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条新闻稿的价值能否得到充分挖掘并呈现,选取一个好的新闻角度是整个新闻工作链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环。尤其是对于纷繁琐碎的日常新闻报道而言,选取一个好的新闻角度,会让一条“小”新闻变为“大”新闻,让一条“死”新闻成为很有价值的“活”新闻。日常中,并不缺乏好的新闻,而是缺乏好的新闻角度。事实上,每条新闻都有多个不同的角度,好的新闻角度是一条新闻报道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而最佳的新闻角度往往建立在细致、深入的采访上。
关键词:新闻角度;事实角度;观点角度;时空角度;接近性角度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8-0169-02
一、好的新闻角度决定新闻的成败
新闻的角度是指新闻记者在确定报道一条新闻时的立足点、主视角,以及对该新闻主题呈现的初始端口。新闻角度选取不同,受众所看到的新闻事实就不同,获得的信息也不同。一个好的新闻角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条新闻的成败[1]。实际上,每条新闻都有一个最佳角度。只要找到最佳的新闻角度,这条新闻报道可以立即从平面变得立体,从枯燥变得鲜活,从浅白变得深邃。不同媒体报道同样的一个新闻事件,因为各自选取的角度不同,效果也会完全不同。
二、找到每条新闻的最佳角度
在日常工作中,绝大多数新闻记者面对的采访内容几乎都是琐碎小事。可以说,如果没有找到一个好的角度,这些新闻介于可报可不报之间。那么,如何让一条琐碎的新闻稿出新出彩?如何充分挖掘并呈现其价值?笔者依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每条新闻都应该和能够找到一个最佳角度。本文分别从新闻事实、新闻观点、新闻时间空间、新闻接近性等方面,阐述如何找到最佳新闻角度。
(一)新闻事实的角度
同一新闻事件可能隐藏着好几个新闻事实,其中最吸引人、最具价值点的新闻事实就是一个好的新闻事实角度。比如,某媒体记者发现了一个新闻事实,基本情况是:某网站收容了一条流浪狗,为其取名旺财,好吃好喝地供养着它,还给它开微博直播。不少网友为其捐款捐物,购买衣服,盖木屋别墅。这个以流浪狗的名义开设的微博,迅速吸引了多家媒体记者的注意,纷纷对其进行采访报道。但大都选择陈述上面的事实,进行看热闹式的报道,主题也多为赞扬人们的爱心和狗狗微博这种新颖的形式。
笔者在梳理记者的采访内容时发现,这一新闻的背后还隐藏着另外一个新闻事实——该网站的普通员工实际上对这条流浪狗很有意见。大致情况是:这条流浪狗被收留初期,很懂得感恩。比如,员工下夜班时,狗狗会一直将其护送到车站。但当它成为网红后,性情就变了,巴结领导,对清洁工等普通员工爱理不理。于是,我们选择了这一隐藏的事实作为新闻角度,推出了《从流浪狗—明星狗—讨厌狗,做人不要学旺财》的报道。显然,这一条新闻报道的价值和吸引力超过其他媒体对狗狗开微博成网红这一事实的报道。
还有一个新闻线索是:某小区乘坐电梯每次须缴费五毛钱。获取这一线索后,记者计划进行一次监督报道,以帮助居民解决这样不合理的规定。但在采访时发现,这栋楼是老式居民楼,没有专业物管,电梯收费合理合法。报道看似已无价值,但记者随后挖掘出了另一些事实,因为这五毛钱的收费,许多居民出行发生了有趣的變化:有人出门发现下雨也不愿意坐电梯回屋拿伞;有人愿意请客吃大餐也不愿意掏钱请人坐电梯;有人宁愿每月多花几百元去租隔壁条件更差的房住……依托这些新闻事实,一则高质量的报道——《五毛钱带来的蝴蝶效应……》产生。
事实上,同一个新闻事件,只要深入采访,多方探询,都会发现其中存在着多个不同的新闻事实。在全面掌握新闻事实的基础上,选取最具价值点、最吸引人的那个事实进行报道,就是找准了该新闻的最佳角度。
(二)新闻观点的角度
观点也是新闻。这句话并不完全准确。但附着在一个新闻事实上的独特观点也是新闻,这一点是成立的。同一个新闻事实,选择独特的、有价值的观点作为切入视角,也能让一条新闻报道取得更好的效果。
国内某机构发起某情感调查发现:18岁至25岁的女孩,超过七成喜欢“大叔”。这里的“大叔”指的是35岁至50岁的具有一定经济积累及人生阅历的男性。该调查报告出炉后,许多媒体直接截取数据进行了报道,没有表达媒体的任何观点。笔者在处理这则稿件时,咨询了多位情感专家的意见,得到的无非都是“只要符合法律道德,有真感情,年龄不应该视为障碍和问题”等泛泛的观点。唯独其中一位情感专家观点鲜明:“少女大叔控”就是一场梦。他罗列出翔实的调查数据作为支撑,说明无数少女因与“大叔”的爱情纠葛被伤透了心,人生因此改变。于是,我们以这位专家的观点作为新闻报道的角度,有理有据、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少女大叔控”现象的反对,收获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以新鲜、独特的新闻观点作为整个新闻事件报道的主视角,也是报道某一新闻事件的有效方式。笔者在为重庆忠县的综合发展做主题报道时,没有直接组合堆砌干枯的数据,而是引用了当地干部的一个观点,再寻找事实依据进行报道。该干部认为,忠县良好的发展得益于多年持续不断的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成果丰富又得益于忠县干部群众秉承和坚持的“忠”字诚信精神。基于此,创作出一条视角独特的新闻报道——《一个“忠”字能值多少钱》。
简言之,观点可以作为报道选取的切入角度,但必须依附于一个确实的新闻事实基础之上,有理有据。只有独特的、有价值的新鲜观点,才称得上是一个好的新闻切入视角。
(三)新闻时空的角度
在新闻的角度选取上,由时间空间进行切入,也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创作出一条超高价值的新闻报道。新闻时间空间的角度,是指新闻呈现上以时空变化而酝酿出的新的结果,是一种倒切式报道的视角。新闻时间空间的角度,可以归纳为“一个足够分量的新闻由头+已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再组合为一条全新视角的新闻报道。
重庆江津区曾组织出版了一本面向本地中小学生的地方乡土读物,共有40多个各种传说之类的小故事。按正常的新闻规律,通常是推出出版了一本新书的一般性小报道。但这本读物中有一个小故事很有意思,讲述了一位“红苕菩萨”的故事——两百多年前,江津的县令从其家乡广东引进红薯抗旱的故事。笔者所在媒体记者根据这个故事进行深挖,从而揭秘了一条重大事实——两百多年前,红薯是作为舶来品进入到西南地区的。再深挖发现,两百多年前,除红薯外,还有玉米、番茄等40多种外来农作物都是这样进入到四川盆地并迅速扩散的。可见,从一个不起眼的小故事里也能选取到一个好的新闻角度,成就一则极有价值的新闻报道。同样,2011年日本大地震一周年的相关报道,也选取了时间和空间变化的新闻角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报道选取了一组地震发生时身在灾区的重庆人,一组地震发生时身在重庆的日本人,分别讲述了地震后一年他们的心路历程,报道非常精彩。
此外,笔者曾前往奉节、巫溪采访革命烈士江竹筠的足迹。最初选取的新闻切入视角是采访亲历者的现今状况。采访中,笔者发现了一位在世的老人,他讲述了当年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江竹筠的丈夫彭咏梧,押着他挑着彭咏梧烈士的头颅去镇街的经过。新闻的视角随之调整为从一位幸存亲历者的角度还原和补充当年的若干历史细节。
(四)新闻接近性的角度
重点分析新闻的接近性,也可作为一个新闻角度。接近性,即这则新闻讲述的事物与受众的关联度的强弱。具体可分为地域接近性和心理或情感接近性,两者同等重要。新闻接近性,是新闻除真实性外最重要的要素,可以作为新闻切入视角。
笔者所在的都市热报在进行重大国际题材的报道时,对新闻角度考量的第一标准就是新闻的接近性。2012年底,美国总统竞选,奥巴马实现连任。都市热报关注这条重大国际新闻的视角是,奥巴马的成功连任与重庆人有何关联?采访发现,四川外国语大学毕业生、重庆人薛海培是奥巴马竞选亚裔事务的总顾问,对奥巴马成功连任帮助极大。随即,都市热报与薛海培本人连线,创作出一则视角独特的国际新闻。
其实,不仅是地理距离遥远的国际新闻题材需要考虑新闻的接近性,在进行本地题材报道时,新闻接近性同样不可忽视。比如,针对企业退休职工工资调升细则出炉一事,都市热报的报道见报标题是《赶紧回家告诉爸爸妈妈,你的退休工资要涨了》,这一诙谐的风格是因为本报的受众基本是平均年龄30岁左右的白领一族。选择这样的新闻角度,有利于其对新闻信息的接受和传播。
又如,在报道“75岁老夫妻法庭闹离婚”的新闻事件时,也是从接近性这个视角切入的。这对老夫妻离婚是因为老太太在城里长期帮助女儿带小孩,老爷爷独自在家。都市热报的受众主要服务于城市上班族,他们很大一部分来自他乡,生育小孩后多是由远方的父母照料,这也导致父母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受到影响。切入这样的视角进行报道,引发了广大年轻的上班一族的父母的强烈共鸣和反响,更唤起了年轻一辈对父母的更多关注。
以新闻接近性为切入视角,能够让受众感受到报道与自己息息相关,情感相通,进而提升新闻的传播效率,使新闻价值得以最大程度地发挥。
三、好的新闻角度选取须建立在成功的采访上
好的新闻角度是一则新闻报道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最佳的新闻角度必须建立在细致、深入的采访基础上。成功的采访是全面掌握复杂新闻事实的唯一途径和方法。缺乏對新闻事实全面深入的掌握,何谈新闻角度的选取。而把同一个新闻事件中存在的不同新闻事实都弄明白,这也是新闻工作最基本的要求[2]。一个新闻事件中要选取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作为报道角度,采访就必须全面、深入。如果只看到表象事实看不到隐藏事实,只看到预先想到的事实而忽略了没想到的事实,只看到熟悉的事实而没关注到陌生的事实,都可能导致无法比较和选择,从而错过最佳新闻视角。
简单地说,一个成功的采访是不但获取了尽可能多的新闻事实,还能让新闻事实的背景材料更加丰满,所暴露问题的解决思路更加清晰,并且能够基本预判新闻事实的未来发展。这让后期的新闻制作、角度切入更加从容,从而最大限度地体现新闻价值。
四、结语
在细致、深入的采访后,充分掌握新闻事实,创新思维,一个好的新闻角度自然而生。而其,将会成功地帮助新闻报道实现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杜剑.如何选择新闻采访最佳角度[J].西部广播电视,2016(24):159.
[2] 顾敏慧.新闻报道最佳角度选择研究[J].中国报业,2013(18):109-110.
作者简介:丁香乐(1977—),男,重庆人,硕士,主任记者,研究方向:新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