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欣琳
“好好的保育儿童”,这是一直镌刻在西安市第一保育院行政楼正前方的七个大字。
“好好的保育儿童”,83年前的1938年,当毛泽东主席欣然提笔,为西安市第一保育院的前身——战时儿童保育会陕甘宁边区分会战时儿童保育院写下这七个字时,“好好的保育儿童”这一办园宗旨,便与保育院的红色基因一起传承至今。
“好好的保育儿童”,83年来,这所诞生于炮火之中、转移在马背摇篮、保育在战火硝烟中的保育院,一路筚路蓝缕,跋涉千里,穿越硝烟炮火,历经峥嵘岁月,并最终从延安走到西安,一直践行着带着显著红色基因的“保”和“育”两个字。
峥嵘岁月
两本书册支撑中国幼教史上的“千里长征”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一声枪响,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开始,成千上万中华儿女奔赴前线。“拯救来自各个战区的儿童”随之成为后方的重要工作。1938年春,宋庆龄等人在武汉成立战时儿童保育会,并呼吁全国各地成立分会。同年10月2日,在中国共产党党中央的支持下,战时儿童保育会陕甘宁边区分会战时儿童保育院在延安成立。从此,“保”和“育”两个字,便铭刻在每一个教师的心里,务必做好非常时期的“保”和“育”,也成为每位教师的任务。
躲过日寇的频频空袭,扛过“自己动手 风衣足食”反封锁战斗的艰难岁月,保育院却在生活刚刚好转、条件不断改善的时候,迎来了最大的危机考验。
1946年,随着蒋介石发动内战,胡宗南50万大军进攻延安,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对保育院进行战时转移。220名孩子的生命安全,便落在了时任院长杨芝芳和她的数十名老师肩上。
一个茶缸、一条毛巾、一块肥皂、三个鸡蛋,是每名幼儿的路上所有物资;
数十名老师、几十匹骡马、若干个竹筐,是保育院大转移配备的所有人力物力。
转移伊始,大一点的身体好的孩子,由老师牵着手走;年龄小身体弱走不动的,就坐在骡马背上的竹筐里。日夜辗转,又穿梭在战火硝烟下黄土高原的沟沟壑壑,困难超乎想象。到后来,走不动的孩子越来越多,损失的骡马也越来越多,老师们除了背干粮行李,更要轮换着背走不动的孩子。
敌机的扫射轰炸常常突如其来,紧急情况下,老师都是双手撑在地上,把孩子们紧紧地裹在自己的身体下,就像护着小鸡的老母鸡。
由于不断受到袭击,有一段时间,转移路上的保育院和边区政府失去了联系,接下来的路怎么走?哪里有敌人,哪里又相对安全?孩子们接下来的吃住问题怎么办?都没有人给出答案。这时候,老师们即便信念坚定,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护好孩子,却也难免迷茫紧张。
院长杨芝芳也感到了一丝恐慌,她不怕牺牲,不怕流血,更不怕吃苦,她唯一担心的是孩子们的安全。党把这些革命幼苗交到自己手里,自己就绝不能让他们有任何闪失。这时候,她就是所有老师的主心骨,是所有孩子的定心丸。她下意识地要让自己镇静下来,做出安排。
当不经意间触摸到胸口口袋里装着的两本书时,她一下子镇静下来。两本书其实是两本册子,一本是《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一本是《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是她转移路上最宝贵的财富。一摸到这两本书,她就感觉到了党给予的神圣力量,感觉到党一直和她在一起,心里马上就踏实了。
冷静下来的杨芝芳,交代其他老師带着孩子们在安全地带暂时躲避,由她带领一名同志设法和地方政府取得联系。为此,她夜入危机四伏的绥德城;为此,在黑夜里她不慎摔下两丈多高的土崖,最终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和地方政府取得联系,并带着孩子们安全渡过黄河。
自1946年11月从延安出发,经子长到绥德,再东渡黄河到山西离石,直到1948年4月21日延安光复后返回。这次中国幼教史上的“千里长征”,总共历时近700天,行程500多公里,以没有一名孩子伤亡的“战绩”,宣告安全大转移的胜利。
近700天,每一天都在谱写忠诚;1000里的征程,每一里都在见证忠诚。这是保育院的老师们,用生命和大爱践行着对党和人民交付的教育事业的忠诚。
艰难时期
一位“模范保父”树立起战时保育工作的样板
解放前,即便困难重重,保育院也始终将孩子们的健康放在首位。从1941年到1949年,保育院先后扛过了流感、麻疹、百日咳、脑膜炎等9次大的传染病。尤其是1945年春季的麻疹,共有86名幼儿感染患病。保育院第一时间提出“一切为了孩子”,除了布置隔离区、实行疫情防控管制外,老师和工作人员还自愿组成献血队为重症幼儿输血急救,同时,密切关注患儿膳食营养。在当时专业医护人员紧缺、很多药品缺失的情况下,实现了86名幼儿全部康复的奇迹。
一名叫赵凤钦的战士,就是在这个时候作为支援人员加入保育院的。谁也没有想到,这位五大三粗的汉子,竟成了战时保育工作的模范。
他刚到保育院时,时任院长凌莎看着这个扛枪打仗的好手心里直犯嘀咕,直言不讳地问他有没有耐心做好保教工作。赵凤钦斩钉截铁地回答:“报告院长,这事情我可以做好!”他的坚定让凌莎放下了心,并当即交给他一项艰巨的任务——护理父母都正在前方战斗的重症幼儿小平。
赵凤钦谨记着保育院交代给自己的任务,不管白天还是晚上,他都会隔一会就摸一摸孩子的身体,看看体温变化。孩子每次大便,他都要仔细看粪便里有多少血、多少脓,详细记录后交给医生以便参考施治。幼儿的病情一天天好转,就在赵凤钦越来越感到欣慰踏实时,小平却突然急性发作,又是瞪眼又是口吐白沫。赵凤钦飞奔去找医生,医生施救时他在旁边急得直抹眼泪。最终,在他的精心护理和医生的多方治疗下,小平完全康复了。看着瘦了一圈、眼眶塌陷的赵凤钦,院长和医生都说让他好好休息几天,但赵凤钦却说:“我不累,还有其他没有康复的孩子等着我去照顾呢!”
有了照顾小平的经验,赵凤钦把其他孩子们照顾得更加周到,按时喂病儿吃饭喝水吃药,为拉肚子的病儿用消毒棉擦屁股减轻他们的疼痛,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得周到细致。所有人都说,赵凤钦对孩子们的照顾比亲妈还好。“模范保父”的称号,也在保育院里越传越开,越传越响。
在赵凤钦朴素的思考里,“模范保父”对他而言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他和所有的老师心中所想的其实只有两个字——保、育!
保护好每一个孩子,哺育好每一个孩子。
红色传承
“四大育人体系”构建新时代的“摇篮文化”
1949年新中国成立,保育院也从延安“走”到西安,正式更名为西安市第一保育院。从延安走来的西安市第一保育院,带着革命老区的红色底蕴,在不断传承红色基因的过程中,又不断凝结着新时代的保育理念,形成了在古城西安乃至全国范围独树一帜的、带有深厚红色底蕴的“摇篮文化”,以及与此紧密关联的四大育人体系。
第一个体系,是以“延安研学之旅”为主导的实践育人。
西安市第一保育院的根在延安,她的红色基因诞生于延安。每年,让大班幼儿、家长和老师走进革命圣地延安,通过寻根一保旧址、观看舞剧演出、欣赏民俗表演等一系列活动,见证岁月留痕,传承延安精神。一次次延安之旅,在一届届一个个孩子的心里播撒下热爱祖国、热爱家园的种子,也让他们为自己所传承的红色基因深感自豪。
第二个体系,是以“主题升旗仪式”为主导的活动育人。
西安市第一保育院每周的升旗活动,都有着鲜明的主题内涵。围绕爱国、互助、团结、诚实、勇敢等内容进行品德教育,“小小红星共成长”“童年梦·中国梦”等主题升旗活动,不断向孩子们传播积极奋进、爱国向上的价值观。
第三个体系,是以“环境浸润”为主导的文化育人。
延安风格鲜明的园所布局构成了清晰的红色大环境:院门延续着延安窑洞拱门的风格;院内布置了红色底蕴浓厚的战壕、水车、木屋;主楼门楣上醒目展示着毛主席的题词“好好的保育儿童”;教学楼墙壁上悬挂着战时儿童保育院的珍贵老照片……这些红色基因与现代化的楼宇设施交相辉映,让每一个进入西安市第一保育院的人,第一时间便能感受到红色文化。每一位置身其中的孩子、家长和教职工,更是随时随处就能感受到延安精神就在身边。
以“弘揚延安精神 好好保育儿童”的理念全新设计的校园文化标识,以“马”的形状为基础,代表“马背摇篮”的光荣历史。
第四个体系,是以“摇篮课程建设”为主导的课程育人。
在强调素质教育、资源又丰富多元的今天,西安市第一保育院在强调基于儿童特点生成课程的同时,通过不断强化基础课程提升,均衡儿童各领域的发展。园本化特色课程内容中,30%从历史文化中来,30%从教育者切身实践中来,30%从优质资源中来,10%从生活中来,形成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
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建立的第一所幼儿园,保育院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等,在当时都走在了时代的前列,首创的“保教合一制”,强调教育与保育的有机融合,即便在今天,也是毫不过时的学前教育理念。
在新时代的课程建设中,西安市第一保育院在传承当年保育院先进理念的同时,基于课程目标与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围绕自然、人文、科技等话题重新设定了8个课程主题。此外,将2个月的课程自主选择权交给班级的孩子和老师,形成“生成课程”,在自由探索的过程中发展兴趣,全面成长。
83年的峥嵘岁月,一批批革命幼苗在“红色摇篮”里茁壮成长;83年的砥砺前行,一抹抹红色印记历久弥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从革命老区“走来”、红色基因显著的西安市第一保育院以及其中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以坚定的初心信念、不断的探索创新,承担起铭刻于心的时代使命。
一切为了孩子,矢志不渝!
好好地保育儿童,绝无辜负!
作者单位:西安市第一保育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