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念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的思考

2021-09-10 15:28李娜
学习与科普 2021年15期
关键词:大概念深度阅读小学语文

李娜

摘要:深度阅读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同时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有着一定影响。就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深度阅读可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但也是一项比较复杂的阅读活动。小学语文是一门较为基础的语言学科,主要开展目的就是为了能锻炼学生使用汉语知识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大概念;小学语文;深度阅读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相对较多。其中深度阅读教学在这些内容中占据了较为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对优化语文课堂质量有着明显作用,当教师在进行深度阅读教学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再根据这些情况调整深度阅读的教学内容,这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素养。因此,教师应主动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深度阅读,为阅读添上一抹“阳光”。

一、目前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评价机制不完善

教师过于重视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学习行为。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方法,舍本求末的教学方法很难推动学生成长。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教师应该将自己的眼光更多的投放在学生身上,及时了解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是否可以创建愉悦的课堂氛围,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不可以推动学生实现真正的发展[1]。

2.目标拟定不具带动性

首先,不能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将学生的发展作为阅读教学的目的,对教学目标加以明确,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主要任务,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但实际上大多数语文教师都没有明确阅读教学方向,导致学生不能产生兴趣,同时缺少学习动力。

其次,没有关注学生学习起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会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教学起点,并使用一些教学辅助工具展开教学。但在深度阅读教学过程中,很少会有语文教师关注教学起点,没有即使观察课堂,进而降低了教学的实质性。

3.教学过程过于枯燥

首先,教师不能灵活使用语文教材。很多教师都会受到教材的阻碍,不能对文章深入分析,只将内容按部就班的讲授给学生,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整堂越来越枯燥。对此,教师应该积极挖掘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并合理使用教材,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教学方式学习语文。

其次,课堂提问不够合理。大多数教师不能合理掌握课堂提问环节,导致问题过于简或者过于难,问题之間也缺少一些连贯性,更没有落实好学生的阅读引导,导致学生不能整体性理解文本内容。

二、大概念视野下促进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的策略

1.对教学设计进行统筹要兼顾

首先,整体性。只有当阅读教学的系统更加合理,它们之间的作用就会愈发协调,所以教师应该主动将优化课堂质量为教学目标,并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审美等各个方面进行结合,再根据整体——部分——整体的方式构建教学思路,同时将阅读方式和相关知识进行融合,并构建成循序渐进的形式[2]。

其次,反馈性。只有得到真实的反馈才能及时调整教学模式。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深度阅读时应该具有一定的反思性,教师应该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设计,并在讲解的过程中及时观察学生的动向,以此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实际拟定的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进而强化教学的针对性。比如,在学习《童年的水墨画》这一课时,教师不能只一味的借助多媒体教学开展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新颖,但仍存有一定的“缺陷”,对此,为了完善课堂教学,教师应该让学生先说一说自己的童年更向往什么样的生活,再根据文章内容阐述自己的想法,以动静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想学、乐学以及会学,并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而教师主要充当的就是一个引导者角色,所以在进行深度阅读教学时,应全面突出学生的实际地位。

首先,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和兴趣为主,同时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其次,在进行深度阅读教学时要进行分层授课,以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到东西。最后,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建立在学生阅读基础之上,进而形成多元化阅读教学。比如,在学习《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时,因为时代背景上的差异,学生很难与作者产生共鸣,所以教师应该搜集大量资料以丰富人物形象,再利用“移情性”的方式缩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又如,在学习说明文《赵州桥》时,因为文体的缘故,学生会感到枯燥,此时教师就要放缓授课节奏,再利用其它桥进行对比,以丰富学生的视野,强化文章内涵。

3.突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

在大概念视野下如何突出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将三维目标与深度阅读的三个层次结合,通过教学过程凸显出文章表征、思维以及情感,再逐渐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从这三个角度对文章进行感悟。其次,要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主,落实因材施教[3]。由于小学是语文阅读的起点,教师在实际问题时应该将问题侧重点放置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之上,将朗读转化为默读、精读,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掌握文章内容,并主动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慢慢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再次,教师要根据文章的题材,来寻找切入点。最后,通过延伸深度教学,教师可以利用现实中比较夸张的文章为学生编制较为奇特的场景,如《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师要通过听说读写等不同方向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进而理解文章内涵。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大概念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合理引导学生进行语文深度阅读。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文章情感,主动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并创设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方式,挑选合适的教学方法,这些都能体现出语文教学的预设性。

参考文献:

[1]翟伟华.深度阅读视野下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构建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1):247.

[2]魏晓英.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13):43-44.

[3]张星华.小学语文阅读中如何引导学生深度阅读[J].才智,2020(8):214.

猜你喜欢
大概念深度阅读小学语文
基于大概念的中高年级现代诗歌教学策略的研究
以大概念的理念引领高中物理教学
戴着镣铐起舞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多元化引导促学生深度阅读的研究
高中语文教学中深度阅读的探索与实践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深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