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小学体育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究

2021-09-10 23:59王芯芹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16期
关键词:体育课堂学科核心素养

王芯芹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进步, 加强核心素养培养成为全面 塑造人才的重要举措,对于小学体育教学而言,教师要在核心 素养要求的指引下, 引导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形成健康的情感 与品格、运动习惯与运动能力。 本文立足于小学体育学科核心 素养的基本要求,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作一阐述、以飧读者。

关键词:持续训练;学科核心素养; 体育课堂

一、引言

在体育教学中,核心素养是实现立德树人、健康育人的重要依托。目前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训练指导存在片面性,针对此,教师应从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这三个方面出发,为学生构建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进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好全面准备。

二、善于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想要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首先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使体育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方式更加多样化,使体育课程内容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当转变教学方式,开展体育竞技活动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重要方式之一。老师可以适当开展班级内部或者年级内的比赛,增加竞技比赛的次数,同时丰富比赛内容。例如在完成武术教学之后,开展班级内部的武术比拼,使学生在竞技的过程中了解和发掘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同时,老师可以发挥名人效应,在课程中加入对一些体育明星的简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同时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目标。在进行日常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注重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开展不同的训练,防止部分学生由于自身素质难以满足需求产生厌烦情绪。例如:笼式足球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训练方式,笼式足球在中国也越来越被欢迎,在一个直径6米的铁笼里进行,每队三人或者五人,限时三分钟,并且只有在对方半场射门或是在本方半场射门碰到对方身体入网才有效。这个方式降低学生参与足球的难度,让更多学生参与足球运动,老师在男女分组训练笼式足球时,针对体能较差的学生进行单独的训练,这样保证所有的学生不掉队,可以同时根据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训练方式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在充分了解自身条件的同时能够适当进行提高训练,从而达到提升核心素养的目的。

三、加强专业训练,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与习惯

小学生一方面精力旺盛,日常生活中走、跑、跳、投、搬、爬、钻、滚、翻、攀等基本运动量较大,另一方面缺乏持久性,难以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针对此,教师应从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入手,为学生制定科学的教学指导。从而有效落实好体育核心理念。从小学生的运动能力来看,教师首先要立足学生的身体发育特征,做好基本能力训练,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育。在技术指导中教师应着重注意学生动作的规范性,保证学生安全,以奠定学生基本运动能力。此外,教师还注重对学生专业运动能力的培养,例如通过日常训练挑选具备运动特长的学生,利用竞赛式教学引导学生参加竞技比赛,以突显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体育竞争能力。从小学生的运动习惯培养来看,教师一方面要利用学校课间体育运动的时间,保证学生每天定时锻炼,或者与班主任进行协调,每天下午利用自习时间开展打篮球、踢足球、打羽毛球、踢毽子、跳绳等运动,以丰富学生的运动体验,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另一方面教师还应与家长建立联系,引导家长监督孩子每日锻炼,进而养成运动习惯,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四、注重情感教育,塑造学生的体育情感与品格

在小學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训练首先要从情感启发开始,引导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并喜欢体育、热爱体育,进而能够在运动锻炼中学会坚持不懈、遵守规则、团结合作等优良品格。注重情感育人,只有这样,才能塑造学生良好的体育情感与品格。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调动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例如在热身训练中,教师为学生引入了“长江、黄河”的体育游戏,在游戏中,教师将学生分为两组,并分别命名为“长江”、“黄河”,两组学生分排面向而立听老师号令开展追击游戏。当然在游戏中,老师还可以适当调整游戏方法,为学生划定区域、设置障碍等,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这样的游戏教学更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此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灵敏性与协调性。由于小学生情感认知发展、心理发育尚不健全,在体育锻炼中常常出现拖延敷衍、半途而废、以自我为中心等问题。小学体育教师应根据核心素养要求,对学生的体育品格进行科学引导。

五、做好综合指导,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与行为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加强综合指导,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断提升学生的健康水平。因此,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体育技能,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更要做好健康行为的引导,并从体育课堂延伸到现实生活中来,丰富学生的健康知识,引导学生的健康行为。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应注重对健康知识的讲解与指导,结合生活案例为学生提供科学健身、运动伤病预防、安全防范知识等“健康小贴士”。在学生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强行为观察,对于学生存在的不科学、不规范运动行为加以纠正。例如一些学生在立定跳远之前对热身环节敷衍了事,在运动中出现了扭伤、肌肉拉伤等情况,针对此,教师应针对问题为学生详细讲解热身不充分出现扭伤、肌肉拉伤的原因,并指导学生科学热身,并结合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以提升科学运动效果。

六、结束语:

总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必须转变传统教学中由知识中心转向素养中心,使学生通过学科学习形成高于学科知识的学科素养。而持续训练学生的动作技能,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必由路径。基于此,开展持续训练才能建构学生高阶体育素养,发展学生体育非认知技能,保证体育课堂的合理运动量。

参考文献:

[1]罗伟柱.关于学校体育生命教育研究的综述[J].南京体 育学院学报, 2018(4): 57-64.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实验小学 472100

猜你喜欢
体育课堂学科核心素养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体育课堂教学中口令与队伍调动规范策略
谈体育课堂创设“和谐互动”的认识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思政课教学研究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浅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