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会的不断发展,不仅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知识内容以及基本技能,还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个人道德素养。为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学校设置道德与法治课程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以及塑造学生正确的法治观念。但是现今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质量并不能很好地实现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的教学目标,所以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师要关注的事情。
关键词:传统文化 道德与法治 应用方法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6.026
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中具有不少值得后人传承的优秀文化。为了提高小学道德与法制的教学质量,教师可以依托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充分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来助力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传统文化与道德与法制课的内容有不少共通之处,利用传统文化教学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素养。本文就以下内容来探究其应用方法。
一、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状
道德与法制课堂的设置是利用道德内容以及法治知识内容来提高学生的道德观念以及法治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塑造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推动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但是受限于应试教育体制,学校教育一直比较重视学生其他学科的教学,忽视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这样的体制直接导致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方法落后于其他学科,教学质量远远不能达到这门学科的教学目标。通过探究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现状可以总结得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存在的教学问题如下。
1.教学目标不够清晰明确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目标就是利用现有的道德与法治内容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让学生对法治知识有一个基础的认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文化水平,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整体教学目标,实现这一个整体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根据每一个教学板块的内容来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任务,来实现每一个教学小目标。落实每一个教学小目标有助于实现道德与法制的整体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文化以及法治文化水平。但是由于教师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不重视,所以很多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到道德与法制课程的教学目标,或者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知是模糊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仅仅注重于向学生传递知识内容的过程,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感受,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不佳。
2.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
受制于应试教育制度,学校教育一直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处于一个主动的位置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在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没有机会或者渠道来反映自己的感受,从而降低了学习的体验感。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方案侧重关注教学内容的讲解,直接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大大地削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处于一个被动学习的位置,学习速度赶不上教师的授课速度,但是又没有一个有效的反馈渠道,在这个过程中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
3.对学生的考核标准过于片面
考核这一种评价方式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学生的考核成绩是学生在一个学习阶段中学习收获的表现,学生可以根据考核结果来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并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补充学习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但是道德与法治课程在过去的考核制度一直采用考试或者作业的考核方式,而这一种考核方式的侧重点是学生对道德与法制知识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过于单一的考核方式导致学生学习侧重点一直在记忆和理解道德与法制知识,而忽视了对其的应用。由此可见,学生不能通过这个单一的考核方式来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不能通过这一门课程来提升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念,最后只空有一腔理论而无处施展。
二、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当代价值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的民族,其文化内容是沉淀了几千年之后的精髓,是极具教学意义的教学资源。从“儒家”文化的修身、齊家、平天下和“道家文化”的无为不争,到“程朱理学”等等道德观念,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并推动了中国文化流行了数千年。其中的“克己复礼”“仁义礼智信”“恭宽信敏惠”以及“仁爱”思想等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意义。除此之外,道家的回归本性,摒弃身外之物,倡导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时刻影响着中华民族长久的发展。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法治的共同之处,将中华文化融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共同推动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以及法治意识的成长,以此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1.合理编排教学内容,逐层深化教学效果
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形成首先要学生拥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然后学生利用自己的认知能力以及教师的引导和讲解,理解这些知识理论,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和推广,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通过这么一个过程,教师循环渐进地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学习道德与法治内容,并从习俗到文明的角度逐渐深化教学内容,螺旋式提升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念和综合素质。
例如,与我们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传统节日有不同的存在意义,在节日里的习俗或者传统活动都充分展现着不同的文化故事。比如清明节的祭拜活动既教育人们要有铭记先人的孝心,又告诉人们要在春意盎然的春日里去亲近大自然和感受大自然。或者在中秋节里赏月等活动让人们明白家庭以及亲人的重要性。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就充分利用了传统节日文化来渗透道德教育。比如在一年级的《快乐过新年》介绍了不同地区的新年习俗活动以及庆祝方式,以此向学生传递人们对新的一年到来的喜悦之情;在二年级的《团团圆圆过中秋》课程内容展示了中秋节的悠长历史、习俗活动和意义以及中秋节的文化底蕴等等,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中“团圆”承载的文化底蕴,并从中获得情感上的共鸣。
传统节日与学生的生活有共通之处,学生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活动,深究活动背后的意义,发掘文化深处的传统文明,以此感受到中华民族伟大的生命力。这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学生从传统文化习俗中获得情感上的共鸣,深化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提升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念。
2.家庭教育与课堂教育相结合,拓展课堂范围
学生的成长环境由学校、家庭两者构成,所以单纯依靠学校的道德与法制课程来塑造学生的道德价值观、法治意识是不够的。更深一步来讲学校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都有一定的约束性,不利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此学校应该联合家庭共同来对学生实施道德与法治教育。首先,家庭与学校之间要有一个交流平台,学校通过这个平台来即时反馈学生在校的德、智、体、美行为表现,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家长也应该利用这个平台来跟学校进行有效的沟通,准确反馈学生的生活情况,学校利用家长反馈的情况来合理调整教学计划。有效的信息交流能够让家长与学校即时针对学生情况进行有效的道德与法治教育。
例如,在四年级的《为父母分担》的课程学习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中国的传统家庭观念,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以及父母的意义。这一个单元学习渗透着中国传统家庭观念、孝顺父母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个人家庭责任感等传统文化,教师在进行相应的课程教学之后,可以即时与家长分享信息,落实学校与家庭联动教学的方法。比如在《少让父母为我操心》的学习中,教师先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我们自己能够独立完成的事情,接着鼓励学生回到家之后要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少让父母操心。根据教学目的,教师还可以安排相应的教学任务,让家长担任一个监督和反馈的角色,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3.拓展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
教材是我们教学资源的重要基础,但是其内容远远不能满足道德与法治教学,所以教师可以以传统文化为拓展角度,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与法治内容,以此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五年级《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的课程教学中,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说出社会关爱以及国家情怀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还要掌握一些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格言,并从中获得感悟。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来收集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名人故事,向学生深化这些传统美德,或者向学生分享脍炙人口的格言让学生赏析体会,以此来丰富课堂内容,提高课堂教學效率。
借助传统文化载体,丰富道德与法治课堂内容和教学形式,落实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以及法治意识,有益于真正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意义。
参考文献:
曹婷《浅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实践》,《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年第1期。
(赵建琪,1969年生,男,汉族,河南平舆人,大学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