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灵的
摘 要:善于与人合作是幼儿未来发展、适应社会非常重要的技能和素质,也是幼儿作为社会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因此,根据当前课程游戏化建设的教育背景,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十分重要。详细论述在幼儿园开展合作游戏的具体措施,促进幼儿心理发育,使他们身心得到锻炼。从教师进行合作游戏所存在的问题着手,并且找到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使教师完成其教学目标,帮助幼儿在未来道路上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合作游戏;问题;策略
在家庭中,儿女是父母最重要的成员,而且大部分幼儿都是独生子女,所以通常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缺少合作精神。所以在幼儿园教学中,幼儿教师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价值,将合作精神作为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的重要培养内容,使幼儿从小具备良好的个人品德,对于小朋友们的学习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幼儿园组织合作游戏活动中的常见问题
1.幼儿合作游戏的难题
现在大多数幼儿的想法都很“霸道”,都想别人听自己的话,不谦虚,所以教师应加强幼儿之间的关系处理,在日常教学中除了有组织、有纪律地开展游戏活动外,还需要在游戏过程中增加幼儿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但是由于每位学生的性格存在着差异,一些内向、腼腆的小朋友并没有参与感,无法与其他喜爱的朋友进行交流,导致自己不合群。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家长对自己家儿女过于保护,使幼儿过于依赖家庭以及父母,拒绝与别人合作,并且没有合作的态度,缺少社会交流的经验,需要教师在根本上消除幼儿拒绝合作的顾虑[1]。
2.幼儿思想不统一
为了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顺利开展合作教学内容,教师应当保证教学内容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根据幼儿的性格特点进行不同的分组,从而保证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现阶段的幼儿年龄小,所以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应当以游戏为主开展教学,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从玩中学,学中玩,从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促进良好思想品质的形成,在这过程中,使幼儿学会发现美好的事物,从而促进幼儿日后的身心发展。比如,一名幼儿对乌龟有抵触的心理,觉得乌龟很脏,拉的便便很臭;另一名学生觉得乌龟很可爱,四只爪子在不停地动,造成幼儿之间的想法存在差异,难以实现共识,缺乏合作讨论。
二、幼儿园开展合作游戏活动的具体措施
1.增加幼儿之间的合作沟通
幼儿不同的价值观也会影响其他幼儿在观察的过程中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教师在教学中作为引导者并不只是对幼儿传授知识,还应当培养幼儿良好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使幼儿学会取长补短,学习其他小朋友们身上的优点,并且学会站在其他角度看待问题,使幼儿得到综合发展。在参与合作游戏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多个小朋友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对事物都有不同的见解,这并不是一件坏事情。皮亚杰曾经说过:“也许是通过爭吵,儿童才开始感到需要让自己为别人所理解。”只有通过表达幼儿才能了解他人的观点,而他人才能明白自己的意图,并可以试图说服对方[2]。由此可见,发生争执很正常,关键是看小朋友们处理争执的方法。如果幼儿之间能够相互沟通,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后也尊重他人想法的前提下,就能统一意见并一起找到取得胜利的方法。
2.用多种方式激发幼儿合作兴趣
因为现阶段幼儿的年纪比较小,同时身心的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由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对教师产生依赖的心理。由此一来,幼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如:用照相机拍摄孩子搭积木的作品,或者画下孩子的作品,写上孩子的姓名,贴到积木区的墙上,供孩子们观看及互相合作学习。这样一来,孩子们为了让老师拍下自己的作品,他们就会注意搭新的花样,也会愿意与搭得好的幼儿合作搭建。用照片、图谱记录使孩子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建构活动的兴趣,同时也使幼儿有了保存、珍视和欣赏自己和他人作品的意识,激发了孩子之间的合作精神。还有部分学生不喜欢参与团队合作,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激发出幼儿的合作精神,达到教师创设游戏的初衷[3]。
三、结语
根据上述文章可得,主要根据当前幼儿的心理状态,利用合理的教学手段,使幼儿园能够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在组织合作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掌握每位幼儿的心理状态,充分尊重幼儿的好奇心理以及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合作游戏中如何正确地培养激发幼儿的合作精神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利用合作游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并且锻炼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使幼儿今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严幸佳.浅谈游戏化课程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家长,2021(9):78-79.
[2]何熙蔓.幼儿园合作游戏开展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家教世界,2020(36):38.
[3]沈亚英.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自主游戏中合作能力的培养[J].文理导航(下旬),2020(10):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