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君霞
中秋佳节过后,小朋友们在家长的护送下按时返园了。在午间接待时间,我检查了孩子们的指甲,发现乐乐小朋友的指甲很长,我走到乐乐面前说:“乐乐,你的指甲又长了,里面藏了很多细菌,这样不卫生,老师帮你剪剪指甲好吗?”乐乐小朋友伸出自己胖嘟嘟的小手仔细地瞧了瞧,朝着我嘟嘟嘴,使劲点点头。我正给他剪指甲时,他突然瞪大眼睛,吃惊地对我说:“老师,你的两个大拇指是黑色的,其他的指甲怎么是红色的,而且还好长好长呀,里面也藏了很多细菌,这样也不卫生呀,我也帮你剪剪指甲。”我看了看自己的手,只见一个个又黑又红又长的指甲粘在我的指尖上。
望着孩子那童真的眼神,我满脸通红地说:“乐乐,你说得对,老师不能染指甲,而且也不能留这么长的指甲,应该把它剪掉才对。”乐乐高兴地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伸出了大拇指告诉我:“老师,您是个好宝宝,我也应该剪掉指甲,向刘老师学习。”于是,我趁着这个机会,立即剪掉了自己的指甲,想要给乐乐做一个好榜样。
在一次美术课后,我发现几个小朋友躲在教室后面,头对着头,神色慌张地挤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我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丽丽小朋友拿着土黄色的彩笔,正在往欢欢小朋友的头发上涂。
我很生气,但是我必须先弄清楚孩子们出现这种行为的原因,并针对不同的原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于是,我走过去严肃地问孩子们:“小朋友们,你们在干什么?为什么要涂欢欢的头发?”丽丽吓得彩笔掉在地上说:“我给欢欢头发上涂黄颜色,她想和你头发上的颜色一样。”我先拉开胡闹的她们,她们吓得低着头,不敢正眼看我,也不敢出声。我愣了半天,用手摸摸自己的头发——自己的说教是多么空洞与苍白。顿时,我的脸一下子红了,捡起掉在地上的彩笔,对她们说:“老师觉得,黑头发是最好看的。”回家后,我便把头发染回黑色,并深刻地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重要性。
从这两件事情中,我得到了几点启示:
一、高尚的人格魅力,身教要重于言教
教育是热情的感染,是行动的传递,身教永远胜于言教。 幼儿教师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教师自己能做好的事情,再要求孩子去做。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师,一方面要意识到:在启蒙教育阶段,模仿是幼儿的天性,也是他们的本能,这个阶段的孩子可塑性是非常强的。另一方面要意识到:这个阶段的孩子对幼儿老師是很信任的,他们会有意无意地细致观察教师的言行举止;他们的反应也十分敏感,老师的语气、神态、动作,他们都爱模仿。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注重身教,自身必须做好示范,才能更好地教育好孩子。
二、孩子们的正确意见要乐于接受
教师虽然是教育者,但是必须接受孩子们的正确意见,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不是空洞的说教,才能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这也正是为什么知错能改是一个教育者应有的风范,它能带来很好的教育意义。为了有效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与地位,就得积极主动、勇敢地承认错误,并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要使得幼儿的是非观能得到强化,我们教师就必须先做到知错就改。把老师质朴、知错能改的形象展现在他们面前,让幼儿从老师的表现中潜移默化地得到教育。
三、教师的仪容仪表要得体大方
在提高教师教育水平的过程中,其仪容仪表是十分重要的,需要每位教师严肃对待。注重仪容仪表的规范性是每一位合格幼儿教师的必备要素,良好的外在形象是必不可少的,老师的谈吐、表情、发型、穿戴都会成为幼儿的焦点。学生出于天性,会好奇地对教师进行观察,并自觉不自觉地模仿教师的言行。作为教师必须在为人师表的前提下,打扮朴实、大方,注意自己的服装搭配,不穿奇装异服,言行应该谦和谨慎,真诚热情地为人,落落大方,和蔼可亲,给幼儿树立良好的形象。
四、良好的教育离不开反思
在教育过程当中,教师的反思是极其重要的,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没有教育反思就谈不上是好的教育。为了能让教育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让教育行为有效地指导教学,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进行反思。良好的教育离不开反思,教育的获得是一种鼓励,能在一定程度上指引教师前进。只有从教育反思中吸取教训,才能在教育路上迅速地成长。能善于反思并及时发现问题的老师,会将自己的教学方法改进,能把教学中的得失总结到位、完善到位。
幼儿教育至关重要。幼儿是祖国含苞欲放的花朵,他们将担负起民族的重任,而其身心健康与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息息相关。幼儿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规范,起到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教育是一份耕耘、一份事业,教师要教育好幼儿,就得先去懂得走近孩子、关注孩子、接纳孩子、欣赏孩子、爱护孩子。我坚信教育事业在于奉献,幼儿园教师更要起到奉献的作用,不仅要做到热爱幼儿、尊重幼儿、了解幼儿,更重要的是要做到身教重于言教,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熏陶孩子、鼓励孩子、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