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

2021-09-10 15:24李玉智
启迪·上 2021年5期

李玉智

摘要:人际关系是高职院校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温州市某高职院校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出发,归纳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和特点,结合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优势视角理论,从多元角度分析大学生问题产生的多重环境系统,从中运用小组工作的实例对社会工作介入人际交往问题进行分析。最后,结合社会工作方法,对学校社会工作的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社区工作提出自己的看法,总结有效性因素,以期为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处理与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考框架。

关键词:高职学生人际交往;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学校社会工作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传统生活方式的变化,在社会交往领域也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据一项关于高职学生的调查报告显示,持有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问题者占被调查者问题比例的首位,比其他的心理问题更普遍。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高职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很多学生家庭成长环境不尽如意,单亲家庭比例高,这种成长环境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带来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高职学生学习兴趣低,部分学生沉迷网络,喜欢进行网络社交,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减少,这些因素不利于人际交往技巧的学习和培养。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优势视角出发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

一、高职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分析

研究调查发现,高职学生人际交往困惑以及由此导致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高职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特点多种多样,以下笔者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两方面进行分析,从交谈、异性相处方面分析高职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和表现。

(1)交谈方面

调查发现,有交谈困扰的学生人数占33%。个别同学性格内向,表达能力差,不敢在公开场合说话,久而久之个性越来越孤僻,不知道如何与人交流;个别学生有了问题没有摆在桌面上来开诚布公、推心置腹地交谈,而是自己闷在心里或者在背后犯嘀咕,这样既解决不了问题,又伤害了同学之间的感情;个别学生个性要强,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产生摩擦时逞口舌之快,甚至说脏话侮辱对方,导致了极大的矛盾和冲突。

(2)异性相处

研究发现,在异性相处方面有困扰的学生人数占32%。求异性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显著性特点之一,该特点在大学生异性交往中尤其值得重视。大学生性生理已经发育成熟,性心理也趋于成熟,他们对异性充满兴趣,渴望与异性的亲近与交往。但现实中男女同学的交往却不尽如人意。在与异性交往时,有的感觉无话可说,有的感觉拘束、紧张、不自然,有的则不知如何把握交往分寸,常把友情错当爱情,这些都影响了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

二、高职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因素

研究表明,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与父母的沟通频率、沟通方式、父母的期望值等对学生人际交往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与父母的沟通频率和沟通方式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有较大的影响。究其原因,现在的家庭结构以独生子女居多,父母是青少年人际交往的重要对象,与父母的沟通和交流对家庭气氛以及青少年的成长有重大的影响。

(二)学校因素

通过调查和访谈,发现担任学生干部情况、学习成绩、班级同学相处情况和室友相处情况等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学生干部的人际交往状况普遍不如普通学生,一方面,部分学生干部带着老师赋予的权力“颐指气使”,很容易让他们与同班同学产生差距和分歧。另一方面,作为班委,有些事情是不得不做的,但有时做了却背负了同学给予的“骂名”。诸如此类的原因导致学生干部的人际交往状况不理想,给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

(三)个体因素

在个体因素中,对学生人际交往有较大影响的包括:性别、重大事件发生与否、性格、身体健康状况、月消费额、求助方式、与朋友联系频率、情绪的控制力等,其中,重大生活事件、性格、身体健康状况、月消费额、与朋友的联系频率以及对情绪的控制力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都有较大的影响。此外,身体健康、出手大方、待人热情等素质通常为人喜欢,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影响甚大。

(四)社会因素

在社會因素中,社交处境、社会文化背景接受程度、参加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地域差异等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社交处境和对社会文化的接受程度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好坏影响较大。如果部分学生的成长环境相对保守,对新生事物有抵触情绪,不愿意接受文化、地域等差异,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会出现自卑、抑郁、退缩等不良心理,对社会交往产生不良的影响。

三、社会工作介入高职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过程探析

(一)以小组工作为介入的关键点,进行团体辅导

1.鉴别不同群体类型,进行分类处置。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同伴,同伴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同伴关系是学生获取社会技能的基础。有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同伴关系对学生的影响和作用不同,安全型和回避型的青少年其风险行为都比焦虑矛盾型的少。因此,针对学生的同伴关系,社工不能一棍子打死,而要深入了解和鉴别群体类型,有针对性地分类处置。

2.建立心理互容,换位思考。

社工可以提供给成员多种互动关系,成员通过观察不同的互动方法、问题解决策略和角色行为,而重新思考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尝试改变自己。同时,社工要通过多种形式,如游戏、情景体验、角色扮演、模仿学习等团体活动,引导成员从他人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学习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3.挖掘小组资源,发展支持系统。

小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营造合理的氛围,运用多种方法,让成员敞开心扉,乐于分享,建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对于在小组工作中展现出来的亲社会行为,社会工作者应及时进行鼓励、指导和强化。在这个强化的过程中,成员通过正向的情感体验,相互接纳、支持、合作。

(二)以个案工作为介入的深入手段,进行个案辅导

1.开发案主潜能,树立案主的自信心

从优势视角人手,开发生命的内在力量,是学校社会工作可以着力的地方。一方面在与案主交流的过程中,要让案主认识到,困难是挑战也是机遇,会激发他们的生命动力,很多人在困难面前反而能够鼓足勇气,超越自己,成就一番大事業。同时,及时发掘案主身上的闪光点并进行鼓励,激发案主的主动性,和为他人服务的积极性,发挥“助人自助”的理念。

2.学习具体技术,矫正案主的不良行为

引导学生接受自己的行为,特别是不良行为。只有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才有可能采取积极主动的办法处理不良行为。例如,对于学生社交恐惧问题,建立恐惧的等级层次,深入了解案主的恐惧情绪是由什么样的刺激情境引起的,循序渐进的把不同的恐惧反应逐一消除。社会工作者还可以要求案主开展某些提高交际技能的训练,通过训练帮助案主改变自我,提高沟通交流的能力,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

3.给予情感支持,对案主进行情绪疏导

个案会谈中注意发挥“同理心”的作用十分关键。要关心案主,帮他出主意,教他疏导不良情绪的方法,案主才能慢慢接受社工。工作者可以引导学生,建立合理的思维方式、放松训练、有建设性意义的宣泄方法等,使学生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面对情绪能够分辨,能够化解,能够处理,不使自己被情绪击倒。

(三)以学校社区工作为介入的辅助平台,进行氛围熏陶

1.发掘社区资源,利用隐性财富

社会工作者应主动与案主系统中的同伴、家庭、团体、热心邻居等接触,发掘出案主周围的资源。充分利用学校所在社区的福利资源,可以解决学校人力不足的问题,提升学校的教育功能。对于政府和有关组织在社区里开展一些对学生有益的活动时,也应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比如学校所在社区举办一些人际交往技巧讲座、素质拓展、团体辅导等活动,可以组织或鼓励学生参与。

2.完善社区功能,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社会工作者可以借助学校社区这个辅助平台,丰富社区活动形式。鼓励学校开展社团活动,培育学生团体意识,发杨合群、友爱的精神。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协助学校调查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意见,鼓励学生与有关教师共同参与,使学校的社团活动或团体活动确实发挥应有的功能,使学生可以从这些活动中,满足人际交往与休闲娱乐需要。

3.整合社区资源,搭建互动平台

通过对社区环境的营造,让父母的爱、教师的爱转化为一种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扎根于每个学生的心中,从而成为推动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内部动力。现在,学校大都提倡家校配合,学生家长是学校的宝贵资源,利用得当将会对学生和学校产生较大的回报。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与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有密切联系,加强推行亲子教育有助于协助家长扮演称职的父母角色,使得学生人际交往等问题的解决事半功倍。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测量、问卷和访谈,分析了高职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别对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进行探讨。在充分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针对问题群体,成立大学生朋辈心理小组,论述了如何运用小组工作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笔者结合实际案例和实务资料展示了社会工作方法在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解决中的具体应用过程,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和优势视角出发,总结出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社区工作方法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有效性因素。即在学校小组工作开展时,需注意鉴别不同群体类型,进行分类处置、培养“心理置换”意识,进行换位思考、挖掘小组资源,发展支持系统;在个案工作开展时,要注重开发案主潜能,树立案主的自信心、学习具体技术,矫正案主的不良行为、给予情感支持,对案主进行情绪疏导;在社区工作开展时,要从社区资源、社区功能、社区互动等方面入手,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这些研究成果的取得对于本研究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总之,以小组工作为重点,将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社区工作的社会工作方法综合运用,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进行介入,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解决较为有效,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符合当今高校和社会工作领域发展的趋势,有待于进一步探索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姚利民.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调查研究[J]. 吉林教育科学,2000,(3).

2.陈秀芹. 大学生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调查及对策[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1).

3.唐为民.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及其转换的印象知觉对其影响的研究[J]. 心理科学,2001,(1).

4.陈志英,张峰. 大学生交往困扰与人际归因的关系研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4).

5.周志荣. 社会工作介入大学新生环境适应不良的个案研究. 科技资讯,2012年第1期.

6.吴远.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M]. 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

7.黄希庭,郑涌.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8.付梅.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的关系研究[D]. 安徽师范大学,2005.

9.昊磊,刘建荣. 地方高校人学生人际交往状况的调查研究[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27(5).

10.刘玉华,刘美涓. 大学生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M]. 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