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明
摘要:在新工科建设浪潮中,师范类院校的声音十分微弱。本文总结了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师范类院校在工科专业的表现,分析了造成师范类院校工科专业不强的原因,提出了师范类院校如何在工科建设中做大做强的一些建议性思路,希望能够推动师范类院校建设好工科专业、推动师范类院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有所作为。
关键词:师范类院校;新工科;学科评估;难点;对策
Abstract:The voice from normal Universities is almost negligible in the tide of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This paper gives a review on the situation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of the normal Universities in China in the fourth round of China Discipline Ranking. The reasons have also been analyzed. A few measures have been proposed aiming at pushing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normal Universities in China, which is beneficiary to reg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Keywords:Normal Universities;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China Discipline Ranking;Pain Points;Countermeasures
一、引言
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并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关于推进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全力探索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但是,在整个新工科建设推进过程中,师范类院校的声音十分微弱。例如,2017年2月18日在复旦大学举行的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仅上海的华东师范大学一家师范类高校参会;2017年2月18日在天津大学举行的新工科建设研讨会则无一所师范类高校参加。之后的新工科建设推进过程中,师范类院校的力度似乎也不大。
追其根源,师范类院校在工科建设的过程中就存在天然的劣势。工科专业长期不在师范类院校发展的重点范围,加上投入不足、师资缺乏、经验欠缺等方方面面的原因,致使师范类院校即使在传统工科的建设过程中就已经落后。即便是办了多年的工科专业,其成效仍不如人意。在2017年公布的第四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中可以看到,师范类院校在工科领域的表现与师范院校的数量难以匹配。
根据2017年10月发布的《中国本科教育质量报告》[1],我国本科高校达到1237所,而师范类高校超过124所,占比超过10%。为何这么庞大的师范类高校,在工科领域的表现难以突出?师范类高校工科到底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能不能支撑区域经济发展?能不能在新工科建设过程中做大做强?
二、师范高校工科专业在第四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分析
第四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于2016年在95个一级学科范围内开展,共513个单位的7449个学科参评。评估结果按照“精准计算、分档呈现”的原则,根据“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为A+、A、A-、B+、B、B-、C+、C、C-共9档公布[2]。
其中,师范类院校在36个工科学科中有12个学科获得评价,其中2个学科获得A类评价,1个学科获得B+类评价,3个学科获得B类评价,3个学科获得B-类评价,其他为C+以下评价。不得不说,这是一份与师范院校的体量并不匹配的成绩单。第四轮学科评估,共有1967个工科学科参评,按照A-以上的比例(10%)以及师范类院校的比例(10%),师范类院校应当有19个A-以上评价,76个B-以上评价。
即便是横向比较,华东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两所“双一流”建设高校(985高校)的工科属于比较强的师范院校,但是,华东师范大学第四轮评估共30个学科获得评价,有12个A-以上学科,只有一个工科专业获得A类评价;北京师范大学共35个学科获得评价,有15个A-以上学科,也仅有一个工科专业获得A类评价。而其他高校的工科学科获得B类评价都很困难。仅有华中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获得B-类评价。
再从学科的分布来看,具备B类以上评价的学科有软件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电子科学与技术。这些学科虽然划分到工科专业,但是师范类院校大多是从基础学科分化而来。例如,华东师范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与物理学合院建设,其学科方向包括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和物理电子学,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完全脱离理科的色彩。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有很强的数学背景,在投入上与其他一些工科学科不可比拟。环境科学与工程又有很强的化学和生物色彩。而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等等传统工科色彩很浓的学科,师范类院校则几无建树。
总而言之,师范高校工科专业在第四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在各方面的表现都不如人意。要想在师范类院校发展工科,应当实事求是,深刻分析其成因,只有找到了痛点,才能对症下药,最终解决问题。
三、师范类院校工科势弱原因分析
工科在师范类院校不强,总是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历史定位,工科办学起步晚。师范类高校一直以来都是以培养教师为主要任务。这种长期的历史定位使得师范类高校形成了鲜明的“师范”特色。这种特色不仅在师范高校本身形成了固化的认识,外界对师范高校的认识也根深蒂固。上个世纪末,师范类高校为适应社会发展,开始陆续举办非师范专业,工科专业的举办也在这段时间陆续进行[3]。一些地方师范高校甚至直接摆脱了“师范”,完全转型成综合性高校。但是,由于工科專业办学起步晚,半路出身的事实难以与其他办学底蕴深厚的传统工科强校相提并论。这种身份的劣势以及办学底蕴的劣势是造成师范类院校工科专业不强的历史原因。
转型不彻底,培养模式理科化。此外,虽然有些师范高校已经开设了工科专业。但是,转型过程中并没有完全脱离理科培养的底色。很多教师是从理科专业抽调过来,甚至课程体系的制定也完全是从理科移植到工科专业。这种办学过程的半转型很难保证工科的人才培养质量,也不能提升工科学科的水平。这种转型的不彻底也容易造成工科专业的发展动力不足,积极性降低,形成了恶性循环。
工科投入大,支持力度不够。工科专业的建设相对于理科或者文科专业,需要长期的、稳定的投入,很多投入的规模甚至比较大。在工科本身不强的情况下,很难在资源分配、政策制定上得到倾斜。加上工科专业的教学、科研条件的更新周期短,在面临投入与产出的考量时,很难形成统一的认识。特别是师范类高校的评价体系并不利于工科的发展,工科专业在师范类高校所获得的实际支持力度也很难与工科的发展需求相匹配。
生源不佳,师范工科办学的软肋。工科的生源不佳,似乎是师范工科办学的软肋。這与师范的历史定位和发展历程形成的偏见难以分开。特别是地方师范院校,在缺乏地域优势和平台优势的情况下,一志愿招满率几乎很难保证。不少省属师范高校都存在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问题。加上近年来,大城市的资源虹吸效应明显,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报考过程中已经很难用“情怀”等非经济因素来吸引生源[4]。
师资不强,办学质量难以提高。师范类院校的教师,很多也是半路出身。科班出身的工科教师比率较低,加上近年来高校进人偏向于具有博士学位的应届生,使得人才引进举步维艰。工科毕业生在社会上获得的经济红利要远比高校高。青年博士在经济压力面前所作出的抉择事实上也不利于高校人才的引进。师资不足、不强使得不少老师长期处于教学任务偏重的状态[5]。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学生的培养质量不高,教师本身的发展不到位。最终的后果是学科发展水平不高,大多只能维持基本的人才培养。
社会发展迅速,累积落后效应。工科的发展是长期的累积过程,也是随社会发展演进的过程,在起点不高、办学时间不长、投入与支持力度不够等多方面累积落后效应的合力下,师范类工科发展举步维艰[6]。
那么是不是师范类高校举办工科专业就没有意义了呢?特别是在目前国家强调需要加强师范特色建设的氛围下,师范类高校是否就应当取消工科专业呢?这些问题需要辩证的看待。
四、建设好师范类院校工科的意义
师范高校目前的状况是大部分师范院校的师范生已经低于50%。加强师范院校的特色和本色并不是要取消其他专业,而是要在保持师范本色的基础上办出特色。办好师范类工科专业至少有以下意义。
服务地方经济。很大一部分师范院校位于非省会地级市,甚至不少省字号师范院校也位于非省会地级市,如安徽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在优质人才资源下沉到地方缓慢的情形下,在地方经济发展同样需要高层次人才的现状下,地方高校反而是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和人才来源基地。不少地级市仅有一所本科高校,甚至很多地级市的本科高校都是基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发展而来。就地发展人才培养基地,就地培养人才可能比从发达地区引进人才的难度要低,代价要小。在师范人才需求小于师范高校招生规模的现状下。以师范高校为母体,培养应用型人才,可以缓解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人才需求的压力。事实上,地方经济发展还是要从地方内部去挖掘动力[7]。打好地方高校、特别是地方师范院校这张牌,是地方经济发展布局中的重要一环。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目前,人才培养的需求已经朝着交叉融合、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方向发展。单纯的理科培养模式或者单纯的工科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理科与工科的融合[8]、双师型培养、工科的大类融合等培养模式全国高校都在进行探索。事实上,强基计划的实施就是为了进一步支撑我国科技的发展;而工科的发展也推进了理科培养模式的改变。一些教学的技术、教学工具、实验工具甚至教学理念都可以从工科的发展得到改进。一些理科专业也越来越重视工科实践模式的培养。工科专业的发展不仅不会弱化师范的底色,如果办好了,还能加强师范专业的特色,为理科的拔尖人才培养提供支撑作用,同时促进师范类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实现人才分流。全国只有不到120所部属本科高校,占全国本科高校的比例不到10%,而师范类高校的比例超过10%。在双一流高校招生规模饱和的情形下,师范类院校可以分流一部分压力。事实上,国家有关部委也认识到了这一实际情况,在不少最近的政策当中开始实施分赛道建设。办好地方高校是高等教育整体向大向强发展的必由之路。师范类高校作为地方高校的庞大群体,应当在人才分类培养,分赛道建设过程中有所作为。
五、师范类院校新工科建设如何突围
既然师范类院校的工科建设仍然存在重要意义,就有必要把已经存在的工科专业建设好。那么,师范类工科专业在面临新工科建设的机遇和挑战又如何实现突围呢?
时代机遇。新工科建设对于工科专业本来就不强的师范类院校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前期评估结果不佳的前提下,很难获得有力的政策支持。但是,新工科建设对于师范类院校来说同样是一个巨大的机遇。新工科有别于传统工科,对高校来说,新工科主要是对接信息产业,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云计算等智能化等新兴战略性产业相关的专业,在此基础上以更新的理念及模式、更高的人才培养质量支持未来的社会发展[9]。
从学科角度看,这些新兴的工科专业不少是软科学方向;从学科定位看,新工科支撑的是未来的发展。首先,新工科的建设的智能化中软科学的特性,使得不少领域的投入可能并不像传统工科的投入大。在资源受限的师范类高校不会形成窒息式的投入压力。其次,软科学的特性使得师范高校反而具备了基础学科的优势。另外,在面向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专业的建设赋予了每个学校、甚至每个人同等的想象空间。亦即,传统工科所累积下来的差距也许在新工科建设面前已经清零。
轻装上阵。因此,师范类院校在新工科建设过程中应当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把过去的低迷状态留在历史;从当下开始做起,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把专业的发展瞄准在未来的办学。特别是可以结合师范类本身的特点,精准发力。例如,人工智能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师范类的人工智能方向能不能在智慧教学、智慧课堂等等领域做出特色?能不能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做出特色?都是师范类院校固其本色、打造特色可以思考的方向。把师范教育与社会发展脱钩只会慢慢丢掉师范的本色,把最新技术融入到师范教育才会加强师范教育的特色。而新工科建设提供了一个发展工科的同时提升师范教育质量和特色的时代机遇。
师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在新工科的建设过程中尤为重要。在传统工科专业已经落后的情形下,瞄准新兴产业的人才队伍建设是办好新工科十分关键的一环。可以实施多方位的人才队伍建设战略。既要引,也要育;既有专,也有兼。引进人才应当实事求是,重点关注具有潜力的人才;培育本校人才,重点关注能回流的人才,重点培养已经进入本专业的青年教师。应当以专任教师为主,在此基础上聘用其他优势高校、科研院所、产业界的高水平专业人才。只有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加大力度,才可能稳固办学团队。
质量为本。要全程贯彻质量文化,注重拔尖人才培养。在前期办学过程中,应当控制招生规模。这有利于减少投入,提升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同时积累办学经验。特别是在师资队伍还未形成规模之前,扩大招生规模会进一步落入平庸办学的泥潭。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生源才会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也可能进一步加强,新工科专业也就可能脱颖而出。
产教融合。对接地方经济,借助社会资源,形成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产教融合一方面可以缓解前期投入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以紧密对接产业和企业,了解一线需求,提升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同时还可以提高教师队伍的工程化水平。在与企业形成良性互动和良性循环的基础上,保证新工科专业能够真正服务地方经济发展[10]。
六、结束语
师范类院校的新工科建设并非没有意义,并非没有机会,并非没有对策。只有面向未来,精准施策,师范类高校的工科同样能有所作为。同时,师范类高校可以结合师范教育、結合地方经济,把新工科建设落到实处。在保证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师范类高校的新工科建设同样能够赢得未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中国本科教育质量报告[R]. 2017年10月.
[2]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工作概览[EB/OL]. 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xkpgjg/283494.shtml.
[3]李喆.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转型与发展[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王换芳,闫建璋. 我国师范生招生现状、困境及路径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1):22-29.
[5]陈淑清,谭钞月. 师范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策略[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07):65-68.
[6]王雁翔,杨道龙,邢邦圣,等. 师范类高等院校中工科专业发展问题探讨[J]. 教育现代化,2019(64):91-92.
[7]吴劼. 师范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问题探讨[J]. 财经问题研究,2014(S2):59-61.
[8]都业成,娄建阳,刘直慧,等. “师范生虚拟仿真训练场”在线教育网络信息技术服务研究[J]. 通讯世界,2020(1):291-292.
[9]郑庆华. 新工科建设内涵解析及实践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2):25-30.
[10]丁湘梅. 师范院校如何实现产教融合按需培养[N]. 《中国教育报》2018年09月17日第6版 版名:高教周刊·改革探索.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19jyxm0084)的研究成果.
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