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东方杂志》的爱国主义

2021-09-10 07:22方丽莎
今古文创 2021年21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

【摘要】1925年,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发生后,《东方杂志》对此进行了报道,从揭露惨案事实真相,坚守民族立场,到关注惨案对外交涉,积极出谋划策,再到报道国内外态度,谴责英方暴行,最后还刊载了有关五卅事件的漫画、照片,尊重客观事实,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高度上进行报道和评论,积极应援五卅事件,体现了该杂志浓厚的爱国主义。

【关键词】《东方杂志》;五卅惨案;爱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K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1-0055-02

一、引言

1925年5月30日上海学生两千余人在租界内散发传单,发表演说,抗议日本纱厂资本家镇压工人大罢工、打死工人顾正红,声援工人,并号召收回租界,英国巡捕逮捕了一百余人后,又在下午万余群众聚集的英租界南京路老闸巡捕房门首,没有预警地开枪射击,造成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惨案发生后,《东方杂志》对此进行了大规模的报道、评论,体现了该杂志浓厚的爱国主义。

二、《东方杂志》对五卅惨案的报道

《东方杂志》是由商务印书馆自1904年创刊,至1948年终刊,历时45年,跨越晚清、民国两个时代,堪称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者。五卅惨案是当时震惊中外的一次帝国主义镇压无辜群众事件,《东方杂志》作为民间报刊的舆论代表,不但为此发行了增刊,而且在后续也不断地关注着此事。

(一)揭露惨案事实真相,坚守民族立场

《东方杂志》首先揭露了五卅惨案的事实真相,坚守了它的民族立场。当惨案发生时,当时在沪各大报刊,由于大多设在租界内,受到租界当局的高压,往往不能自由发表言论。“日纱厂第一回发生罢工时,就有数家报馆因登载了一篇工会的宣言,被判决罚金。”[1]6所以二次风潮发生时,只有零星的记录,不敢再次公开发表言论。但是《东方杂志》坚持报道五卅惨案,伸张正义。

它首先指出五卅惨案的根本原因。姚公鹤通过分析租界历史的变迁指出,“上海租界为不平等条约所造成,而不平等条约又借上海租界而扩张其势力延长其生命,我国民其审思而熟虑之!”[2]将矛头直指不平等条约。胡愈之也讲到,“此次沪案发生,全国骚然,推原主因,何尝不是由于条约上中外权利偏畸过甚的缘故。”[1]34“于是全国人民都觉得八十年来种种不平等条约,有不能再使存留之势,北京外交部趁这个机会”向英美法等国驻京公使提出要修改不平等条约以“适合于中国现状暨国际公平之原则”。[3]由此可知,知识分子已经意识到租界和不平等条约的存在是五卅惨案的根本原因,而《东方杂志》也通过上述几篇文章的刊载,为当时高涨的五卅反帝爱国运动指明了斗争目标,即要争取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回租界。

其次,披露五卅惨案过程的细节。从陶希圣的《五卅惨杀事件事实之分析与证明》这篇文章中,可以得出开枪的时间是五月三十日下午三点三十七分,地点在南京路老闸捕房,凶器是两把手枪,二十三支以上的来福枪,当时学生聚集在老闸捕房前抗议资本家镇压工人、巡捕逮捕学生,他们都没有武器,然而巡捕却在没有警告的情况下就开枪杀人,从而造成了震惊中外的惨案。这篇报道依据《申报》《字林报》等中外报纸,参考了伤亡调查表和目击者的报告,引用了审讯记录,有理有据并且多角度、多方位揭露五卅惨案细节,还原了当时案发的过程,谴责了帝国主义对无辜群众的暴行,揭露了他们虚伪的面目。

新闻的报道必须客观、公正,按照事物原本的面貌去报道。《东方杂志》做到了这一点,对中国媒体人的社会责任与爱国主义进行了有力的诠释。该杂志的上述行动和言论,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饱含民族情感,痛斥帝国主义的暴行,而且有理有据,论证充分,维护了民族和国家尊严,有利于国人认清事实真相。

(二)关注惨案对外交涉,积极出谋划策

在揭露五卅惨案的事实真相后,《东方杂志》也对五卅惨案的对外交涉给予了极大关注。纵观对外交涉的报道,《东方杂志》先是揭露了英人对惨案的外交手段,一是强词卸责,将责任推得干干净净,甚至诬陷给被杀的群众,当这做法行不通时则开始拖延交涉解决,英国运用它的外交手段,使得正式談判一直未开始,惨案也就可以在无形中得到缓和。然而,这两个手段都不及第三个乘机逆袭手段可怕,即英国用强硬的手段强迫中国政府禁止排英,压制中国民意,通过这些无赖手段,英国也就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减轻对惨案的责任。

紧接着《东方杂志》开始分析局势并出谋划策。惨案发生后的一个多月,由于上海交涉破裂,就将此案件移交北京执政府,然而“突有使团自起冲突”,[4]法国公使因为和英国公使对于上海工部局董事会的权限问题发生冲突,于是辞去了交涉代表这一职位。对于这一事情的发生,《东方杂志》认为虽然使得北京交涉更加缓慢,陷入困难,但是有利于打破使团协调处置中国的局势,并且足以证明英国人在五卅事件中的暴行为其他各国所反对;而对于英国另组司法调查的做法,中国是坚决反对的,意大利的驻英公使因被排除在伦敦会议之外而对英人颇为不满,“法国代表曾任第一次调查的领袖,现在英国无理由的推翻第一次调查,也不能轻易赞同”,[5]所以《东方杂志》得出结论,司法调查的主动者仅有英国,日本附和,其他各国观望,因此国际形势还对我们尚有利,催促政府“急宜趁此向法美意比诸国用工夫,以阻止英人协调政策的成功,否则,束手待毙,任人宰割,将‘不知命在何时’了”。[5]然而,由于当时的中国外交官尸位素餐,英人司法调查的实行已不可挽回,还向中国外交部递交了司法调查的照会,《东方杂志》只能痛批我国外交当局的无能。

从这一系列的报道中可以看出,《东方杂志》对政府的对外交涉一直予以高度关注,并且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高度上进行报道和评论,积极出谋划策,贡献一分力量,它作为一种具有相当影响的民间报刊,对五卅事件外交的关注不失为一种舆论监督,该杂志对国家前途的热切关心之情是不言而喻的。

(三)报道国内外态度,谴责英方暴行

五卅惨案的发生首当其冲就是英国,为此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对沪案发表了一篇演讲词,但是这个演讲词是为了应对英国众议院的质问,并且把惨案的责任推给中国,认为“现在中国事变之根苗,伏于华人之不安适与对其现状之不满足”,并且进一步说道,“在此全局不宁,困苦蔓延至情形下,激起风潮自属易事……其利益在转移人民对于内困之注意而将其自己妄作之结果,归罪于外来之干涉”。[6]通篇语词全都是将此事责任归罪于中国,毫无反省之意,英国政府对五卅惨案的态度可见一斑。对此,王云五予以反驳,“张氏因欲避免议员之诘责,乃诿过于我国的内乱,然内乱和外患往往互为因果,近十年来,我国的内乱多由于外国帝国主义直接的或间接的酝酿而成,这是明眼人都知道的”。[7]张伯伦想将五卅惨案简单归结为中国的内乱,但是王云五点出了其中的关键,即中国的内乱正是由于帝国主义的压迫所造成的,将矛头直指英日等国的帝国主义,切中了要害,有力地反击了张氏的演讲观点。

而世界各国在野方面的劳动阶级中,第二国际援助中国罢工工人、英国和法国的工党议员就沪案提出质问、俄国不但为中国募捐而且派代表团来考察,可以看出各国在野方面的劳动阶级是极其同情中国的。在朝方面,由于囿于外交惯例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不免轻信英人方面的消息”,但另一方面“大都承认中国问题有急待联合解决的必要”。[8]对于五卅惨案,各国在朝和在野的态度不一,在野的特别是劳动阶级,由于都在本国受到资产阶级的压迫,对中国的五卅事件感同身受,是各国中最支持最同情中国的民众运动的。在朝的列强政府,由于本身和英国一样带有帝国主义性质,对于五卅惨案倾向于英国,但是又因为中国当时风起云涌的大革命运动,不得不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安抚。所以总体上来说,各国对于五卅惨案的态度都是希望能较快解决此事。

除上述对五卅惨案的文字报道以外,《东方杂志》还刊载了有关五卅事件的漫画、照片,如《最大之胜利》《文明人的假面揭破了》等漫画,讽刺了那些口中喊着公理、和平、文明的列强,平时都是戴着虚伪的面具,这次的五卅事件让他们帝国主义的真实面目完全显露出来了,之后也刊登了几张触目惊心的照片,如五卅事件的遇害者、物证,直接刊登伤亡照片,向人们展示了案发时的惨状,从而将“五卅惨案”带来的“惨”呈现于版面之上,从中可以看出《东方杂志》对伤亡者深深的同情,向世人控诉施暴者的残忍罪行。还有两张是五卅事件的全国响应和各界示威,表明了全国人民都在支援五卅事件,《东方杂志》通过刊登这两张照片显示出它对五卅惨案的应援,彰显了该杂志的爱国主义,而它呈现出的爱国含义也有利于激发读者的爱国情感、唤起读者的爱国行动。

三、结语

总之《东方杂志》在报道五卅惨案中,不畏强权,坚持反帝爱国宣传,运用了包括中外报纸、会审记录等多方材料,有理有据,论证充足,并从国内、国际等多视角全方位考察五卅惨案,痛斥了帝国主义的残忍暴行,维护了民族和国家的尊严,字里行间饱含了最真挚的爱国情感,虽然《东方杂志》也存在一些缺点,但它对帝国主义的批判、对反帝舆论的宣传是毋庸置疑和难能可贵的。

参考文献:

[1]胡愈之.五卅事件纪实[J].东方杂志·五卅事件临时增刊,1925,22.

[2]姚公鹤.上海空前惨案之因果[J].东方杂志,1925,22(15):26.

[3]松涛.修改不平等条约[J].东方杂志,1925,22(14):3.

[4]松涛.五卅事件的北京交涉[J].东方杂志,1925,22(14):2.

[5]松涛.五卅事件的外交形势[J].東方杂志,1925,22(16):2.

[6]朱懋澄.驳英外相张伯伦对沪案之演说词[J].东方杂志,1925,22(16):13.

[7]岫庐.什么是诚言[J].东方杂志·五卅事件临时增刊,1925,22:1.

[8]胡愈之.沪案之世界的反应[J].东方杂志,1925,22(15):2.

作者简介:

方丽莎,女,浙江杭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近代史。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
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提升中小学生民族自豪感
新时代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建构方法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新时代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意蕴与践行
为爱国主义教育注入真情
浅析新时代爱国主义需要处理的几种关系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爱国主义教育从来就没有“小题大做”
爱国主义教育应当贯彻理性的教育原则
爱国主义教育与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