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
——评《手艺——来自生活》

2021-09-10 14:45刘玉立
魅力中国 2021年26期
关键词:民艺手艺手工

刘玉立

(西泠印社出版社,浙江 杭州 310014)

谈到手艺,人们联想到的可能是那些承载着记忆的老物件、老行当,比如木匠、石匠、打铁、修伞、弹棉花等。这些儿时司空见惯的事物随着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工业化水平的提升,渐渐地消失了。然而,人们仍然能在生活中寻到手艺的踪迹。当你拿起一只手工制作的陶瓷杯子、戴上一条植物染的围巾时,这些手工器物便唤醒了我们的情感,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着温情与趣味。

为了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近些年,“振兴传统工艺计划”国家战略的践行、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的构建、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手艺的重要性地位日渐凸显。中国美术学院承担着国家文旅部、教育部、人社部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发挥了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正是基于以上背景,《手艺——来自生活》(以下简称《手艺》)得以孕育出版。

“手艺是人文生活的史诗,也是人类文明的原浆。”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教授,本书的主编周武如是说。他指出,《手艺》书籍的编撰,围绕“活化传统工艺、深耕东方美学、聚焦时代生活”的学术旨归,结合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承担的国家非遗研培项目事例,关注手艺涉及社会不同领域的内容,以手艺的多维视角为导向,以手艺的生态长期培育为使命,践行“文化自信”的国家战略。

从内容编排来看,全书分为“行动”“案例”“产区”“新知”四板块,通过撰稿、口述、采访、对话的不同方式,涵盖手艺的理论思辨、教学探讨、非遗研培、经典阅读、产区调研、前沿新知等主要内容,从不同的维度观察手与艺的内在关联,揭示了匠人对材料思维、工具技艺、功能审美的差异化认识,丰富人们阅读手艺的经验感知。加上叙述题材多样,文辞明丽,设计精美,阅读此书成了一场眼、手、心相互碰撞与交融的美妙体验。

《手艺》聚焦讨论的命题为非遗手艺与生活。在周武看来,手工艺术的整个历史文脉来源于生活,手工艺术存在的意义也在于生活。离开了生活,离开了实用,手艺的存在就失去了根源,但实用必须跟审美相结合,这是手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性的,甚至可以说是最核心的需求。他指出,这里的“美”除了指一般意义上的造型、色彩美,还有更丰富的内涵,即沉淀在手艺中的文化特质。这是手工器物与工业产物相比,具有的不可替代性与存在的意义。

围绕着“手艺与生活”的命题,本书关注的是处于非遗研培基地一线的教师、学生、手工艺人和相关从业者,通过他们的鲜活案例或故事展开对手艺相关问题的探索。如陶音教授思考将东方美学的研究内容贯穿于传统的蜡染、手绘等染织技艺的设计中,龙泉青瓷艺人徐凌和竺娜亚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找到接触点和结合点创作出“山盟海誓”杯,以及湖南的铜官窑如何在延承传统窑口的艺术与文化特征基础上结合当下的社会生活开辟出更多的发展道路,等等。这些案例或故事表明了手艺与我们的生活依然是密切相关的。美好的手工器物给使用者带来丰富的感知,滋养着人的心灵,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手艺要与生活建立健康发展的关系,途径必须是“活化”,即要有所创新,要有时代气息、时代面貌,要为当下的生活方式服务。这也与当今倡导的“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相一致。

本书最后一个板块“新知”,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三位专家带来的前沿理论探讨,提出了很多发人深省的思考,让读者站在更高的位置上、从更深远的历史脉络中、在更广阔的视野下审视“手艺与生活”。杨振宇教授谈到了通过手工艺术我们获得“日常世界”的体验,而这就是手工艺术具有的美育价值。吴光荣教授提出“新民艺”的概念,即定位于“讨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手艺会比较容易回到今天的生活方式里面来。郑巨欣教授指出要站在人类的发展、全人类的文化宝库的角度区看待文化遗产保护,必须站在未来的角度考虑当下,把保护当下当作人类献给未来的礼物,即为了未来而保护当下。这些振聋发聩的声音让人自然而然产生保护非遗手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0 世纪20年代,日本曾掀起一场民艺运动。民艺运动的发起人柳宗悦认为民艺是平常在生活中普遍被使用着的,是看起来粗朴却饱含实用和真挚感情的日常用品,有着容易被人忽略却不可或缺的简素之美。这样的赞美和发现在当时日本社会掀起了一种新的审美思潮,也影响到当今国内的认识。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执行馆长吴光荣在书中就说,民艺馆最初给外界的关于“民艺”的解释是按照柳宗悦的说法,即朴实的、民众的工艺,后来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拓展,最终将其定位于“讨论中国人的方式”,这样将更容易让传统里面比较优秀的手艺回到今天的生活方式里面来。郑巨欣教授也在书中说,柳宗悦地民艺概念太过于狭窄了,民艺是发展的,而发展的民艺必须与时俱进。如何让这种通过惜物表现出来的对于生活朴实而真挚的情感在今天的生活中不断地延续下去才是最为重要的,其次才是将造型和材料与之相适应。同样的,日本作家盐野米松的《留住手艺》中,有这么一段话:“当没有了手工业以后,我们才发现,原来那些经过人与人之间的磨合与沟通之后制作出来的物品,使用起来时那么的适合自己的身体,还以为它们是经过‘手工’一下下做出来的,所以它们自身都是有体温的,这些体温让使用它的人感觉到温暖。”在盐野米松看来,手工艺因为具有被人们曾经珍视的那种待人的“真诚”才现得如此珍贵。在社会购买力下降的事实面前,如何重新认识民艺已成为新时代面临的现实问题

基于以上对“新民艺”的认识,将这些“手艺”作为文化遗产来认识,那它们既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也是未来发展的资源,如何“活化”文化遗产是我们要深入探究思考的。在我国,目前生产性保护是一种获取经济效益与传承保护相结合的途径,是目前较新也是有待探索的一种保护方式。文化部曾于2012年颁布《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在这个意见中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并且,生产性保护适用对象主要是“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书的内涵与生产性保护的理念不谋而合。满足日常需求和文化创意是生产性保护的核心观念和关键路径,这也是本书一再强调的非遗手艺要回归“日用之美”,达到功能和审美的结合统一。书中也提出了很多具体的方法,如创新设计、与品牌合作、营销管理等,这些为手艺在当下的保护和传承指出了具体的方向。

如今,当我们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或传统手艺时,应该认识到,人类需要通过回望过去才能了解自己。而面对过去,不能一味地因循守旧。石涛有句名言“笔墨当随时代”,中国绘画正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地追随时代,积极创新,才取得不断地发展。我们的传统工艺,也一定要与时俱进,符合发展中的社会潮流才有可持续性。“器以载道,物以传情”,人们选择什么样的手工器物与自己相伴,其实是在选择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表达自己对生命和生活的理解和思考。手工器物也只有在日用中,才能让非遗手艺所承载的文脉于生活中生根发芽,绵延生长。

综上所述,本书针对手艺的源流、历史演变、工艺特质属性进行研究性的梳理,从文化审美与工艺生活功用上思想关联的视角,充分挖掘手艺的文化属性和工艺特质。通过网格构建手艺历史地理的学术构架,树立当代手艺的价值取向的航标。周武期望,《手艺》的出版,能为读者开启多维审美的智慧之门,为高校手工艺术学科的建设提供思想基础,为“振兴传统工艺计划”的国家战略提供活态依据。而我相信每一位阅读此书的人,都能在品味手艺的过程中更好地品味我们的生活。

猜你喜欢
民艺手艺手工
老手艺
最贵的不是手艺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爱民艺的小集市开张啦!
我们为什么关注民艺??
《寻找手艺》让“手艺”文化走红
民艺是什么
手工DIY
王子学手艺
民艺记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