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慧洁 李萍
摘要:通过对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疫情期间各病区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有效解决措施,从而减轻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为临床事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认同感,缓解心理压力。
关键词:医护人员;疫情期间;心理状况;相关因素
2019年新冠疫情爆发,给医护工作带来了许多未知和不确定性,使得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当中面临更多更大的挑战,从而也会面临更多的心理压力,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对于医护人员心理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便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话题。
一.新冠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心理状况调查
新冠肺炎疫情从我国湖北武汉爆发并向全国各地蔓延流行,目前该疾病已经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防治法》中的乙类传染病,并且需要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管理。新冠疫情来势凶猛,猝不及防,作为对抗疫情的一线医护人员,每日除了大量的日常工作以外还需要承担新冠肺炎防控工作。这意味着医护人员可能面临随时被感染的风险,因此有着非常大的心理压力,在面对繁重的工作和巨大的心理压力时,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一)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心理健康评估的研究
新冠疫情期间一线医护人员,特别是重症监护的医护人员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国外也有对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心理现状的相关研究,美国学者坎布斯(A.W.Combs)认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应有4种特质:积极的自我观念;恰当地认同他人;面对和接受现实;主观经验丰富,可供取用。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w)和密特尔曼(Mittelman)提出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的10条标准,对医护人员的心理提出了评估标准。
(二)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心理现状的研究
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相关报道显示,近期虽然美国内部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疫苗接种工作,但是真实情况表明,美国的新冠疫情危机仍然十分的严重。而面对这样的情况,长久承担巨大压力的,明顯始终都是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人员们。美国和日本的学者通过对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慢性疲劳综合征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心身疾病,是指在强烈而持久的工作压力下,使人产生对工作的疲惫感,产生一种无助、无望的心理感受。在中国医护人员中也普遍存在。如若这种感受得不到改善,最终将导致不能正常工作并威胁到身心健康。
(三)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心理现状因素分析
针对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的心理现状及相关因素对临床工作有着重要意义,虽然针对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调查与因素分析有诸多研究,但是研究的深度不够深入。调查发现,在新冠疫情之下,我国医护人员心理压力普遍存在,但专门针对我国新冠疫情下医护人员心理状况调查与相关因素分析不够充分。本论文通过问卷调查以及查阅文献资料,分析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心理状况的现状,从而找到相关因素,并根据相关因素提出应对措施,以期改善医护人员心理压力现状,提升医护人员的职业价值感,提高临床医护工作效率。
二.本研究对提高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启示
(一)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以便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了解应激源基本情况,如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等。众所周知,人们所从事的专业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针对这种现象,对医护人员进行必要的专业认识教育和专业知识更新是必不可少的。医护人员只有对于各种主要的流行性疾病有了深刻的认识,才可能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迅速调整 自己的心态,以更好的状态投入抗击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之中去。
(二)构建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帮助医护人员构建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以抵抗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所带来的心理冲击。心理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演说的一个基本概念,被认为是一种潜意识的心理保护机制,它的主要作用就是保持心理活动平衡和稳定。在现实生活中,心理防御机制普遍存在于每个人的心理活动之中。处于内心矛盾和冲突的个体,为了避免或减轻因挫折而产生的内心痛苦,保持内心平衡,常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自己较能接受的方式来解释和处理所遭遇的挫折,以减轻内心的不安,调整心理环境,保持心情安宁,避免精神或躯体疾病的发生。但每一个人所熟悉并能熟练掌握的心理防御机制和应对方式仅有几种,而且,即使是我们所经常使用的,也并非都是有益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应对策略和防御方式的训练,利用条件分析自己应对策略的优缺点,改进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和策略,提高应对的有效性和获益性。
(三)加强自我身心调节
医护人员要重视自身心理调节,以积极愉快的心态应对工作的挑战。尤其在繁重的工作过后,包括放松情绪、学会自我调节心情、保持平衡;乐于交往、融洽同事关系;投身工作、乐于奉献等等。积极的应对方式和良好的社会支持具有缓解挫折打击的作用,有利于心身健康 而消极的应对方式和劣性的社会关系不利于缓解精神紧张,对心身健康维护有害,医护人员在日常医疗卫生工作中,注重积极应对方式的应用,充分利用良好的社会支持,增强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管理者应用激励因素,使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得到支持和激励,充分调动其内在积极性,激发工作热情,并给医护人员争取最大限度的社会支持及 良好的社会回报,降低应激反应水平,提高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水平。
小结
综上所述,虽然本研究中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医护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的工作群体,是各种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首当其冲的“冲击者”,其心理健康状态存在较大的变数。因此我们还是应该重视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健康行为指导以及应对策略的训练内容,充分利用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和积极的应付方式来降低心理问题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张月萍,张晴,鲁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一线护士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3).
[2]徐明川,张悦.首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临床一线支援护士的心理状况调査研究[J].护理研究,2020,(3).
[3]王瑜,陈然,张岚.广泛性焦虑量表-7在中国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中的信效度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8,(3).
[4]吴芳,杨霄,王鑫,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不同科室护士心理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20,(9).
[5]徐彩娟,金静芬,宋剑平,等.综合性医院非隔离区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精细化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20,(3).
[6]王琛,王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流行、医院感染及心理预防[J].全科护理,2020,(3).
[7]祝月苹,季邦菊,周菊珍.护士心理资本、应对方式和工作绩效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9,(3).
[8]郑娜,朱秀琴.临床护士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0,(3).
[9]王芹,董丽娟,郭小妹,等.中山市护理人员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治工作期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3).
[10]王金道.护士心理健康现状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20(14),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