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黔东南苗族女性服饰独特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是苗族先民在长期的生态选择和创造中为了适应山地环境而获得的物质性劳动成果。为了适应黔东南独特的山地生态环境、气候、信仰、伦理道德而不断变化的苗族女性服饰,其独有的象征符号寄予了苗族文化中更为深邃的内涵。所以,在苗族文化的各种要素之中,服饰是最能够代表苗族文化的,也最为直观,它反映出了文化生态中独有的文化风貌。
【关键词】 苗族;女性服饰;生态工艺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2-0080-02
基金项目:本文受贵阳学院博士科研启动经费资助(项目编号:GYU-KY-〔2021〕)。
今天,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生态恶化引发的环境灾难越来越严重,“绿色生态”和“和谐相处”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主旋律。服饰作为最贴近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也顺应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从初始阶段原料的获取到最后阶段的成衣出厂的每一道工序里,须以保护生态为基准,减少有害有毒化学制剂的使用,控制有害废弃物的排放,给服饰贴上自然的生态标签。在实现这些绿色生产的绿色标准方面,黔东南苗族服饰技艺中就能给出答案和启示。
黔东南苗族的衣料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一直到现在,黔东南很多苗寨的传统服饰的衣料仍然以自种、自纺、自织、自染的土布,匹配传统的生态工艺来制作他们的衣服。而在当地能发现一个特色就是每家每户都自己制作服饰,遵从他们传统的工艺。
在过去,这里的苗族姑娘在出嫁的时候,有些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会给女儿陪嫁姑娘田。所谓的姑娘田,就是为了种植满足苗族女性织布、染布所需要的作物,比如棉田和蓝田。织布是一个耗时长、工序繁复的技艺,要得到一匹布,先要从种植棉花开始,棉花收获之后,需要经过一系列原生态的工序,然后才能纺纱织布。从一根丝线制成一匹布,需要经过四季。纺纱织布,这对于黔东南许多苗家女性来讲,可以说是老老少少都会的必备技能之一,不仅会还很娴熟。并把这项技能作为权衡一个苗族女性聪慧与勤快的标准,所以苗家女性人人都会。现今,很多苗寨仍然保留着这种农耕的生活方式。
苗家每年都要用部分良田来种植棉花。当春风拂面,桃李芬芳的日子,苗家破土种植。等到苗種发芽破土之后,苗民会抓紧时间除草施肥、匀苗定苗、打叶修枝。待到棉桃开口,绽放出白色的花朵时,便可以把朵朵棉花摘下来,洗净晒干,分上中下三品分类搁好,再用自己制作的轧花机扎成皮棉,进而弹棉花弹成细花,搓成棉条,则可纺纱。纺纱用的棉花需用上等品,这样纺织出来才舒适、结实和耐用。
织布一般在农闲的季节进行。织布机系苗家自制,其构造简易便于操作,由“羊角”“纵线”“拉扣”“飞鸽”“梭子”“踏板”“滚筒”和“基架”等构件组成。面纱在上机之前,用摇纱机把一个个的棉纱球放开绕成一支支的棉纱,拿到河边用清水捶打洗净之后,套在木杠上用小棒将棉纱绞干,再用自己种植的苞谷打成苞谷沙来浆煮;煮好以后把棉纱捞起来,倒掉苞谷沙颗粒,挂在竹竿上晾干,再用筒摇机把浆过的棉纱倒下来,绕在竹筒上,准备好上机的用纱。这一生产准备过程,不加入任何化学药剂,没有任何污染,是一种简朴的清洁生产,符合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在把纱上机之前,还需要计算好所织布匹的用纱量,避免浪费,通常一斤棉花能纺织出的纱线可以织两丈布。现在城镇的很多小型作坊之所以能一斤棉花织出多丈的布匹,除了添加有毒有害的化学药剂之外,还添加了很多人造的纤维织物,这对人体是很有害的。从这里可以得知,苗族的生态生产工艺是值得借鉴的。
用多少纱,事先需要用竹竿在牵线的地方测量清楚,用两头钉上木桩,把竹筒上的棉线穿在线机之上。
如果要织更为精密的连续菱形花纹的“斗纹布”(俗称“花椒布”),则需要用另一种较原始的踞织机。黔东南很多苗族地区偏爱这种斗纹布,这种布的布面呈细小菱形且一层一层套叠而成,苗家床上常用品的被面用这种布制作的最多。
苗族同胞的习惯上不穿白布,因此通常需要将白色土布用蓝靛染成蓝色或者青色,才能制衣。蓝靛多为苗家自己种植,种植蓝靛的时间也与种植棉花大致相同。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道:“靛叶沉在下也,亦作淀。欲作靛,南人掘地作坑,以蓝浸泡,入石灰搅烂,澄去水,灰尽入靛,用染青碧。”贵州《黎平府志》里也记载了蓝靛的制作的具体方法:“蓝靛名染草,黎郡有两种,大叶者如芥,细叶者如槐,九十月间割叶入靛池,水浸三日,蓝色尽出,投以石灰,则满池颜色皆收入灰内,以带紫色者为上。”
由此可知,制靛主要有两步工序:第一须要浸泡,目的为了把菘蓝甙从植物的细胞组织中分离出来;第二须要加入石灰,其目的为了能够加快水解其酯键,游离出吲羟,氧化成所需的蓝靛。
以上说的是大量制作蓝靛的方法。而苗族的家庭式种植的蓝靛还需要在屋外修建蓝靛池子,烧石灰。蓝靛生长成熟以后,收割下来就放在蓝靛池子里用石灰水泡烂。蓝靛在池子里泡了15天到20天以后又充分均匀搅动一次。搅动时候一般需要多人合作,人少了则搅不烂。充分搅动过后,再泡上一段时间,待蓝靛沉淀在池底时将水放掉,然后再用自己编织的箩筐把沉淀的蓝靛舀起来装在竹箩筐里,挑到家里备用,用不完的可以抬去集市卖掉。
当地几乎每家都有染缸。染缸由雪松板制成,高度约1米,直径0.8米。随着经济发展,现在也多用大的塑料桶来做染缸。染水的配制也很讲究,先用草木烧灰过滤出碱水,盛放在染缸里再掺入约一斤左右土酒,十天左右即成“活水”,活水配合蓝靛,就成需要的染水可以染布了。之后每隔3-4天就需要掺一瓶酒在蓝靛水里,谓之“养缸”,不养缸的话染水就会变质坏掉。
经过这么复杂的方法生产出来的这种土布,苗语谓“西几”。讲究的人家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再用上述刺根水和牛皮水分别再过浆一次,再染一个周期,最后洗净晒干。一个染缸通常每次能染一匹布,需要蓝靛15斤,历时1个月左右。
蓝靛制作的工艺经历了千百年来的积淀与革新,是苗族人民的智慧结晶。保护传承这一传统技艺,对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发掘和保护苗族文化中的生態价值有重要的意义。
染好布只能基本解决了衣服布料的问题,但是姑娘和妇女们的绣花衣裙还要有丝线才能做到,因而家家户户养蚕缫丝。秋风送爽的青曼,俯拾皆是金色的稻田。苗寨里的苗家姑娘们在织布机上灵巧翻飞,织得了一块块靓丽的苗锦。
在苏东坡的词里,想象一下这充满浓郁乡村气息,风格清新自然,情调朴实悠然的关于煮茧、缫丝、络丝的美丽画卷——“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这种原始传统的丝线加工工艺仍旧被黔东南苗族沿用至今。
黔东南苗族地区养的蚕,每一年在四月孵化,六月产卵。蚕经过四次的蜕皮后开始吐丝,到了五月中旬结茧吐丝。一般150斤桑叶可产1斤蚕丝。蚕吐完丝之后就可以抽丝了。
抽丝剥茧需要先把蚕茧放进滚水里煮,缫丝者再找到茧丝的头并慢慢抽出丝。从茧慢慢抽离出来的丝还需经过一些“络丝”和“加捻”等工序。等把加捻好的丝在慢慢绕在纱子架上就制作成了单股的丝线了。再把几股单股的丝线合并加捻得到织布的线。而苗锦用的经纬线都是单股的,很细,这样才能让精度更高。抽丝的过程中要不断添火,保持水温。
最后一道工序是炼丝,就是让丝线变软。在黔东南苗族地区一般是用碱性的木灰水来“洗炼”刚制成的丝线,脱胶后便得到炼丝。苗锦所使用的纬线为炼丝,而经线用生丝。之后根据需求进行染色。黔东南苗族认为从自然生态中的叶子中提炼出来的绿色代表着新生和希望,所以理所当然地把这些含义美好的色彩用在服饰上。
黔东南苗族还有一种特殊的布料——亮布。它是平纹布经过反反复复蓝染之后处理加工制成的颜色饱和且发亮的布,许多苗族地区喜爱这种布做上衣,还有就是苗族特有的百褶裙、刺绣用的底布、衣服的领子和袖口也常常用到亮布。
黔东南苗族的服饰制作工艺都是经过口传心授的,倔强的他们拒绝复制的生活。来到黔东南,会发现商品社会的价值标准在这里不一定管用。这里有的是那古老经纬间一针一线的织造趣味,唯有抛开所有物欲方能体味到本真。
参考文献:
[1]封孝伦.人类生命系统中的美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2]封孝伦.生命之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3]封孝伦.人类生命系统中的美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3.
[4]石朝江,石莉.中国苗族哲学社会思想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
[5]徐恒醇.生态美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雷体沛.存在与超越:生命美学导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7]贺琛.苗族蜡染[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8](日)鸟居龙藏.苗族调查报告[M].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09.
[9]张永发.中国苗族服饰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10]周梦.黔东南苗族侗族女性服饰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任宜海,男,汉族,河北沧州人,博士,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孔学堂签约入驻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