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芳
摘 要: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探索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成为学术热点,具有理论研究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论文以人地关系为理论基础和现实起点,以专著《乡村振兴战略实践路径》为研究载体,以理论阐释和文本解构为研究方法,通过聚焦人地关系与乡村振兴的逻辑视域,解构人地关系与乡村振兴的矛盾结构,建构人地关系与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开拓人地关系与乡村振兴的现实内涵的文本分析,得出乡村振兴战略理论建构的宏观框架和实践选择的微观路径,以解决目前乡村现实问题,是近年乡村振兴研究领域的优秀研究成果。
关键词:人地关系;乡村振兴;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5-0136-03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就成为一个热点,热在生活在这个地域空间的群体,热在这个地域空间的多重功能,热在这个地域空间的社会价值和战略意义。表现为以乡村为视域的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的参与和研究越来越多,从空间概念、地域概念,到社会概念、文化概念,被各个学科关注和研究,研究范围广,研究视角多元化,研究成果多样化是主要特点。在这些研究中,专著《乡村振兴战略实践路径》从深远的历史语境到有温度的现实关怀,从高屋建瓴的理论构建到接地气的实践路径,从理论站位的高度和深度到深躬田亩的翔实数据和扎实调研,成为近年来乡村振兴研究的优秀成果。
一、聚焦人地关系与乡村振兴的逻辑视域
乡村作为一个文化体,其发展是一个世界性话题。对于乡村的研究,也成为多学科的交汇点。人地关系是乡村问题研究始终存在的问题,也是该书聚焦的核心。
人地关系指的是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概括,地理环境是由自然和人文要素组成的整体[1-2]。它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现代历史地理学的永恒主题和理论基础,古代中国朴素的人地关系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则上升为科学理论的高度[3]。其主要理论主要有三类:以环境决定论为代表的认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以人类中心论为代表的忽视或贬低环境的作用,以人定胜天的观点、以天人合一观、适应论、生态论为代表的强调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重视人地关系适应协调的观点[4]。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视角阐释人与地的关系,成为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探讨人地关系的基本理论和核心观点。
古代中国的人地关系是“天人合一”观,人与环境的关系不是对立而是统一的,不但要人地协调,而且把“和”作为人地协调关系的关键。这种“协调论”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美好的愿望和追求,也反映了天人关系的本质。19世纪下半叶科学地理学的奠基人洪堡曾指出:“人类在生活上到处和土地发生最根本的联系。”近年来,全球性问题的兴起,以分析人地关系为主旨的区域地理学日渐升温,人地关系研究成为当代国际学术界的研究前沿,对传统人地关系的再认识成为研究的热点和关注点。
《乡村振兴战略实践路径》就在这样一个热点问题中进行思考,以乡村为研究载体和研究中心,以社会基本矛盾结构中管窥社会整体问题的乡村表达形式,从乡村与社会的互动中理解人地矛盾状态的背景,从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洞悉人地矛盾面临的瓶颈,把乡村面对的资源问题、市场问题、生态问题、文化问题上升为新时代国家现代化的瓶颈,由此引出解决乡村问题的深刻性和背景意义。
二、解構人地关系与乡村振兴的矛盾结构
人地关系的实质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二者是一种动态的变化关系。围绕着土地,在生理需求与环境之间、人口与土地供需之间、土地资源与人类发展之间、人类与人文环境之间都存在着平衡—发展—不平衡—调整的阶段性和过程性矛盾。这种关系的变化使人类对二者关系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发展和深化的过程,其表象是人类生存问题,实际上是人类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直接维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阐释人地关系内涵和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人地关系和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是本书的结构视域,或者说,在乡村振兴发展的过程中,解决人地关系的问题成为本书结构矛盾的关注点。
《乡村振兴战略实践路径》从乡村问题入手,以现代化为切口,认为农民的现代化关乎国家的现代化实现问题;农民的安居乐业,关乎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问题;农业的发展,关乎14亿人的吃饭问题;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关乎乡村发展活力和动力问题[5]。将乡村问题置于党的十九大战略高度背景下,乡村问题有了时代背景、社会空间、战略高度和深远意义。由此可见,作者立足当代,观照乡村实际,在问题和矛盾中凸显现实关怀与理性思考。
专著以乡村问题的历史形态和时代形态为结构,探索人地关系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实践背景。在历史形态中,解构了乡村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乡村人缔造了农耕文明,塑造了古代中国人安土重迁和观念和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在乡村问题的时代形态上,经济全球化对乡村与市场经济关系的影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红线的形成,使乡村发展能力纤弱和成为市场边缘体,从而成为乡村问题的主要特征,这两个特征以农业、农村、农民三个方面的呈现也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现实瓶颈。由此得出,人地关系因为工业化和城镇化对乡村资源的虹吸不只是乡村自己的问题,更是社会整体问题的乡村表现形式,成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现形式之一[5]。
三、建构人地关系与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如何解决乡村问题,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内涵思维和原则思维,建构新时代背景下的人地关系,将乡村问题置于国家现代化视野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原则下,遵循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尊重乡村社会自身运行规律,将战略与区域、地区和具体乡村发展有机结合,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践路径》的实践框架和实践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坚持农村农业优先发展,确立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系机制和政策体系。专著紧紧围绕这一宗旨,建立让乡村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主体和让村民享有农业农村现代化最高的经济权的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体系,建设制度支持和政策支持的制度体系,进行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任务体系,以组成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的目标体系。并以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的内容要求、目标要求和驱动要求构建目标体系的实践路径。这样,就在空间意义上形成了乡村与国家在生产方式、社会形态和结构的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
构建稳固的人地关系是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关注的重点。振兴农村的焦点是土地和农民,以共同富裕理念为依据,乡村纳入产业轨道、小农户纳入农业现代化轨道,解决失地与乡村衰落问题,稳固土地与农民的关系是根本。《乡村振兴战略实践路径》以土地承包关系和土地制度改革为内容,阐述乡村土地制度的动力系统,乡村外部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前提,通过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内部以深化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为前提,通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从而构建新型的人地关系,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以实现农民和土地、农业与经济、乡村与人类的互动与和谐[5]。
四、开拓人地关系与乡村振兴的现实内涵
从乡村振兴战略的视角出发,挖掘乡村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拓展人地关系的内涵和空间,建构和开拓乡村振兴的现实内涵,是《乡村振兴战略实践路径》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乡村与人的关系上,作者认为村民成为经济、治理、文化主体是关键环节,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专著从城乡融合、共同富裕、质量兴农、绿色发展、文化兴盛、乡村善治六个方面进行阐述,由此在人地关系与乡村振兴的价值要素、驱动环节、核心问题上进行实践,以此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实践路径。
在此基础上,在乡村文化方面探索乡村社会问题的本质。乡村文化不仅规范着人与人合作或协作的行为和自觉的方向,而且还以心灵家园为载体形成村民前行发展的合力和凝聚力,来面对各种现实风险和发展挑战。乡村振兴既有物质标准,又有精神标准,但最终要通过乡村文化的打造和营建出的文明态来体现,筑牢村民民族文化之魂与疏解村民精神家园之困惑是内在需求和核心要素,提出文化兴则乡村社会兴。
乡村是社会的“类别文明体”具有内外两个文化环境,外环境由国家治理和民族文化体系构建而成,内环境由乡村治理和区域文化体系构建而成,二者之间的有效互动是乡村获得发展的前提条件。乡村治理以外环境为依托,内环境为载体,激发乡村内在奋斗合力、凝聚力和为村民塑造精神家园,达到区别于安民目的的“善治塑魂魄”的终极目的,从而达到外环境的和谐与内环境的提升[5]。
由此,在人地关系的开掘上,作者不再局限于乡村与人的物质关系和依赖关系,更有乡村与民族文化、乡村与文明的精神关系和内在动力关系。如果说,传统的人地关系是人与环境的关系,在这本专著里,人地关系已经具有了人类与环境、人类与民族文化、人类与文明的现实内涵,不可不说是一种丰富和开拓。
参考文献:
[1] 顾朝林,陈璐.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及新趋势[J]. 地理学报,2004(S1):11-20.
[2] 王爱民,缪磊磊. 地理学人地关系研究的理论评述[J]. 地球科学进展,2000(04):415-420.
[3] 李小云,杨宇,等. 中国人地关系的系统结构及2050年趋势模拟[J]. 地理科学,2021(02):187.
[4] 馬振宁,米文宝. 人地关系论演变的历史轨迹及其哲学思考[J]. 城市地理,2016(06):223-224.
[5] 孙鹤. 乡村振兴战略实践路径[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3-126.
(责任编辑:邹宇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