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春 邓淑娟
摘要:经过31年班主任工作的洗礼,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付出了无限的追求和付出、长期的痴情与守望,让我悟出:教育就是师生彼此成全的修行,是师生蓬勃的生命回声。
关键词:班主任、教育、师生
成全,即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彼此之中共生共长,融通合作、和谐共赢。
31年,我被冠以天津市优秀班主任、天津市津门杰出班主任等荣誉称号,我所带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如果一束鲜花表达了对我的赞美,一盒润喉糖表达了体贴与关心,一本学生送给我的“语录”是肯定与赞扬,那一届届的学生留言,就是指引了我教育生命的航向!教学相长,原来是这份模样!由此深刻体悟:班主任的特别,就在于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个体,其神圣是在平凡中穿行,引领心灵的方向,不断地成全学生。
学生是什么?学生作为向学的生命过程,在学校构成了学生之为学生的“场域”,读书则是对于学生功能的说明,学生总是有所学,有所期待,总是活在对某种更高事物的希望、欲求和期待之中。
今天看到校园里有一丛小花,我想教育不就是这丛小花吗?不起眼,也要盛开,盛开得自自然然。泰戈尔说,教育就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这丛小花虽弱小,但浑身焕发出澎湃的生命活力,教育不是如此吗?无论高贵与低贱,只要是生命,都要让它绽放,没有任何理由的绽放。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家”,健康的班级应该是这样的,学生迷恋着美好事物,教师心向着学生,师生共同浸润在自然与人文彼此辉映的教室之中,共同造就蓬勃向上的生命气象。
教育是要让每一颗心灵都得到智慧的滋润,让每一层人生都充满燃烧的激情。
2020年的春节,我做了一个创意活动——孩子给家长发奖状。
你是闹钟妈妈!
你是中国好爸爸!
你是最美爷爷!
你是十佳好父母……
2021年的除夕这天,当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坐在一起吃着团圆饭,看着春晚的时候,渔阳中学1917班的班集群里热闹劲儿不亚于春晚,这里正在召开别具一格的云上颁奖典礼。早在放寒假前,老师和孩子们就共同约定好,在除夕这天,亲手制作一个奖状,作为春节礼物,颁发给父母。奖项根据父母的“个人表现”来个性定制,不仅要起一个有意思的奖状名称,还要写清十项获奖理由。
2021年除夕这天一到,孩子们为父母制作的奖状纷至沓来。嚯,孩子们真是脑洞大开,闹钟妈妈奖、中国好爸爸奖、最美爷爷奖、十佳好父母奖......,在孩子们看来,家长们就是他们心中的超级英雄,通过这一张张奖状表达了自己对父母、对家人浓浓的爱。云上颁奖典礼反响非常好,不少家长欣慰地说:没想到孩子们这么懂事!也感谢学校给了自己和孩子交流感情的机会。我们一直都是在给孩子们发奖品和奖状,如今,却是孩子们为我们家长们发奖状。换个角度来奖励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培养孩子们从小学会感恩,学会尊重,学会欣赏,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节课。其实我创意举办这次云上颁奖活动的初衷就是为了更好的丰富学生们的寒假生活,特别设置了一个让孩子给家长颁发奖状的环节。家长的付出和一举一动,孩子们都看在眼里。通过这样一个活动,也是希望孩子们静下来思考父母或长辈的付出,从而减小亲子代沟,融合亲子关系,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环境。
正如我接受采访时的记者说: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家长,莫过于看到孩子们在努力奔跑的时候,还记得家长的好。同时遇到為了孩子的成长,忘我投入,无私奉献的老师,是孩子们一生的幸运。小小的奖状,成了孩子与父母交流情感的桥梁,值得点赞,马老师在做着一场教育的修行,不仅教育学生,更在儒化家庭。
教育就是师生间、家校间的一场互相成全的修行。进入新时代,班主任更应多些智慧、少些焦虑,做个能相互成全的教师。
一、要懂得调控情绪
看到身边的班主任,觉得她们好辛苦:有一次,被学生气得“吐血”!因为他没抄生词,因为他上课说话;因为他动手打了同学;因为他弄坏了别人的东西;……教室里一番咆哮之后,头昏脑涨地下班,带着满满的垃圾情绪,回家……好烦哦、好辛苦哦。而到了我这个年纪,觉得上述的众相,不过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点小事。人不犯错,谈何成长?所以我奉劝同行,这么小的事,生个啥气?!减少扯着嗓子的怒吼的次数,学会管理情绪在先。一个家庭的稳定,来自妈妈的情绪稳定。一个教室的生态,取决于性格稳定的你!学生的焦虑主要来自于班主任和家庭。因此,成全学生就是要使学生成为他自己,让学生认识,接纳和肯定自我,对于自我生活未来和整个人类充满自信,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幸福负责。
二、“让”字挂心间
太喜欢亲力亲为,并以此为荣,终有一日,蓦然化作春蚕和蜡烛。你觉得,这就是教师岗位的写照?殊不知,这恰已不再是新时代教育岗位定位,要时刻牢记“让”字。让出空间,给孩子们大胆尝试体验,即使量化评比扣分,算个啥!对于成长,那也根本无所谓。让出“权力”,呼唤科任老师,改变平行线穿越于同一间教室的状态!亲,慢点走,让我们共同经营!科任老师需要调课,咱可以让“外交天使”去协调,省心,还锻炼了孩子的能力。科任老师课上得不开心,让,让学生去哄,融合了师生情。共同关注每一个孩子,多种形式参与进来,用博爱来改善孩子赖以生存的教室,把亲力亲为的时间用来穿针引线,整合借力,不喊口号,全靠智慧,带好团队!人们都用春蚕和蜡烛,来形容教师。我却有着一个宁静的小小的心愿——要当学生心灵的一束光,照亮学生,成全彼此;当教室这个空间的领队,携手孩子,共同经历,彼此滋养。
三、心态阳光是根本
既然选择了当班主任,就要心态阳光。抱怨只会使自己心情不舒畅,不舒畅的心情直接拉低自己的生活、工作的幸福指数。班主任工作实际上是一件幸福工程,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充满生命期待的个体,他们朝气蓬勃、欣欣向荣,且班主任工作是一种师生互相成全的工程,班主任的价值正是通过面对繁杂的事物提升生命价值的。因此我们当班主任的应该善待每一个学生。班主任工作是个永远年轻的话题。不管你是初出茅庐,还是道行深厚,自我成长都是关键。如果以“担子太重,就没有多花时间学习”作为借口,就会故步自封,止步不前。所以要把“忙死”“累死”这样借口扔掉,把时间和精力,用到学习研究上,抽空多读书、勤写作、善积累。而是从心态上去调整,则要平息急功近利的好胜心,着眼于孩子们的长远发展,看淡名誉奖励,坦然接纳现实,真正体验到了为人师者的成功与幸福,教学相长彼此成全,这可能就是师生最美的境界吧。
四、学生助力是保证,班级制度是刚需。
班级是孩子们的天地,高质量地管理班级,如果没有孩子们的参与,单靠班主任“单打独斗”班级就失去了生机和活力。所以班主任一定要有“用人”意识,学生能办到的,就放手让学生干;学生做不了的,指导学生做。只有放手,学生才能成长,才能慢慢“入道”,才能从根本上助力你高质量地管理班级。在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时,一定要和学生平等协商,最后以投票表决的方式通过,获得绝大多数同学的认可。同学们对自己制定的班规更有认同感,更乐于遵守。如量化评估制度,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从纪律、卫生、学习等各方面进行量化评估,具体条款都是跟学生商量着来。班级制度的刚需,使同学们认真遵守,有章可循。
教育即是成全,成全学生本身,成全教师自己。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教师必须要转换角色,由传授者变成学习的促进者,做学生成长的推手,与学生一同学习,而不以自己固有的,狭隘的经验去牵制学生的思维,教师只有在课堂上体验到教学相长的乐趣,才能真正体验到职业幸福感。
31年,欢乐与忧虑同在,感恩与感动同行!我在教育路上边教边学、且行且思,总以为在引领学生成长,现在才明白:学生也在磨砺我的德与行,延展我的思与识,追求生命的高度、宽度,追寻快乐的源泉,成为修行的同频伙伴,相互成全,获得蓬勃的生命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