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素婷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依托“中国大学MOOC”平台某高职院校广泛开展线上教学活动。文章结合线上教学数据和线下调研,深入分析线上教学信息资源、学习方法和教学效果,并针对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对提升常态化疫情防控时期的线上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新冠疫情防控;线上教学;MOOC平台;高职院校
0 引 言
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对高校的正常开学和课堂教学造成的影响,2020年2月4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高校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保证疫情防控期间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1]。同年2月底、3月初大部分高职院校发布开展线上教学的通知,部署全面开展线上教学工作[2]。
结合某高职院校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一学期的线上教学情况和线下问卷调查,深入分析线上教学的课程资源、学习行為和教学效果基本情况,挖掘分析线上教学存在的薄弱环节,据此提出改进策略和优化方法。
1 疫情防控期间的线上教学
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某高职院校全面部署开展线上教学,线上教学是高职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是线下教学的网络延伸,是日常教学的网络复刻[3]。因此,在线上教学实施过程中,要确保教学目标不变、教学要求不降、教学质量不减,始终围绕教学质量开展线上教学工作。
线上教学对比线上学习从教学环境、教学资源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主要突显在以下4个方面[4-6]:一是教学环境从现实教室转移到网络空间,教学空间发生了巨大变化;二是教学资源从单一资源转变多样信息资源,依托网络环境实现多种信息资源的针对性推送;三是教学互动从面对面交流转化为远程互动,互动手段方式更加丰富;四是教学平台是各类教学资源的综合展示应用,是线上教学的主要环境和手段。
围绕教学质量为中心,构建高职院校线上教学模型如图1所示。
“中国大学MOOC”是国内优质的中文MOOC学习平台,是集教学平台、网络环境、信息资源和互动手段为一体的综合性线上教学平台,也是高职院校开展线上教学的主要平台[7]。
本文以线上教学质量提升为目标,立足“中国大学MOOC”平台,以线上教学实施和线上调查问卷的相关数据为支撑,展开深入具体分析,为后续线上教学的计划、管理、保障政策制定与对策实施提供参考,从而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2 线上教学情况分析
根据某高职院校线上教学概况,分析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线上教学基本情况,进而具体分析线上教学的课程资源、学习行为和教学效果情况。
2.1 课程资源情况
“中国大学MOOC”平台提供短视频、PDF课件或资料、课堂讨论、作业、测验、富文本、考试等多种形式教学资源,其中测验是配合MOOC视频或自制视频中进行的测试,一般为客观题,作业是课程一个学习单元完成后进行的作业,可以为主观题也可以是多类型客观题,考试是课程阶段完成后组织的限制时间综合测试。
根据统计,该高职院校老师发布课程资源6类,合计16 501个,其中视频8 696个,占52.70%,PDF课件资源 4 021个,占24.37%,课堂讨论1 833个,占11.11%,其余各类资源占比均不到10%。
2.2 网络学习行为
通过学生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学习行为,分析线上学习情况,具体从课程资源使用和每天时间投入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学期以来,针对老师发布的6类信息资源,学生共在线学习93万余人次,其中视频类学习70万多人次,占76.61%,PDF资源学习19.77万人次,富文本1.83万人次,其余均不到2%。
可以看出,学生学习资源情况与老师发布情况密切相关,但是对于静态资源(如视频、PDF等)学习热情比动态资源(如课堂讨论、测验等)要高,说明学生运用线上资源参与学习互动还需增强,老师应当更多注重线上互动的引导。
学生在该高职院校“中国大学MOOC”学校云上的登录使用人次,由于前期开设课程偏少,后期部分课程陆续结课,因此,选取3月底到4月底一个月的时间进行分析。
根据每天学生登录“中国大学MOOC”学校云开展线上学习的人次,发现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规律性。如3月29日到4月24日共4周线上学习,在线人数最多的为4月5日1 244人次(清明节假日),4月10日931人次(周五),4月17日916人次(周五),4月24日827人次(周五),可以明显发现在一周内从周六到第二周周五的每日学习人数呈逐步递升态势,说明学生学习具有明显的突击学习行为。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学生学习缺乏全面统筹和监管,二是各门课程老师缺乏统一安排,大部分课程将测试安排在周末进行,导致周五大量突击学习。
2.3 学习效果评估
根据线上教学开展情况,对开设课程中依托“中国大学MOOC”平台组织测试、考试的课程中选取50门课程进行分析,课程平均通过率为70.34%,其中最低为13.1%,最高为100%,重点分析组织测试次数和试题数目与课程通过率之间的关系。
由此可以发现,低于40%通过率的课程的测验次数均低于10次,试题数目少于100,而测验次数高于15次,试题数目高于500的通过率均超过80%。因此,在少量测试的课程中,由于重视程度和偶然因素影响,课程通过率在10%~100%随机分布,随着测验和试题数目增多,课程通过率逐步提升,并稳定在80%以上。
3 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根据该高职院校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上教学开展情况,具体从信息资源、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3个方面分析教与学情况,总体来说,线上教学能够充分利用各类信息资源,充分利用信息手段,发挥平台优势作用,借助线上教学优势,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但是,具体实施过程,深入分析存在的以下问题:(1)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2)学习任务安排不科学;(3)形成性考核不普及。
因此,对于各级教学管理者、参与方,为了更好地发挥线上教学优势,提升线上教学效果,應当做到:(1)加强教学引导,综合利用各类教育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各类教育资源作用;(2)做好教学计划,教务部门应当对各线上教学课程做好统筹安排,辅导员和家长应当做好日常教学监督,确保教学内容均衡;(3)注重过程考核,线上教学缺乏线下面对面教学环境,教学效果难以估摸,线上教学质量评估主要依托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的考核,因此加强各类测验和考核频次,为后续学生个人成绩总评和教学质量评估提供充足依据。
4 结语
依托“中国大学MOOC”平台在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开设SPOC课程,在分析线上教学模型基础上,分析多方教学管理和参与者对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结合平台线上学习数据和线下调查问卷,从信息资源、学习行为和教学效果 3个方面详细分析了线上教学情况,理清存在的资源利用不充分、任务安排不科学、过程考核不普及的突出问题,并从教学管理角度提出综合利用资源、统筹教学安排、加强过程考核的科学建议,为常态化疫情防控时期的线上教学实施提供参考,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施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2020-02-04)[2021-03-25].http://www.moe.gov.cn/ srcsite/A08/s7056/202002/20200205_418138.html.
[2]张静.“防疫”背景下高职院校在线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常态化发展建议[J].职教通讯,2020(11):92-100.
[3]史伟婷,姚瑞 .职业院校线上教育教学研究调查[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22):132-133,142.
[4]祝智庭,彭红超.全媒体学习生态:应对大规模疫情时期上学难题的实用解方[J].中国电化教育,2020(3):1-6.
[5]焦建利,周晓清,陈泽璇.疫情防控背景下”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0(3):106-113.
[6]胡小平,谢作栩.疫情下高校在线教学的优势与挑战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0(4):18-22,58.
[7]袁松鹤,刘选.中国大学MOOC实践现状及共有问题—来自中国大学MOOC实践报告[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4):3-12,22.
[8]张浩军.论基于形成性评价的高校课程考核方法改革[J].大学教育,2018(7):180-182,192.
(编辑 王雪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