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如何实施新课程三维目标

2021-09-10 22:46:52马龙山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9期
关键词:三维目标初中物理新课程

马龙山

摘要: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教育目的都要以课程为中介才能实现。

关键词:初中物理;新课程;三维目标

课程本身就可以被理解为是使学生达到教育目的的手段。所以说,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确定课程目标,首先要明确课程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衔接关系,以便确保这些要求在课程中得到体现;其次要在对学生的特点、社会的需求、学科的发展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确定行之有效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有助于澄清课程编制者的意图,使各门课程不仅注意到学科的逻辑体系,而且还关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以及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的关系。

初中物理的三维学科课程目标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想要实现就必须先培养学生的知识体系与操作技能。

一、知识目标的实施

(一)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要强调对物理知识的真正理解

教学案例分析:学过“第一章声现象“之后,有人在解答如下的问题时就遇到了困惑:正常人心脏跳动的频率约为每分钟60-70次即约1Hz左右。这种心跳的频率是很低的,与人的听觉频率范围相距甚远,为什么医生用听诊器却能听到人心跳的声音?答曰:听诊器改变了心跳的频率。这说法显然是错误的,问题是错在哪里呢?都是死记硬背的结果,在“人耳听不见的声音”这一节的教学中,只要求学生记得结果。在解决具体问题时,没有要求学生弄清发声的声源究竟在哪里,没有引导弄清楚频率所描述的物理对象和意义,没有引导学生区别“听到的声音的频率”与“心脏跳动的频率”这两个物理概念。

(二)物理知识的學习过程是养成情感、培养科学态度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

情感是什么?情感是对外界剌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我们这里所说的情感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亲近、热爱与和谐相处。科学态度指什么?一是对科学的求知欲和勇于探究、敢于实践的精神;二是克服因难的信心和决心;三是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和不迷信权威;四是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价值观是什么?价值观是断定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的学习结束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下的问题:你对我们所处的宇宙是怎么认识的?(起源、结构、状态)第十八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结束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下的问题:我国能源结构的基本状况是什么?如果让你参与制定我国能源发展的策略,你有什么主导意见?大海中蕴藏着丰富的机械能,这些能量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潮汐、海浪、海流等。你对大海中蕴藏的这些能量的利用有什么设想?把你的想法说出来。这样的作法可以引导学生们的创新思维。

二、技能目标的实施过程

1.技能培养的过程要注重针对性和有效性。

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操作规范,步骤正确是技能培养的基本要求。如何培养这方面的技能,我们用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来说明:课题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教学对象:我校九年级(4)班。本节教材以“活动13.3怎样使两个小灯泡亮起来”和”活动13.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比较”来实现技能培养目标,初步探究串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活动前,老师让学生认真温习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连接电路的基本方法和注意点,并特别提醒学生不能使电路连接短路,活动过程中老师又不停地重复提醒这些注意点。结果:有60%的实验小组能顺利完成上述两个活动,有近30%的实验小组在并联电路的连接中遇到困难,有近10%的实验小组电路连接失败。发生的困难或失败的表现形式如下:1.电路断路(灯泡与接线柱)2.电路短路(开关与灯泡、电源)3.电路其它接触不良。分析: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奇怪,关键是指导与措施得法。建议:1)技能培养要注意针对在活动中发生困难的学生。学生开展活动后老师应注意发现和寻找操作发生困难的小组手把手地进行指导与纠正。2)要注意技能培养过程的有效性。活动开展后,学生的注意力已集中在实验操作和遇到的困难上,根本听不到老师的口头指导,只有面对面的指导才能发生作用。

3)要认真做好实验课的准备工作。(1)课前要考虑本实验的操作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哪些学生可能可能有困难。(2)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好。(3)课前教师要在实验室认真地做一遍实验。

2.课堂上要及时捕捉技能培养的时机

在我们的课堂上各种学习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技能或方法培养的好机会,有心人会及时把握,因势利导,取得很好的效果。仍以教材“活动13.4”的学习过程为例:在完成该项活动的第2步第2个实验步骤时有一组学生出现了下述实验现象:在两个小电灯并联的电路上再并联一只相同的小电灯,观察到原来的两个电灯的亮度相同,刚并接上去的一只电灯亮度却较暗。对于这个问题有几种处理方法:1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并进行更正。2老师帮助他们检查实验电路,找出原因并指导更正。3.让另一组同学帮助他们检查电路找出原因并指导更正。4.让全班同学先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再依据分析结果自行更正。

结语

一切教学过程都必须以课程内容来支撑,不可能脱离课程而独立存在。课程三维目标明确了教学活动的方向,而教学目标就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精细化。所以我们的课堂每一节课都要设定一个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既然有了这个目标,我们的物理课堂教学就应该安排以之为目标的教学活动,也就是让学生课堂结束后懂得一个物理原理、了解一个物理现象或学会进行一个物理实验。让我们谨记课程目标实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以求更好地达到目标要求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广慧.初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对实现新课程三维目标的作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2]葛晓燕.初中物理“三维目标”的设计[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04):40-41.

[3]徐新坤.从“三个重视”出发,培养初中学生物理学习能力[J].考试周刊,2014(94):131.

猜你喜欢
三维目标初中物理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情是语文教学的魂
三维目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9:08:20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9:42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8:59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2:55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0:47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