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洁晶
(广州市白云区华师附中新世界学校,广州510440)
众所周知,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最具实践性指向的是地理实践力素养,但常规课堂教学一直是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短板[1]。自2016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颁布以来,开展地理研学旅行开始被众多学者和一线地理教师公认为是落实地理实践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2-4]。随着地理研学旅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研学的课程化建设方面开始涌现大量的设计方案与案例,各学校也在积极探索和开展形式多样的地理研学旅行活动,这些方案与活动在促进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深入研究和观察很多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案例之后发现,当下不少地理研学旅行课程在落实地理实践力上并非游刃有余,存在设计上的误区甚至是缺陷。归纳起来,要么是课程知识的实践性设计性不够,“研学”性不强,要么是知识与实践分离,知识浮于活动(实践)表面,知识的实践功能弱化。这种“知识未能融入实践”的设计误区所产生的直接影响是,知识的实践价值无法凸显,学生在地理研学旅行过程中无法有效获得地理实践性知识,并最终影响到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提升。
正如地理实践力所要求的那样,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直接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行动能力和实践素养[5]。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学生如何将即有的知识通过验证、迁移、转化和应用,最终融入实践并与实践中的具体情境和问题产生碰撞和交汇,进而形成我们所期待的可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性知识和地理实践力。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研学旅行的实施效果,而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解读对于进一步明晰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标准、过程与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基于当前知识论研究呈现出来的实践转向,探讨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中如何将地理知识融入实践过程,以期为优化地理研学旅行设计与实践提供参考。
知识源自实践,实践出真知。伴随知识论研究的实践转向,从实践、行动的视域诠释知识的内涵与意义,开始成为知识生成的重要基础[6]。知识的实践转向意味着知识的获得并非依赖于单纯的听、看和记忆,而是体现为问题解决的探究实践和交往互动的社会性实践[7]。对于中学生而言,增强以概念思维为核心的学科知识与非概念表征的生活世界(实践)之间的联系,是知识得以迁移、转化和应用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科核心素养生成的基本保障。因此,知识的实践价值的实现将伴随着知识的掌握、迁移与应用过程。地理研学旅行非常精确的契合了知识论的新认知,研学旅行所主张的有目的、有意识的亲自参与、体验过程为学生的知识与实践的联系提供了最佳的活动路径。进一步来说,地理知识的实践价值,也是地理实践力得以彰显的知识基础。无论是实践活动中体现基础能力的观察、调查与发现,还是体现高阶能力的应用、设计和实施,都需要借助已有知识的迁移、转化和融合。显然,将地理知识与地理实践有机融合,凸显出地理知识的实践性,理应成为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内在要求。
地理研学旅行表面上看是一场“边走边学”的地理学习过程,似乎少了课堂教学中知识的结构化和系统化,实际上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活动课程形式,依然对其整个流程中的知识体系有较高的要求[8]。这种将知识分配至整个实践流程,同时又融入每个实践环节来引领学生学习的“实践性知识”,是体现研究旅行过程中是否具有“研学”价值的重要标志。实践性知识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孤立的被罗列或讲授,而是与整个研学实践过程密切衔接,逐层展开。同时,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将会随着活动的进行而参与其中,将即有的知识与研学活动中的具体问题和情境相结合,现场验证和选择知识,并将知识迁移应用。从知识学习与能力提升上来说,实践性知识是学生经过学习进阶后形成的高阶知识与能力,体现了学生的高阶思维[9]。通过地理研学旅行的开展,学生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掌握这种实践性知识,进而使学生在面对真实、复杂的地理情境时,能进行独立的观察和思考,能够获取和处理复杂的地理信息,能够通过知识迁移转化去发现和反思地理问题。因此,地理研学旅行设计中,需要构建出这种具有活动顺序和逻辑关系的实践性知识。
要实现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中知识与实践的融合,就需要充分结合地理研学实践主题和实施方案,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使问题与实践方案相匹配,知识与实践主题相关联。根据地理研学旅行的活动形式与内容,本文将其分为观察体验、交往互动、问题探究与解决三个过程形式,将每一种过程形式中知识与实践的融合过程归纳为“知识牵引——情境创设——问题匹配与知识关联——问题解决——实践性知识生成”这一实施路径。接下来,本文结合所参与的“港珠澳大桥地理研学旅行”实例,对上述三个过程中知识与实践的融合路径进行分析。
为了充分调动和开启学生在研学旅行活动中的知识“按钮”,研学旅行设计过程中对知识的联想、选择与验证是知识与实践融合的重要环节[10]。在“港珠澳大桥地理研学旅行”过程中,首先创设大桥为何不能“一桥到底”或“一隧到底”问题情境(表1)。在教师向学生呈现大桥“岛-桥-隧”模型图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港珠澳大桥及周边环境进行观察、体验与思考,重点关注港珠澳大桥的外貌、珠江口的滨江环境、河道航运环境、人工岛的外部环境等,完成本活动所要求的知识与实践方案的匹配。然后结合航运对航道的要求、桥梁对航运的影响和隧道工程造价与投资对桥梁工程的影响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完成问题关联并思考本问题情境中的“为何”。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借助其已有的先验知识与课程知识的联想、选择与验证,来实现对不能“一桥到底”或“一隧到底”的知识联想与合理解释。最终在能够基于航运要求、工程造价等方面理解港珠澳大桥工程模式的基础上,生成实践性知识。
表1 “港珠澳大桥地理研学”观察与体验过程中的知识与实践融合
研学旅行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组织学生一起活动,在动手和动脑的过程中共同体验和相互研讨。因此,研学旅行设计过程中就需要将学生对知识的探讨、互动与反思过程贯穿至研学过程的关键环节。为了使学生能够真正在研学活动过程中产生行为互动和思维碰撞,本研学过程设计了学生合作探讨和动手完成任务环节(表2)。首先,通过创设真实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通过交往合作、知识探究及互动来完成港珠澳大桥模型的搭建,将学生对珠江口的河道与航运环境知识与沙滩的模拟环境和活动任务要求相匹配。其次,围绕大型货轮对航道的需求、航道对航运的影响,以及桥梁对航运的影响几个知识体系,通过引导学生现场动手演示,来研讨课程中的相关知识以及即有的先验知识如何解读现实问题,从而实现知识与实践主题的关联。最终借助现场动手演示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港珠澳大桥的工程模式,从而形成对实践问题的知识应用。
问题式教学以“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为要旨,学生在问题教学中获得地理思维,形成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结构[5]。显然,地理研学旅行作为一个具有典型的“发现”和“解决”特征的真实、复杂的问题情境,对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应用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这种地理知识应用能力正是前文所提出的,更能体现学生高阶思维的实践性知识。针对学生知识的迁移、转化与应用,本研学过程对港珠澳大桥的地理研学问题情境进行了提升性设计,创设了更具综合性的问题(表3),在匹配学生的观察体验过程的基础上,围绕港珠澳大桥的经济社会作用、实现方式,以及发展远景预测等问题进行了知识与实践的关联。分别将(港珠澳大桥)交通运输对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科技、物流等方面的影响以及特定区域的经济联系与发展合作等问题进行梯度设计,使学生能够在调动和迁移交通运输知识、区域发展要素知识,以及区域联系等知识基础上实现转化与应用,在解答本环节问题的同时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性知识的转化。同时,本研学旅行设计环节还增设了思维、情感和价值观的素养提升要求,希望借助研学活动的体验和问题情境的解答,对港珠澳大桥和“一国两制”这些特殊地理区域和现象进行思考,实现“生成”性的素养达成。
表3 “港珠澳大桥地理研学”问题探究和解决过程中的知识与实践融合
基于以上分析可见,在地理研学旅行设计过程中有效实现知识与实践的融合,是顺利组织实施研学,落实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基本保证。而指向知识应用的实践性知识是地理研学旅行设计的根本着力点。本文针对地理研学旅行观察体验过程中的知识联想、选择与验证、交往互动过程中的知识探讨、互动与反思,以及问题探究与解决过程中的知识迁移、转化与应用等环节,是实现地理课程知识、学生先验知识等研学实践融合的关键步骤。围绕这些步骤,本文将地理研学旅行的知识与实践融合过程归纳为“知识牵引——情境创设——问题匹配与知识关联——问题解决——实践性知识生成”这一实施路径,以期为完善地理研学旅行设计,促进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素养落地提供有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