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带来了新的教育形势。初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部分学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逐渐成为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学困生。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开展小组互动活动,传授合适的学习方式,实现学困生的有效管理和转化。本文针对如何转化学困生提出几点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形势;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03-0060-02
引 言
初中数学学科较为抽象,知识内容复杂繁多,同时对学生逻辑思维具有一定的要求。在实际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不同的差异,进而产生了学困生这个群体。每个班级、每个学科都会有学困生,学困生的出现不仅仅受到教师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家庭、社会和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学生自身因素。因此,教师要了解学困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实现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有效转化。
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实现互助学习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实现学困生的转化,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1]。每个小组都要有学优生和学困生,为学生相互帮助提供前提。在课堂活动中,合理构建小组,开展课堂活动,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要保证每个小组的学习水平相当,避免出现差距过大的情况,因为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探究欲望的培养。在完成小组构建之后,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合理调整学习内容,划分相应的任务等级,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正数和负数”的课堂教学中,在完成相关概念知识讲解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数字,如10、-5、4、-3、-203、2.3、100、30、-40、-25,让学生对其进行分组和归类,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活动,由组长来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这样,学生结合对概念知识的理解,能够正确区分正数和负数。为了帮助学困生理解概念知识,教师可以设计问题:“0属于哪一类型?0表示什么意思?”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困生可以在其他学生的帮助下,开展学习活动,遇到一些不理解的知识和问题时,可以在与同学的交流中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点。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可以逐渐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困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困生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进而全面系统地掌握正数、负数等知识内容,实现学困生的转化[2]。
二、注重课下管理,开展实时交流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共享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或App平台,和学生实时交流,加强对学困生的课下管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困生难以跟上课堂教学进度,教师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开展针对学困生的教学活动,实现学困生的转化。对此,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微博和钉钉等平台,和学困生及时交流,了解和解决学困生的问题,实现学困生的有效转化[3]。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在具备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能力的同时,还要能够自主解答二元一次方程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向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和解题技巧,同时借助课下管理让学生开展练习活动,自主运算和解答二元一次方程组,之后检查相应的习题,对其答案做出相应的评价和纠正,避免学生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在课下管理中,教师要引导学困生学习,使学困生掌握解题方式和技巧,能够在题干中找出关键性信息,从而自主解答问题。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学困生结合自身对知识的理解,能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提高自身学习效率。教师及时的评价和纠正,能够保证学困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困生脱离困境。
三、利用分层教学,优化课堂活动设计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活动设计,对知识内容进行整体讲解,针对学困生不理解的知识内容,开展层次化教学活动,提升学困生的学习效果[4]。在对学生分层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来进行,将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划分为优等生;将具有一定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的学生分为中等生;将需要教师指导和辅导的学生划分为学困生。教师要给予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和解答。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正多边形和圆”的教学中,在讲解圆面积时,为了让学困生掌握面积公式,能够利用公式求解圆面积,教师可以通过个别辅导的方式,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树立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课后,教师要帮助学生把握课堂重难点知识,梳理课堂所学知识,结合新旧知识联系,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数学本质。教师应及时了解学困生的学习表现和情况,并给予相应的鼓励和表扬,以促进学困生转化。
四、加强学习方式指导,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转化学困生,教师应指导学生找出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逐渐树立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教师应有耐心和爱心,关注学困生,从学困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结合学生的作业和练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教学中,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让学生初步了解相交线和平行线、同位角等内容,并记录其中不懂的内容,使學生带着疑问参与课堂活动。其次,为了集中学生注意力,教师可以要求学困生做好课堂笔记,并进行课后检查活动。教师还要监督学生按时完成课后作业,在课后进行系统化复习,借助表格、图表和知识树等方式建立知识的内在关联。学困生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准备相应的错题本,让学生记录和整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从课前到课后的学习方式,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率,降低知识学习难度。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能够明白自己解题中的错误,确立符合自身的学习方式,树立学习信心,从而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结 语
在新形势下,学困生转化成为困扰教学的重要问题,也是每位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要想解决学困生的转化问题,教师要了解学困生的具体表现,深入分析学困生出现的原因,优化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课堂引导,借助小组互助学习的方式,实现学生相互帮助。教师还要加强课下管理,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利用分层教学方式,帮助学困生内化知识,注重学习方法传授,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逐渐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参考文献]
杨玉娟.浅析新形势下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9):114.
陈晓锋.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J].新课程(中学版),2018(09):210.
刘元清.思考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一)[C].北京: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23-224.
李卫超.中专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方法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02):54-55.
作者简介:林训弟(1971.4-),男,福建罗源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初中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