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肩负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高等教育育人必须充分挖掘所有课程的思政元素,实现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生物化学作为一门绝对的理科课程,从理论知识上存在着深奥难懂,物质内在的反应机制存在复杂抽象等难点,加之高职院校的学生生物类背景知识薄弱,缺乏对科学的认识,科学素养没有形成,如何将理论知识与思政教育融为一体是每个专业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因此,本文采用案例教学将德育教育融入理论课程中,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在认识生命现象的本质中潜移默化接受德育教育,使其认识并认同科学家精神,并最终将这种精神外化成行动,最终能用科学创新的手段彰显强国之志。
关键词:课程思政;生物化学;德育
生物化学是我校公共卫生专业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与大健康专业群其他医学类课程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生物化学课程本质上是教授生物体内分子之间关系的学科,从蛋白质、糖类、脂类、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之间的联系与转化,时刻体现出马克思主义运动变化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中心法则的每一次错误修正,体现了人类知识发展历程,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从南方科大副教授贺建奎的基因编辑事件,引导学生在对分子生物学理论和实验学习的基础上,同样关注人类道德,生物伦理;从三聚氰胺事件和凯氏定氮法告诫学生科学是把双刃剑,我们一定正确合理合法的利用它,引导学生树立职业道德和公民责任,启迪学生树立起批判性思维;从呼吸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温室效应,澳大利亚丛林大火,海洋石油泄漏等环境问题,提高生态环保意识,助力祖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从糖代谢、脂代谢、蛋白质代谢与疾病的关系,向学生传播正确的营养学和卫生学知识,引导学生强健身体和心理。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生物化学蕴含的思政案例更新,生化思政案例库有待丰富。
下面我将以“蛋白质的分子组成”这一节作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案例展示。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2)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3)多肽。
(二)能力目标
(1)学生能够根据给出的20种氨基酸总结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2)学生能够识别氨基酸侧链R基团,并根据氨基酸侧链R基团的特点,对组成蛋白质的20氨基酸进行分类。
(3)学生能够理解蛋白质含量测定的方法,并会计算食品中蛋白质含量。
(三)素质目标
科学素养:通过“三聚氰胺事件”的新闻报道,引导学生思考商家为什么要往奶粉里面添加三聚氰胺?进而引导学生了解三聚氰胺的分子结构及其物理特性,探究三聚氰胺与蛋白质的结构相似关系,引出蛋白质的检测方法--凯氏定氮法。这件事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教训,那就是蛋白质检测法的缺陷导致了致命的造假。堵住三聚氰胺混入牛奶的口子是治标不治本,只有改进检测办法,规范市场,严厉查处,促进良性竞争才能真正让乳制品回归健康。因此,科学方法永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需要我们不断改进探索;当然三聚氰胺事件的爆发也不仅仅是企业家钻了科学的漏洞,也反映了市场经济方面的问题,以及婴儿数量的剧增反应出来的社会人口学问题,因此,可引导学生们认识,任何一个问题的出现,折射出来的事物之间的联系都不会是单方面的,我们都可以通过多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来寻求解决之法。
人文素养:我们一定正确合理合法的利用它,引导学生树立职业道德和公民责任,启迪学生树立起批判性思维。
【素材引用】
2004年4月27日新华网发布的国务院调查组对阜阳地区的调查结果,阜阳2003年5月1日以后出生、以奶粉喂养为主的婴儿中患有严重营养不良的婴儿,共有轻度、中度营养不良婴儿189例;随着“劣质奶粉”问题的曝光和深挖,全国各地因为劣质奶粉问题导致严重致病、夭折的个案不断涌现;到2004年4月25日,已有山东、成都、江西、太原、广东、兰州、辽宁、海南、武汉、长沙、深圳、浙江、河北等地发现其踪影,甚至北京、广州出现了怀疑吃劣质奶粉导致的严重发育障碍婴儿。
2004年8月12日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中的首起渎职犯罪案件,并当庭作出一审判决:以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分别判处被告人、阜阳市工商局颍泉分局周棚工商所原副所长白启祥和李亭君有期徒刑两年零六个月和两年。
【引导思考】商家知道三聚氰胺的性质,为什么还要冒着损害生命安全的风险往奶粉里面添加三聚氰胺?
【与专业内容的融合】
一分子三聚氰胺的分子中的三聚氰胺分子含有六分子的氮原子,而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前,食品中蛋白質含量的测定正是利用了氮元素的含量在蛋白质中占到16%的比例计算的,因此,测定生物样品中的含氮量就可以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100克样品中的蛋白质的含量(g)=每克样品含氮克数*6.25*100
【本素材思政目标及解读】
(1)这件事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教训,那就是蛋白质检测法的缺陷导致了致命的造假。堵住三聚氰胺混入牛奶的口子是治标不治本,只有改进检测办法,规范市场,严厉查处,促进良性竞争才能真正让乳制品回归健康。因此,科学方法永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需要我们不断改进探索;当然三聚氰胺事件的爆发也不仅仅是企业家钻了科学的漏洞,也反应了市场经济方面的问题,以及婴儿数量的剧增反应出来的社会人口学问题,因此,可引导学生们认识,任何一个问题的出现,折射出来的事物之间的联系都不会是单方面的,我们都可以通过多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来寻求解决之法。
(2)告诫学生科学是把双刃剑,我们一定正确合理的利用它,引导学生树立职业道德和公民责任。
【教学方法】
此素材以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形式进行,先抛出这一热点新闻,然后启发学生思考商家这样干的目的是什么?进而引导学生了解三聚氰胺的分子结构及其物理特性,探究三聚氰胺与蛋白质的结构相似关系,引出蛋白质的检测方法--凯氏定氮法,深化学生们对凯氏定氮法的理解。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进行一些关于三聚氰胺毒性的讨论,进一步加强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生命至上、全面提高防毒、拒毒意识,决不让毒品沾染鲜活的生命!最后引用《人民日报》官博点评来结尾:毒品贻害无穷,必须冷酷到底;人生总要奔跑,但千万别跑错方向。
参考文献:
[1]马玉涵,赵岩,孙玉军等.高校生物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初探——以生物化学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30):71-72.
[2]龚佐聪.从阜阳劣质奶粉事件看食品安全监管漏洞[J].当代经济,2005(11):46-47.
[3]李志强.生皮化学与组织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年
[4]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国乳业困局:洋品牌占半壁江山 .搜狐新闻.2013-06-19[引用日期2021-04-12]
作者简介:袁缓(1993.6-),女,汉族,重庆云阳人,重庆师范大学,理学硕士,从事有害生物防治,双翅目昆虫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