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苏
【摘 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研学实践教育的实施面临挑战,需要在研学课程建设、财政拨款、安全风险防范与监督管理等方面出台更详细的政策法规;尽快制定后疫情时代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指导意见,明确研学旅行课程开展的规范要求、保障措施等;创新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方式。
【关键词】研学实践;综合实践教育;后疫情时代
后疫情时代研学旅行面临的问题
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调研结果显示,2017年研学旅行全国中小学参与率平均为38%,2018年已达到50%,大部分学校在条件能力允许的情况下都开展了研学旅行。
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中小学复课复学一波三折,校外活动更是全面停滞。当前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学校常规教学虽然得到恢复,但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校外实践活动开展仍然面临挑战。疫情对研学旅行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防控严格,规模受限
疫情防控中产生的谨慎“聚集”思维使研学旅行在是否开展、开展时间、开展规模等问题上受到限制。出于安全考虑,学校、学生、家长对开展研学活动积极性不高,对基地、场馆的安全性也不信任。疫情前中小学研学旅行的目的地总体以国内为主,具体表现为小学生省内游、中学生国内游。后疫情时代,学校组织研学旅行仍然需要一段心理缓冲和观望时间,即使部分学校开展相关研学活动,也限制在市区及周边小范围的一日游,研学实践类课程真正重启尚需时日。
2.课时压缩,时间受限
中小学校开展研学旅行的时间主要在常规教学时间,其次为学校寒暑假期间。受新冠肺炎疫情波及,学校延迟开学耽误了常规教学进度,恢复线下教学后,多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学校利用周末和寒暑假为学生补课。为保证学校常规教学的开展,包括研学旅行在内的实践教育活动在时间上受到一定的影响。
3.网络研学,效果受限
研学旅行课程是以学生学习体验为主的学习方式,通过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多维互动,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此类实践性的课程特别在学生的品行意志、素质与能力培养方面对传统课堂的育人模式进行了有效补充,同时兼顾了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个人发展。在疫情期间,网络成为中小学生学习的新阵地,国内有关研学基地、博物馆也陆续利用已有的数字资源推出一批精彩的线上展览,例如故宫和腾讯推出的玩转故宫小程序等。然而纯粹的在线教学无法取代真实场景中的体验和探究,技术手段能为研学旅行提供支持,却不能完全发挥实践教育的作用。研学旅行带给学生“增强独立性”“培养团队精神”“改善人际关系”与“磨炼意志品质”等方面的教育作用,如果仅仅通过网络实施,研学课程效果将大打折扣。
后疫情时代研学实践教育的机制建设
经历了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原有研学旅行的体制机制、课程体系和线路设计难以满足学校、家长以及学生的需求。后疫情时期需要对研学旅行的制度体系作出调整,比如控制出行总量、保障出行安全;统筹规划、部门协调、分级监管;建立安全防控保障体系;提供适应性的研学旅行课程等等,在防控疫情的特殊条件下有效推进实践教育。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为了深入了解研学旅行课程在北京市中小学的实施情況,2019年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针对全市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学生、学校教师、家长三类群体开展了问卷调查,问卷采用“问卷星”的方式,共回收有效问卷41808 份,其中学生问卷18475 份、学校问卷1608 份、家长问卷21725 份。调查显示,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的主要障碍首先为“没有明确的政策或制度保障”。学校希望得到的第一位支持为“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其次为“所在市、区有关部门的文件、政策支持”。
研学旅行的顺利开展需要各级政府给予政策支持与引导,特别是在研学课程建设、财政拨款、安全风险防范与监督管理等方面,亟须国家以及地方相关部门尽快出台更为详细的政策法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18个省市(如山东、浙江、上海等)发布了研学旅行的相关政策意见。
2.明确专门管理与咨询机构
明确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在教育行政部门内部管理的职能处室。组建由政府相关部门人员、学者、专家、研学旅行机构人员组成的研学旅行建设委员会,开展相关研究,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调查社会各界对研学的期待与需求,并为研学导师提供培训与专家技术指导与支持、研学课程支持。
借鉴与推广一些省市形成的富有地方特色的管理模式,如陕西西安模式、湖北宜昌模式、河南郑州模式等。以湖北省为例,该省初步形成了以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命名的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基地为主体,以市(州)县(区)多渠道自建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乡村学校少年宫等为一翼,以教育系统外举办的各种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如科技馆、博物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为另一翼的“一主两翼”格局。在宜昌市,形成了政府(市教育局)统筹+学校+基地(营地)+家长委员会+旅行社的“1+4”运行管理模式。
3.加强相关规范标准建设
2020年10月,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在北京发布《中小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实施规范》《中小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服务机构规范》《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施规范》《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服务规范》等四项研学标准,并启动“中小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机构教育服务认证”和“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教育服务认证”项目。上述文件在境外旅游、基地服务标准、实施规范方面为研学旅行指明了发展方向。
然而目前疫情在境外还没有得到完全控制,国内部分地区也面临防疫的严峻形势,为保证研学活动健康发展,针对疫情防控的特殊情况,相关部门应尽早发布后疫情时代在国内开展研学旅行的各项规范与要求。
4.完善安全责任体系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进行安全教育特别是生命安全教育和公共安全教育的重要契机。研学旅行的安全不仅仅是交通安全、食品安全,还包括防范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安全(传染病)等。为应对突发情况要加强对研学导师的安全培训,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培养对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的能力。此外,要协同研学基地,建立健全研学旅行安全管理体系和应急处理机制。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建立研学旅行的评估监测和动态管理机制,增强风险防范与应急处理能力。
5.开展家校协作,创新研学形式
《教育部2021年工作要点》中提到,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旨在发挥学校指导作用,明确家长主体责任,研究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还提出强化综合实践育人,积极开展研学实践、志愿服务等综合实践教育。
在新冠肺炎疫情后,由于出行规模受限,一些学校尝试创新中小学生研学活动,由学校设计研学指南,让家长带着学生去旅行。虽然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的校外教育活动”。但在上面家校共育的研学实践教育中,学校依然发挥了教育的主导地位。行前学校提出活动倡议,邀请家长共同开发可供选择的研学菜单;行中学校利用学习任务单,指导家长带领学生完成研学任务;行后学校对学生的作业和作品进行班会总结或展览,并邀请家长旁听和点评。学校通过全程指导,以家长和学生全程参与的方式,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增进了亲子关系,也促进了家校合作机制的建立。
后疫情时代研学实践教育的课程实施特点
1.回归国情教育,聚焦省市内研学
在后疫情时代,为避免长距离的奔波和大面积的接触,省域内就近研学成为研学旅行的主要方式。比如北京市市内名胜古迹众多,在疫情前已有中小学校结合建筑、园林、科技、文化等主题开展“北京中轴线”等研学课程。同时,北京周边的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重要内容,高度凝练了北京城的文化遗产,中小学校可以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研学旅行精品课程。
2.利用好身边的博物馆
研学旅行不必舍近求远。2020年10月,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鼓励学校利用博物馆开展研学实践教学。北京市自2014年启动社会大课堂“四个一”活动(学生分别走进一次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首都教育资源供给侧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应鼓励学校根据实际需求和培养需要,开发博物馆系列课程,促进学生由单一课程内容转向跨学科综合学习,加强学生与社会现实生活和社区的紧密联系。
3.借助科技,智慧研学
线上研学既是应对疫情的需要,也是未来研学实践教育形式不断丰富发展的需要。当前许多博物馆和研学机构已经推出在线课程,有的学校可以通过“三步走”来实现云端研学:首先筛选网络博物馆资源,解决“去哪些博物馆研学”的问题,为网络研学的场馆筛选提供一条思路;其次开发网络博物馆“研学”任务单,引导中小学生基于目标、有计划地开展线上观展活动;最后进行网络博物馆“研学”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从操作与应用的角度利用网络博物馆资源,进行基于设计的网络“研学”课程实施。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