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茉
摘要: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具有必然性。而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中国面临的国际局势、国内发展局势又为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在当今形势下中国道路依旧是我国发展与进步的核心动力,但是对于新时代下中国道路如何发展、怎样发展是现在我们要研究的新问题。本文就新时代中国道路的道路选择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中国道路;路径探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党十九大上提出的新的历史方位。在当今世界格局变化万千的情势下,中国面临更多的困难与挑战,这对于党的领导和中国道路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前中国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是我们同时也要面对道路的抉择,在历史的分叉口上如何秉持党的纯洁性,如何为满足人民需求而继续努力,是现代我党、我国人民前景道路上的最大问题。
一、新时代发展中国道路的必要性
(一)新时代发展中国道路的历史因素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都是与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历史铸就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历程。
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成为了秉持新思想探索中国发展的年轻人面对的最大问题,无论是农民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对中国的发展和变革进行了探索,无论是“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的农民阶级追求还是资产阶级“平均地权”的主张都不足以让中国人民实现真正的革命,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历史的腳步也印证了他们的错误性。
随着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发现了能够带领中国改变现状的最好方法,那就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中心的政权的建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探索前进,推翻了旧时代政权的统治,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在中国独立和发展的道路中由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出了中国道路思想,中国道路指引中国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难实现了新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在短短 100 年内实现了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让中华民族能够屹立在世界。
历史的发展是曲折前进的,如今的中国和过去的历史证明了党的领导的正确性,证明了坚持中国道路是我们中国继续发展下去的根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二)新时代发展中国道路的现实因素
中国现在之所以能够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让人们能够在美好、安定、和谐的环境下生活,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党秉持中国道路理论指导实践。
苏联的解体就是前车之鉴,社会主义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 从过去百废待兴的社会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做到的,所以中国结合中国国情和发展现实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我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过渡到现代社会主义时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那个积贫积弱已久的年代实现中国发展既没有经济条件也没有政治条件,针对中国现状,中国所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最能适应当时社会的,是能最大化激发国民潜力的思想。
中国的发展是曲折的,但是也是在曲折中前进的,是我党探索的历史痕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随着中国的进步不断发展完善, 为中国带来了新的指导思想,这说明中国道路是具有发展性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中国在政治、经济、国际地位方面的实力增长, 更是证明了社会主义的正确性。
而新时代是立足于过去社会主义伟大成就之上的时代,新时代的发展和进步需要有正确理论的指导,所以我党要坚持正确的、有发展性的社会主义,在新时代也要立足于现实继续运用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发展社会主义理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研究
(一)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社会主义
中特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道路上必须先明确一条原则,那就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发展提出的第一问题就是我们坚持的社会主义是一种什么样的主义,这是对于我国国家性质和我党领导原则提出的疑问。
对于社会主义一直有人提出质疑,有人对于社会主义的内在理论并不了解,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混为一谈,但是这些都是完全错误的,中国发展与进步的事实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版本”。社会主义是和中国现实情况结合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理论,是针对中国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目标制定的理论。社会主义不仅仅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而且还具有“中国特色”。
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发展提出了“八个明确”, 从总任务、主要矛盾、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方面做岀了明确回答,即明确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从政治、经济、制度等方面实现全面的发展与进步,实现新时代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带领中国走向新的征程。
(二)中国共产党要秉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所以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纯洁性。我国作为一个以共产党为中心的主权政体,党在执政时就必须始终保持最初的原则, 将人民的利益放在一切之上,认识到中国的经济发展、制度完善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
国家的基础是人民,只有确实满足人民的需求,一个党派才能实现长期的执政,我国才能在新的历史方位下继续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中国的历史中,我党取得的任何胜利都离不开人民的影子, 诸如在淮海战役中我军取得胜利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人民的支持, 战场上 7.39 万余副担架、41 万余辆小车、3000 多辆大车、4.24 万副挑子、6300 头牲畜、1.36 万艘船只、250 辆汽车,358.5 万吨粮食、弹药都是人民群众推着小车送上战场的,正是人民的拥护才取得了胜利,而正是因为我党始终坚持为人民的原则,才让人民愿意支持我党。
所以我党必须秉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原则,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把持正确的方向,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经验落实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征程的实践中,才能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三)以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
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该思想是与时代发展相适应、适合中国现代发展国情的思想,是立足于中国历史新格局和中国发展规律的思想。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有理论指导实践,而现代中国最先进的理论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以在我党进行经济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时要结合该思想,基于中国发展一个正确的方向,从整体的角度审视中国现状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实现中国的富强。
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根基的中国理论中,新时代的到来为其增添了新的光彩,为人民指出了新的道路,为实现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新的指导。我党要运用理论与实践结合,指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四)立足于社会主义历史新方位
世界形勢的变迁和中国的发展现状指导中国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在新阶段的发展中中国必须认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以世界格局为基础,以国家发展为目的,构建全新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现代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理论依据, 是中国在进行道路抉择的时候需要考虑的最重要问题。在中国人民越来越渴求实现伟大复兴的今天,所有的发展、理论、制度等等都要立足于新时期,都要站在新的角度看待问题,进而探索中国发展的制度、政策、布局等,为中国发展实践提供新的与时俱进的理论支持,为中国发展构建完善的实践系统,让中国能够在现代取得的成就上继续发展。
如今我们已经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中国站在了新的历史交叉口,接下来中国如何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成为了现代党和国家的新挑战,这是必须立足于历史新方位才能探索和实现的问题。
(五)从历史性变化的主要矛盾出发
社会主义的发展要从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出发,以科学的态度判明发展形势,基于形势正确判定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 正确制定大政方针,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奠定基础。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推论出的,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所以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以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行现代化建设。
随着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抓化为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而这就是之后党和国家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所要时时刻刻秉持的原则。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发展和进步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 所以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人民出发,以人民的需求的实现为主要目标,以人民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与国家社会的成长与发展相结合,将一切纲领、路线、方针、政策都落实于人民之中。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发展社会主义是历史决定的、现实决定的, 中国的发展历史和中国国情都决定了在接下来的时代中我国依旧要坚持社会主义,秉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立足于中国历史新方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从当前历史性变化的主要矛盾出发,将一切变革落实于人民;要坚持党的领导,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原则指引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认识到我们建设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进而落实新时代下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改花,李鸿凯 . 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理论基础和历史逻辑 [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 23(02):4-6.
[2]李冉,李国泉 .“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建设的若干思考 [J]. 思想理论教育,2021(04):65-69.
[3]栾晓彤. 习近平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贡献研究[D]. 青岛大学, 2019.
[4]张淑珍 . 从学习苏联模式到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D]. 山东师范大学,2016.
[5]曹胜 . 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特征研究 [D]. 山东师范大学, 2013.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