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晴
【摘要】意象理论是我国古代诗学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揭示中国古典诗词本身所具备的美学特质,在世界诗坛中是极为独特的存在。诗学与哲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自古以来,中国的文学、历史与哲学都在互相交融碰撞,而由于所处地域、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西方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诗哲之争”,与中国的诗学以及哲学历史形成了鲜明对比。由此可见,对中国、西方诗学意象中涵盖的哲学思维进行比较分析,在学术价值方面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针对中西诗学意象中的哲学思维进行了对比,期望能为相关学术人员提供部分借鉴作用。
【关键词】中西诗学意象;哲学思维;对比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1-0030-02
中国与西方在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极大程度地决定了中国与西方在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从西方传统角度来看,诗学与哲学之间频频发生矛盾,难以在发展过程中实现和谐。而中国传统思想具备一定的特殊性质,因此能够长久地实现哲学与诗学之间的共融共生。立足于中国传统思想,发现我国的诗学与哲学在萌生时具备同一性,诗学与哲学在早期已经实现了一体化,而现代英美的意象派诗歌也正是受到中国古典诗学理论的启发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一、中西诗学意象风格与哲学思维之间的关联性
(一)中国诗学意象风格与哲学思维之间的联系
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将人与自然视作一个整体,用人的情感与思想为物象赋予灵魂,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由始至终都处于和谐、统一的状态,即庄子所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此种哲学思维体系具备一定的系统性,强调天、地、人之间互相参透,主体与客体之间实现紧密融合,将认知作为互相存在的方式,将体验作为互相沟通的方法。在此种思想的影响下,在构建诗学意象的过程中,充分强调人性解放、复返自然。除此以外,“气”与“生”也是中国十分重要的哲学思想,“气”处于无形之中,具有虚幻意象,但是又能带给人充实的感觉,“生”又能够将万物的变化与周而复始寓于其中,将这两种哲学概念在诗学意象中加以应用,能够为诗词赋予生命力,使其中各个字句变得具有生气,鲜活而灵动。由此可见,中国的诗学意象中,动与静往往相辅相成,互相衍生,带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
(二)西方诗学意象风格与哲学思维之间的联系
西方的哲学历史文化与中国恰恰相反,西方哲学思想中的主体与客体是独立存在的,认为人在自然中处于核心地位,人是世界的主宰,只有人才能够真正地对客观世界有所认知。从古希腊开始,西方的哲学思维就散发着浓厚的理性认知气息。古希腊的哲学学者多数都属于自然科学家,会更多地探索自然与科学。这些哲学家在认识外部的各种事物时,不局限于自身感官的直接感受,将“穷究物理”作为发现事物、探索事物、感知真谛的主要思想精神,奠定了西方科学的思维基础,而此种哲学思维在文艺、文化方面也有着诸多体现。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实际上是对现实进行描摹,而艺术之所以会为人带来愉悦的心情,是因为艺术能够使人有机会通过艺术看到外部的事物。柏拉图认为,审美达到最高境界时,能够对所有的知识学问了然于心,在聚精会神观察与品鉴时,能够直面对世界万物本质起着决定性作用的理性公式。虽然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关于艺术的学说在内涵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是都将艺术与理性思维进行了紧密联系,导致西方的古典诗歌在意象方面与中国诗词大相径庭,西方诗人在创作时,往往会更加重视对社会现实以及标志性历史事件的描述,诗歌中的词语与描写方式大多体现出理性思维以及崇高的艺术审美特点。
二、中西诗学意象之间存在的近似点
(一)中西诗学意象都重点强调主观意识与客观物象之间的高效化融合
南朝梁时期的理论家刘勰曾在《文心雕龙》中有云:“窥意象而运斤。”强调诗人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要实现心与物之间的沟通与交融,实现内在思想与外在物象之间的完美契合,升华自身的境界。而西方意象派文学强调“从象征符合走向实在世界”,诗人在创作时将重心置于意象本身,强调情感、思想与意象之间的完美融合,并在瞬间内自然地呈现与流露。
(二)中西诗学在营造意象的过程中都能够应用叠加并置的手法
意象是进行诗歌、诗词创作的聚焦点,在诗词、诗歌艺术中为其添加灵魂。具备意象的诗词与诗歌,能够携带着诗学韵味,引人思考与遐想,而缺乏意象的诗词,则毫无生气。所谓意象叠加,字面意思是指将一个意象与另一个意象进行叠加,从本质上来看,意象叠加是一种隐喻的方法,将喻体、本体之间进行关联的词语进行省略,突出意象之间存在的微妙关联。例如唐代杜牧的《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而庞德在《地铁站台》中写道:“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The apparition(幻影) of these faces(脸庞) in the crowd(人丛);Petals (花瓣)on a wet,black bough(树枝)。”经过比对发现,中西的诗词、诗歌中都共同存在叠加并置的现象。
三、中西诗学意象之间存在的分歧、差异
(一)中国诗学传达“意”,西方诗学表现“象”
中西在诗学意象的具体内涵中都涉及了“意”与“象”两个概念,其中主要体现的是主观与客观之間的关联,最终结果与方法的关联。即便二者都利用“意象”表达思想以及抒发情感,但是,中国古典诗学意象中主要将“意”作为创作重心,将“象”作为“意”的从属者。而西方意象派在创作的过程中更重视“象”的表达,认为意象是一瞬间内理性思想与情感之间的融合与流露,坚定地认为具有客观性、明确性、具体性的意象能够涵盖一切。在进行诗歌创作的过程中,更加偏重于对主观、客观的事物进行直接描绘处理。
自古以来中国便是农业大国,在古代更是将农业作为生存的基础,基于此,中国古代的学者经常将人与自然视作和谐共进的整体,强调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共融共生,衍生出了“天人合一”“天人合德”等哲学思想。
纵观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意识,从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意识开始,再到儒家、道家对人与自然的探究,经历了“天人感应”“理气论”等一系列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系统且独特的哲学思维模式,将人与自然视作相互交融的整体,用主体思想看待客观事物,用人性理念看待自然,实现了情与景之间的互相融合、情感与理性思想之间的合二为一。
而西方思想正与之相反,西方的思想文化将天与人作为相反的对立面,认为人是自然的主宰。经由柏拉图、笛卡尔等诸多哲学学者的研究与探索,西方逐渐形成了分析、求实的思维模式,通过此种思维模式的应用,可以将主体与客体进行清晰地辨别,将现象与本质抽离,将事物当中的主观因素排除在外,重点强调其中的客观性质,将“我”与“物”进行分离,诗人在创作时更加习惯于站在客观的角度,用冷静的情绪与态度刻画事物。
(二)中国诗词意象朦胧传神,西方诗歌精准理性
中国与西方在思维方式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中国普遍存在悟性思维,依照实际物体的外部形象,应用自身的内心直觉、思维灵感、联想能力、想象能力等诸多思维方式,并使用文字将自身的感受表现出来,形成条理清晰的知识内容。
在应用悟性思维思考问题时,主要是思维主体对客体事物以及自身的本质以及内涵进行思考,并领会其中的内涵。此种思维方式本就具备虚实相映、欲辨却难以言说的意味。受到悟性思维的影响,中国诗词中的意象普遍带有朦胧感,追根究底,主要是因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存在虚实难辨、如梦似幻的特点。
另外,中国诗词中的意象普遍具备深远的意蕴,用字极具神韵。中国古典诗词还十分重视利用文字中的隐喻性以及启发性,引发阅读人员的联想,使其能够在阅读诗词中的字句之后能够对其中的情感底蕴进行回味,领会诗词创作人员在文字之外想要表达的内容。
西方普遍存在理性思维,依照事物之间蕴含的逻辑性,应用概念理论、判断依据、逻辑推理等思维方式,对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关联性进行探索并揭示,此种思维方式具备逻辑性、客观性等诸多特点。
由于科学、理性思维的影响,西方人在思考事物时更加偏重于精确性与清晰性,重点强调思维方式中所具备的形式化特点,重视语言逻辑。西方意象派诗人普遍认为想要保持诗歌的精确度,就要在创作过程中保持高度专注力,全程实现精神专注,对所有用文字描摹的物象进行直接化处理,避免抽象思想与概念与文字相融。
读者在阅读西方诗人的诗歌时,可以精确地感受到诗人创作时对物象的感受,仿若能够看到对应时间内诗人脑海中的画面。西方意象派偏重于表达物象中的感受,重视事物的客观描摹,追求真实,不附带任何个人评价内容,所创作的诗歌给人带来的是精准、清晰、严格的感受。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古典诗词与西方意象派诗歌都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在不同环境、文化背景、习俗、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下,中国与西方在哲学思维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而正是由于此种差异性的存在,才使得世界范围内的诗词、诗歌都能够独具特色,为其添加绚烂的色彩,在全球化背景下互相碰撞交流,互相补充、融合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李青.论中西诗学意象理论的异同[J].学周刊,2013,(09):11.
[2]羅震山.中西诗学意象的哲学思维对比[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10):237-238.
[3]李颖,汤瑞林.论“意象”在中西诗学中的内涵差异[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03):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