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分析

2021-09-10 21:48:41张艳玲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8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小学语文策略

张艳玲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创新,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对其有效性进行了更加明确的要求。笔者在本文主要从“创设丰富多彩的语文情景”、“设计灵活多变的语文问题”以及“组织科学有序的语文小组”这三个方面,对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开展了深入的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8-251

小学语文这门课程是小学阶段的学生需要学习的基础学科,其作为学生学习语言的一个重要渠道,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以及学生的文学素养。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上,多数教师由于自身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严重影响,往往过于重视向学生传授更多的语文知识,忽视了学生本身语文兴趣以及语文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普遍得不到提升。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各种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最终促进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可以展开更加有效的语文学习。

一、创设丰富多彩的语文情景

情景教学法,是各个教师在课堂上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都是依靠语文教材上的一些插图,或者简单的运用文字描述几句就会带过,学生往往难以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这也就充分说明了语文情景的创设,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丰富多彩的语文情景展开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语文教学目标而创设出相应的语文情景,同时还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出更加形象的语文情景,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所在,最终促进学生更加快速地融入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中。

比如,在学习《落花生》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教学情景,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花生的理解,包括花生的生长特点及有关花生的常识。其次,教师可以向学生出示落花生的图片,并且补充讲解花生为什么叫“落花生”。本文的作者有一个笔名叫“落华生”,他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走进许地山的童年时光。最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分角色朗读的情景,指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通过此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二、设计灵活多变的语文问题

课堂教学不应该只是教师不停讲解的课堂,学生更应该是课堂教学上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将会直接决定了学生的最终学习效果。同时,开展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并不只是让学生掌握到更多的知识,更应该注重发掘学生的学习思维。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设计灵活多变的语文问题展开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应该结合语文教材上的具体内容以及语文的教学进度,设计出更加符合学生语文水平的语文问题。在学生分析和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引导,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加正确的理解语文知识。

比如,在学习《白鹭》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一起来猜一个谜语: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这是一首古诗,你们猜猜看是什么呢?”有的学生可能就会猜出来:“我猜是白鹭。”其次,教师可以接着说:“对,是白鹭,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今天我们就学习现代杰出文学家郭沫若的《白鹭》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郭沫若吗?”由此再引导学生了解本篇课文的作者。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默读课文: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作者描绘了几幅图?分别给这几幅图取一个名字。作者对白鹭是怎样的情感?你能找出相应的句子吗?你能给课文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让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而掌握到本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组织科学有序的语文小组

小学语文的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的强烈意识。而基于这一语文教学要求,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就凭空出世,不仅可以大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的优点,而且还可以让学生积累到更多的学习经验以及技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科学有序的语文小组展开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和观察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以及语文知识基础,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让学生之间可以形成互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合作研究新知识的过程中发表出自身的独特见解。

比如,在学习《桂花雨》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语文学习小组,接着再为各个语文小组设置合作学习的语文目标: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桂花的喜爱,是因为桂花很美吗?请大家找出课文描写桂花香的句子,想想作者喜愛桂花的原因;这些句子中,哪个字最能体现出桂花的香气呢?对作者而言,她的童年又是如何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的?其次,教师就可以将语文课堂交到各个小组的手中,让他们深度感悟这篇课文。最后,教师可以让各个小组尝试对本篇课文做出总结。有的小组可能就会举手回答:“根据本篇课文,家乡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人的一生中,童年快乐的时光是最难忘的,难怪每见到桂花,每提起桂花,作者就会想起故乡童年时代对桂花的记忆,这份记忆是香香的、甜甜的。”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综上所述,在当前新课程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不能一味地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而是应该运用各种各样的课堂教学策略,充分激发出学生对小学语文课程的探究兴趣和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展开更加有效的语文学习。

参考文献

[1]刘琳.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创新策略探究[J].数码设计,2017,6(11):201-202.

[2]林燕连.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7(03):89-90.

(河南省驻马店经济开发区关王庙乡洪堂小学)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小学语文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4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9:14:18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55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