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探析

2021-09-10 11:25:35黄悦红
科学与生活 2021年7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黄悦红

摘要: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小学班级教育教学阶段,能够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班主任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探讨优化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帮助学生调整自我心态,更好的面对学习以及现实生活。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引言: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应用于教育教学阶段,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心态,有助于优化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现如今小学生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会面临一定的现实困难,班主任加强班级管理,必然能帮助学生转变学习心态,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对此笔者将结合实践分析如下:

一、积极心理学与班级管理工作结合的重要影响

(一)基础概念

积极心理学在国外的研究相对较为成熟,作为心理学界的新的研究取向,更注重完善且有效的实验方法的应用,最终形成一种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更注重个人积极情感思想、个性特征的展现,对人类发展有积极影响。

(二)应用价值

小学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对所在班级学生进行组织与引导,班主任要根据自己的管理职责特点,为达成预期的管理目标,完成班级的组织规划、教育引导的相关活动。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快乐学习并接受各种快乐的团体生活,将人、事物等各类因素进行协调,最终实现有效的班级经营管理目标[1]。

积极心理学应用于班级管理活动中,班主任将心理学的概念与班级管理工作有效结合,过程中教师以及学生都能保持一种积极的心理或心态,班主任善于应用学生积极的心态,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积极特质。积极心理学本身是有利于积极的组织建设的,是促进小学生积极特征以及品质发展的条件,能有效提升学生更加积极主观的情感体验。

二、积极心理学视域下,优化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相关举措

小学班主任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单位,落实班级管理工作目标,一直以来是教育管理的核心任务。小学班主任推进班级管理计划,保持科学性、高效性的特点,能影响学生的心态,学生本身就处于一个身心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由此一来班级管理重要性由此展现。

(一)提升班主任的专业素养

应用积极心理学,需要班主任结合班级管理工作的要求,将自身的工作情绪及时调整。班主任个人更注重生命意义的成长,促使班主任形成一种积极的班级管理理念。教师在班级学生教育引导的过程中,要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以及追求,有岗位工作的幸福感,能促进良好班级氛围的构建[2]。班主任在班级管理阶段,分析影响班级管理或学生成长的主要因素,在班级管理阶段,便能迸发出生命力,用全新的角度去审视问题。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阶段,要与学生共同成长,不仅要展现在专业素养方面,更要突出一种精神成长的特点,教师要在工作中保持成长的弹性,才能积极应对在班级管理阶段的各类问题。班主任在日常工作阶段,面对的受教育主体是小学生,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遇到不懂事的学生,不能一味地进行批评或者职责,而是要将班级管理的方式及时改进。教师不轻视学生,并且能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那么就能将班级管理的方式及时调整,教师在过程中拓展教育理念,合理调整师生关系,并且能够帮助学生完善人格,也同时完成自我人格的完善。

(二)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教师要培育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使得学生在学习或实践生活之中,能够获得一种较为持续的情绪或体验,有高兴、满足或者自豪兴奋的态度。当积极心理品质能比喻学生核心的心理素质,且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这种心理品质,更有利于自我积极情绪价值的产生,在这种情形之下,小学生日常学习或者班级生活之中,都能得到教师的积极影响。在过程中学生相信自己的可塑性,在智力或者天赋发挥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努力而实现。显然教师引导学生的心理品质,使得学生在日常学习或生活之中,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即便面对困境问题,也能保持相对乐观的态度,能积极探寻问题处理的方法。

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措施,使得班主任在实践阶段,试图应用各种途径来提升学生学习成绩,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最终的教学效果也不为理想化。应用积极心理学,教师将注意力集中在挖掘学生潜能,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不仅能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有自主学习探究的欲望。而且小学生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主动掌握知识内容,获得一种积极的评价与引导,教师引导学生肯定自己的价值,并维护班级教育的最终成果,能帮助学生实现快乐成长、自我发展的目标。

(三)结合学生情况,构建新型班级管理模式

小學班级管理工作主体是教师,教师观察学生的实际情况,会发现学生会存在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或意志力薄弱等情况,这种情形之下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难度明显增多。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学生出现消极情绪,无论教师是否能认识到,教师都可以从学生的思想心态、行为举止等方面,进行一种积极的教育或引导[3]。班主任的消极情绪,主要是在面对生活压力或班级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对班级管理工作有客观认识,要带领学生正视各种消极思想。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或者生活的态度,构建一种动态化的且情绪体验过程,在此期间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或者心情,师生能获得更多的积极情绪,实现良性互动交流的目标,最终班级管理工作的智慧型、顺畅性也能进一步提升。

三、结束语:

小学班主任教师作为班级管理者与启发者,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探索提升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有效方式。教师将积极心理学要义明确,将培养学生积极情绪视为核心,帮助学生积极配合班级管理各项工作,为学生自我成长进步奠定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周原驰,张凡迪.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探析.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

[2]张艳.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班级管理的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

[3]冯磊,黄伟.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小学班级管理优化[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7,711(26):7-8.

南宁市菠萝岭小学 530031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浅谈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几点建议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7:22:56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探究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7:02:08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00:35:24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戏剧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 23:27:07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1:40:38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5:01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3:43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8:35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