。编辑记者要时刻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一旦社会上出现了对人民群众有不良影响的舆论话题,要立即对其进行分析,引导人民群众走向正能量、积极的一面[4]。编辑记者在强化个人社会责任感时,也不能忽略融媒时代出现的各种新兴文化,只有广泛了解社会的各种新兴文化,才能精准捕捉社会热点新闻,及时引导舆论的正确方向。

(三)提高实践采访能力

编辑记者的实践采访能力是提高新闻敏感性的重要动力。编辑记者提高实践采访能力,有利于从人民群众口中获得一手新闻信息,然后根据新闻内容对其价值进行初步判断。编辑记者对新闻内容的初步判断直接关系到个人生活经验与采访经历。值得注意的是,编辑记者要削弱价值判断中的个人主观性,不能先入为主,否则会影响价值判断的精准度。编辑记者若想提高自己的实践采访能力,应深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积极与人民群众进行沟通和交流,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总结问题。编辑记者在看待问题时要从多方面、多角度考虑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新闻内容的真正价值和深度意义。新闻采访结束后,编辑记者要对新闻内容进行分析与整合,将其中最具舆论导向作用和最具价值性的内容发布出去。

编辑记者在实践采访过程中,要积极总结个人采访经验,将经验与个人知识相结合,有助于编辑记者站在理性的角度审查新闻事件采访过程的合理性和采访结果的有效性。编辑记者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以社会公共责任心为导向,报道真实事件,挖掘事件背后的真相。为了提高实践采访效率,编辑记者要选取最合适的时间发布新闻内容,以获得最准确的社会反馈[5]。

(四)提高分析能力

融媒时代的到来,拓展了编辑记者获取新闻信息的途径。互联网中混杂、真假难辨的新闻内容对编辑记者的新闻敏感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辑记者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高价值的新闻报道。高质量、高价值意味着编辑记者要拥有准确分析新闻内容的能力。如果编辑记者不能准确把握事件的本质、了解事件真相,很容易引发错误的社会舆论,对社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消极影响。

编辑记者要多观看优质的新闻分析文章,并从中找出分析文章内容的要点,多总结、多尝试,找到属于自己的新闻分析方法。在新闻分析过程中,编辑记者要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不能在分析中掺杂价值观不正确的引导文字,以免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除此之外,编辑记者可以寻找单位里经验丰富的资深前辈指导自己,有句话是“听师一席课,胜读十年书”,虽然这句话有夸大的成分,但不无道理[6]。有了前辈的引领,可以少走许多弯路,而且任何外在资源都不如变成自己的能力。

(五)提高专业素质

编辑记者若想准确把握互联网中的新闻热点知识,就要不断扩展个人知识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闻领域涉及的知识和内容越来越多,因此编辑记者不仅要掌握与新闻报道相关的专业知识,对与新闻紧密衔接的其他领域知识也应有所涉猎[7]。编辑记者都有自己负责的一个专业区域板块,为了增强新闻内容的专业性和严肃性,编辑记者的报道会涉及自己负责区域板块的专业知识。以财经新闻为例,编辑记者只有了解一定的财经专业知识,才能在财经新闻中准确找出民众最关注的新闻内容,通过专业讲述使广大人民群众对该新闻有更深入、更全面、更细致的了解。由此可见,不同板块的编辑记者要提前学习自己所负责板块的专业内容,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新闻内容的专业性。

三、结语

本文对融媒时代背景下提高编辑记者新闻敏感性的方法进行了具体阐述。在这种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新闻敏感性已成为评判编辑记者能力大小的标尺之一。编辑记者若想在互联网中拥有高点击量,就必须从自身出发,提高个人新闻敏感性。本文结合笔者工作经验提出了五个提高新闻敏感性的方法,都非常有效,广大新闻从业人员可以结合个人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从而全面提高新闻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质量。

參考文献:

[1] 陈希媛.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记者职业素养培养探讨[J].记者摇篮,2021(01):60-62.

[2] 秦建钢.浅谈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编辑记者技能与素质培养[J].记者观察,2020(29):52-53.

[3] 胡永鑫.融媒时代编辑记者的新闻敏感性研究[J].新闻文化建设,2020(12):13-14.

[4] 王蕾.融媒体时代提高广播记者采编技能的策略[J].传媒论坛,2020,3(14):32,35.

[5] 纪婧.融媒体时代如何提高电视台编辑记者的创新能力[J].传媒论坛,2020,3(14):79.

[6] 童瑶.融媒时代编辑记者的新闻敏感性分析[J].记者观察,2020(09):55.

[7] 王荣洁,吴玉晶.刍议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编辑记者技能与素质培养途径[J].记者观察,2020(05):111.

作者简介:武文玲(1983—),女,山西文水人,硕士,编辑,研究方向:新闻采编。

猜你喜欢
融媒时代编辑记者
浅析融媒时代新闻编辑的发展
融媒时代传统媒体的几个关键动作
电视新闻编辑再创作研究
基于校园媒体整合的“双创”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报纸编辑记者在多媒体时代行业的素质要求
如何加强电视台编辑记者专业素养
融媒时代军事评论创新思考
浅谈如何加强电视台编辑记者专业素质的培养
编辑记者应如何正确看待和利用新媒体
融媒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