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记者赵涵漠作品分析及转型研究

2021-09-10 07:22何雪辰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作品分析

摘要:赵涵漠是互联网时代典型的特稿记者。本文通过分析赵涵漠在《冰点周刊》和《人物》中有代表性的人物特稿概括其作品特点以及精神传达,同时研究其不同时期作品的变化以及转型为编辑后对非虚构作品的呈现。

关键词:赵涵漠;人物特稿;作品分析;转型研究

中图分类号:G21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6-0072-03

《新闻学大辞典》对特稿的定义为:“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人物特稿是其中的一个分支,记者赵涵漠是擅写人物特稿的青年代表。张志安在采访中这样描述她:“她的记录客观而有力量,细节饱满、充满质感,最终试图指向的还是事实真相;她忠于事实,笔触优美,富有感染力,最终追寻的是道义的力量、真善美的回归。”[1]

2010年开始,非虚构写作作为一种特殊的写作方式逐渐进入新闻传播领域,它关注当下、聚焦现实,呼应社会中人性的觉醒,孕育出了新的生机。笔者通过赵涵漠《冰点周刊》时期和《人物》时期的人物特稿分析其作品特点,并探究她转型为编辑后的非虚构作品特色,总结形成对当下的启示。

一、《冰点周刊》时期人物特稿分析

《冰点周刊》时期,赵涵漠的文章涉及时事政治、思想文化等各领域,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还是人物特稿。她的代表作以“7·23动车事故”为背景的《永不抵达的列车》刊发后,被众多媒体及网友转发,“永不抵达的列车”甚至成为互联网中的“集体记忆”。

(一)选题特点:记录小人物

赵涵漠的作品以社会中的小人物为切入点。《葬我于故乡》讲述了台湾花甲老人高秉涵帮助老乡带骨灰回山东的故事,表达了老人对故土亲人的思念;《我不修路谁修路》中贵州农民杨文学即使掏空家底也要在寨子里修路,揭示了在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导致发展难的问题……赵涵漠的作品以小见大,通过他们的故事折射出社会中值得人们关注与反思的变化和问题。

(二)采访特点:“我们要做的就是去问”

为了完成一篇完整的人物特稿作品,赵涵漠往往要进行大量细致深入的真诚的采访。例如,在写作《永不抵达的列车》的过程中,由于两位当事人已离世,特稿的完成必须仰赖大量的周边采访。赵涵漠在人人网上搜索两位同学的联系方式,采访到了黄一宁等众多同学。文章中出现的令人惊叹的描写,如朱平脖子上戴着的去南锣鼓巷买的相机项链,都是通过大量的采访获得的。赵涵漠曾说:“采访中,我会询问很多细节,可能你们(采访对象)会觉得烦,但这些细节对我的报道很重要,这些细节也是特稿写作所必须的。第二,就是需要不厭其烦地追问下去。”[1]

(三)写作特点:“让细节和魔鬼都无处遁形”

精彩的细节描写是赵涵漠文章的最大亮点。《医学生之死》中对王浩外形和服饰的细节描写令人印象深刻:“这个身高1.82米的年轻人喜欢白色,也喜欢穿白衬衫和白球鞋……王浩的白球鞋总是‘每日一刷’,白到连女孩子都不敢伸脚和他比。”[2]短短几句话,描绘了王浩对于“白色”的喜爱,突出了他作为医生的严谨,也暗示了他对于救死扶伤的医生理想的追求,与文末他满身都是鲜红的血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激发了人们对恶性伤医事件的深思。《只会写自己名字的港大院士》中,在助理厨师三嫂被评为名誉院士后,对她有这样一段细节描写:因为家里没有足够高的衣柜,她只能将红边黑底的院士袍和软呢院士帽叠起来,小心翼翼地收藏到盒子里[3]。读者从这些细节中能够体悟到一位将一生奉献给大学食堂的普通职工对香港大学的深情。

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是赵涵漠人物特稿写作中的一大特色。《碎在路上的家》里写道:“被问及关于闻秀的事情时,那些回忆就像一颗颗豆子一样从这个男人嘴里溜出来。”[4]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了原本沉默寡言的大魏在谈到妻子时忽然变得很有话说,大魏所回忆的美好的过去与打工多年的夫妻还未经历乔迁之喜就阴阳两隔的悲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不修路谁修路》中对杨文学所修道路的描绘为:“路,像条带子似的绕着这座山,最宽的地方仅够两辆车紧挨着交错而过,最窄的地方不到两米。”[5]这里既运用了比喻又带有一定的夸张成分,凸显了杨文学修的路窄且不平整的特点,表达了在崎岖的山地上修路的困难。

结构巧妙亦是赵涵漠人物特稿的亮点之一。这在《永不抵达的列车》一文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该文在结构上运用了双主线,同时叙述两名同学坐上动车的经历并使之相互穿插,随着文章的推进,读者见证了原本两条看似毫无交集的线条交会,“D301次列车惨烈碰撞中,两个青年的人生轨迹相逢却又齐齐折断”[6],让人在觉得非常巧妙的同时也对宿命感到无力,这种戏剧性更好地吸引了读者。《留住女儿》的结构则经历了现实—回忆—现实的时空转换,夫妇二人从期待女儿出生到对女儿出生后身患重病感到绝望的对比,展示了一个平凡家庭的不幸,给读者带来了极强的冲击力。另外,文章还善用伏笔,如怀有身孕的母亲坐着摩托车一路颠簸回家,一直在家具厂工作后来却不再觉得油漆味刺鼻,这些细节都为小女儿出生后患有先天疾病作了铺垫,让人们关注到农民工收入低、生活保障不足的问题,这也是带来疾病加重贫困的导火索。

(四)主题思想与精神传达:传递人文关怀,推动时代进步

人文关怀是赵涵漠特稿最重要的精神内核。赵涵漠常用细腻的文字刻画人物,在她看来,“个体的悲伤比具体的数字更让人敏感”。报道温州动车事故时,她没有选择以死伤数据给人带来震撼,而是讲述了两个年轻大学生的不幸遇难,勾起人们对逝者的缅怀和事故的反思。

当然,赵涵漠的文章不仅有悲悯的情怀,更能传达各类社会问题,引发人们的思索,进而推动时代的进步。赵涵漠用笔记录了一个个悲情的平凡人:《医学生之死》里,病人的尖刀让医生王浩倒在血泊中,一个有良知的年轻医者溘然长往;《留住女儿》和《我不修路谁修路》的主人公都来自贵州山区,他们的生活困境相异,分别是重病没钱医、山路没钱修。表面上,他们只是悲伤的个体,但其中传达的却是宏观的社会矛盾。如何正确处理医患关系,如何减少农村的积贫积弱以及如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保障……这些显性事实背后的隐性问题是亟待解决的。

二、《人物》杂志时期人物特稿分析

2013年,赵涵漠离开《中国青年报》,转投于《人物》。担任记者期间,赵涵漠因作品《地下室里的沈文裕》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这一时期,赵涵漠还采访过陈小鲁、袁隆平、柴静等人,写下了众多优秀的作品。

与《冰点周刊》不同,《人物》的报道对象集中在对中国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物,所以在采访对象的选择上,《人物》时期的赵涵漠关注的更多是各领域的知名人士。

由于采訪对象层次上的改变,作为《人物》记者的赵涵漠的作品风格除了延续以往细腻生动的特点外也发生了一些明显的改变。一方面,其作品中悲悯和沉痛的色彩变少了,写作更加平实,不再是聚焦小人物带有悲剧色彩的人生,更多的是带读者走进真实的名人的世界。例如,在《柴静的旅行》中,赵涵漠跟随柴静一路,向读者呈现了一个在“公知、意见领袖、新时代的林徽因”等头衔下的与众不同的柴静——生活粗糙经常丢三落四,说话声音极小;也展示了走过“接地气”的转折点后她在报道理念上的变化——原先那个柴静逐渐消失了,过去,她尖锐甚至不乏激烈,反复追问,企图招招见血……她在获奖时总会说:“我希望我做这个节目,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现在,她不再说要改变什么。她选择用“准确”、“抵达”这些词形容自己的报道理念[7]。

另一方面,赵涵漠《冰点周刊》时期的人物特稿更强调从个人境遇反映需要着力解决的社会问题,但《人物》时期的作品,从主人公身上折射出的问题相较而言不是重大、急迫的,更多的是对个人境遇以及时代的反思。《地下室里的沈文裕》中,展示了一个“巨婴”式的钢琴家,他除了钢琴之外的世界牢牢地被父母尤其是父亲掌控着,在这种怪异的培养天才的方式下,沈文裕只是一个在地下室里与钢琴为伴的与世隔绝的人。他的境遇不是普遍的,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天才父亲”,但是其中映射出的关于中国式教育以及子女独立的问题,却能留给读者一些观照自我、对比自身的启示。《陈小鲁为什么而道歉》里,赵涵漠对话陈小鲁。2013年,陈小鲁回到母校向“文革”时期自己曾经伤害过的老师和同学郑重道歉。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的正式道歉太迟了,但是为了灵魂的净化,为了社会的进步,为了民族的未来,必须做这样的道歉。”[8]尽管“文革”已经过去了几十年,陈小鲁依然有敢于道歉的勇气,这也给当下社会以提醒:要直面历史、错误,要建设真正有良知的社会。这一时期赵涵漠的作品,不似《冰点周刊》时期带给人悲恸与无力,更像是缓缓溪水,需要多加琢磨其中的意蕴。

三、互联网时代的作品变化与个人转型

(一)形式多样:作品媒介融合化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纷纷涌现,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不断发生改变。2013年,《人物》开始积极探索新媒体业务,同年4月,其开始打造人物报道的全媒体平台,开通了《人物》官方微信公众号[9]。这一时期赵涵漠作品的形式呈现出多媒介、融合化的特征,其作品除了会刊登在杂志上以外,也会在微信公众号上同步更新。

例如,在《国民科学家袁隆平与1960-2013的国家叙事》中,读者可以扫描杂志上的二维码进入搜狐视频同步观看赵涵漠采访袁隆平的视频;发表在《人物》微信公众号的对作家韩寒的专访以及对钢琴家郎朗的专访,除了有图文报道以外,还在文章前插入了不到10分钟的专访视频,试图以文字+图片+短视频的报道方式进行人物报道,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通过这种报道方式将人物更完整、更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与此同时,《人物》微信公众号从2014年开始尝试付费模式,针对赵涵漠的部分作品,读者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才能阅读全文,但这种模式并没有被大多数读者接受,文章的浏览量较低,其中,《郎朗正能量爆棚》阅读量仅143。2015年8月,《人物》微信公众号全面取消“付费”阅读模式,并向所有受众免费开放新闻报道的全部内容[9]。取消付费阅读模式后,《人物》微信公众号的发展颇见成效,粉丝数量大幅增长,赵涵漠的作品也得到了更多关注。

(二)编辑赵涵漠:致力非虚构,回归小人物

从2014年开始,记者赵涵漠逐渐淡出了人们视野,随之而来的是转型为编辑的赵涵漠。成为编辑后,赵涵漠编写指导的作品除了延续《人物》一直以来对社会各界精英的报道外,还实现了对“小人物”与社会现实的回归。

2019年4月20日,腾讯公益和腾讯新闻联合发起谷雨奖,激励关注现实议题和公共利益的优秀的非虚构写作。赵涵漠也随之加入谷雨实验室,通过《人物》和谷雨实验室平台带来了更多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也多次获得谷雨公共写作奖。2019年12月的优质原创深度内容奖·公益写作奖作品《佳木斯的老四,和他的朋友们》采访了短视频博主老四。老四擅长用短视频记录世俗,用现实的眼光审视世界,他和朋友的故事展现了平凡生活中的浪漫以及东北小城青年对故土的眷恋。2020年6月,公益写作奖获奖作品《在长丰,女性向前一步》从小县城安徽长丰的女性平等试点入手,讲述农村性别平等探索的成就与困难,进一步呼吁全社会尊重女性权利。2020年11月,公益写作奖获奖作品《一个名字叫“喂”的女人》讲述了一个身份被剥夺、语言被隔绝的布依族女性历经孤独岁月后找回身份和故乡的故事。虽然不再作为记者,但是赵涵漠对于平凡人的关注、对于社会问题的发掘从未停止。

互联网时代爆炸的信息,使阅读也趋于碎片化。非虚构写作虽然篇幅较长,却以洞察社会的视角的独特性、揭示的社会问题的深刻性、文笔的细腻性等特点代表了社会的反思与良知,打动着越来越多的人。赵涵漠依旧坚守着新闻人的使命,借助互联网平台呈现了优质的非虚构写作作品,让读者感受到了文字带来的力量,引领人心向善、社会向好。

四、互联网时代赵涵漠作品带来的启示

(一)让作品有深度、有温度

有温度、有深度,是赵涵漠作品最深刻的印记。温度体现在用细腻的笔触关注“人”本身,传递人文关怀,给人以真切感动。网络环境下AI播报和写作盛行,大数据推送层出不穷,人们并不缺少了解新闻和信息的渠道,然而信息的冗杂、自媒体洗稿等乱象让人们更加渴望能阅读到有共鸣、有现实深度的好作品。冰点特稿、《人物》和谷雨实验室的非虚构作品都体现了赵涵漠作为新闻工作者在浮躁的社会中的沉静与专业,从选题、采访、写作到主题,赵涵漠都坚守着新闻人的素养和职业操守,值得所有新闻人学习。

(二)紧跟热点,利用网络挖掘人物、搜集资料

在互联网时代,赵涵漠作为记者密切关注社会热点,《永不抵达的列车》《医学生之死》等都是基于社会中轰动一时的事件写的,在写作过程中,她充分利用網络信息资源的丰富性挖掘人物、搜集资料。《永不抵达的列车》中,大量的采访对象是赵涵漠在人人网上找到的,部分细节也是来自网络上其他媒体的报道;《佳木斯的老四,和他的朋友》则基于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挖掘非虚构写作的新人物、新视角。互联网给新闻工作者带来了便利,需要得到合理而充分的利用。

(三)运用网络平台扩大影响力

赵涵漠在互联网上得到广泛转发的成名作《永不抵达的列车》,阅读量超10万的爆款非虚构作品《在长丰,女性向前一步》《佳木斯的老四,和他的朋友》等,都是得益于网络平台扩大了影响力。新闻工作者要抓住网络传播的及时性、广泛性等特点,通过网络平台增加新闻作品的传播力度,从而引发更多人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四)利用新媒体平台丰富报道形式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助推了媒体融合,也让新闻作品的呈现形式更加多样化。赵涵漠的作品集图片、视频文字为一身,并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内容形式生动丰富,这充分迎合了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也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新闻工作者要顺应互联网时代的浪潮,打造更多符合媒体融合趋势的优质作品。

五、结语

不论在《冰点周刊》、《人物》还是谷雨实验室,不论是记者还是编辑,赵涵漠始终用自己独特的眼光看待世界,用触动人心的文字讲述一个个人物故事,给时代留下痕迹,记录人物,记录时代。赵涵漠在充分运用网络的同时始终秉持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性,深入挖掘社会问题,从而引发读者思考,助推社会进步,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参考文献:

[1] 张志安,刘虹岑.记录小人物就是记录时代本身——《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记者赵涵漠访谈[J].新闻界,2013(02):3-4.

[2] 赵涵漠.医学生之死[N].中国青年报,2012-03-28(010).

[3] 赵涵漠.只会写自己名字的港大院士[N].中国青年报,2010-01-06(010).

[4] 赵涵漠.碎在路上的家[N].中国青年报,2011-10-19(012).

[5] 赵涵漠.我不修路谁修路[N].中国青年报,2012-03-28(012)

[6] 赵涵漠.永不抵达的列车[N].中国青年报,2011-07-27(012).

[7] 赵涵漠,黎晓亮.柴静的旅行[J].人物,2013(01):68-73.

[8] 赵涵漠,贺延光,刘素宏.陈小鲁为什么而道歉[J].人物,2013(11):92-97.

[9] 张环.《人物》微信公众号封面人物报道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9:7-8.

作者简介:何雪辰(2000—),女,安徽广德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闻学。

猜你喜欢
作品分析
浅析第七届CCTV全国电视舞蹈大赛
高职美术欣赏教学与审美评价
浅析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
论述《沁园春·雪》的艺术表现及情感的处理
柴科夫斯基《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指挥版本比较
莫扎特钢琴三重奏作品分析
钢琴教学中的作品分析
浅谈情感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及表达
音乐作品分析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
谈歌曲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