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教材“重复类”文本教学研究

2021-09-09 02:57黄美芝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苏教版小鸟课文

黄美芝

统编版教材中出现了众多与苏教版相同的课文,由于编排用意的不同,相同的课文所衍生出来的教学价值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教师既不能依照固有的解读去思考,穿新鞋走老路,也不能完全切断学生之前苏教版已经获取的学习认知。笔者以为从这个角度出发,选择一些典型课文进行研究,窥一斑而知全貌,有助于进一步解读统编版教材的理念和原则,为苏教版向统编版教材的过渡明确基本方向。

一、明确教学目标,用“苏教版”的后视镜反照“统编版”教学方向

1.整体把握解读,对比联系教材

统编版的语文能力训练点不是随意设置,编者以语文要素为抓手,将相应的能力以循序渐进的方式编排在不同的学段和单元中。文本一旦编入教材,就与其他教学资源形成了特定的教学价值体系。教师必须站在全新的整体体系中,借助苏教版教材为统编版教材的使用明确方向。

以琦君的《桂花雨》一文为例,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一篇课文,这个单元中还有《九寨沟》《泉城》《田园诗情》,且成为典型的写景类单元,这一单元的教学应该以品析优美生动的语言、凝练简洁的句式为核心;而在统编版教材中,这篇课文编在五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语文训练点是体悟作者借助事物表达情感的策略。站立在统编教材的编写视角,这篇课文的教学重在紧扣“桂花”这一具体事物,感受作者对童年和故乡的深切怀念之情。与苏教版教材相比,无论是教学内容的确定,还是教学重心的设置,都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师要从苏教版第二学段关注词句的格局上升到统编版高段体悟篇章情感的格局,借助苏教版学习的基础,朝着全新的方向努力。

2.解读助学系统,揣摩编者用意

统编版教材为了更好地落实语文要素,在单元编排上处处设置助学系统。细读单元页、课后习题、阅读小提示等助学系统,不难发现这些助学系统中包含着丰富的编者用意,同时还设定了多维的方向策略支撑。其中不少就与苏教版教材中的定位有着较大的差异。

以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为例,苏教版有一道课后思考题,要求学生结合诗境,辨析“寒”“暖”等关键性词语在凸显诗歌内涵时所起到的表达作用;而统编版教材的课后习题,更加关注诗歌整体情感的体悟。教师就可以借助学生已经理解诗意的学情基础,进一步拓展历史资料,更好地帮助学生感受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关注言语形式,用“苏教版”的显微镜聚照“统编版”教学价值

(一)辨析不同,感知主题的差异

不同教材版本下的同一篇课文,语言形式并不完全一样,其变化的部分就应该成为连接教材、研制全新教学内容的重要基点。可以借助变化的内容辨析表达效果的不同,可以将删减的部分作为全面认知新文本的支点。

比如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神话单元中《普罗米修斯》一文,为了与苏教版中《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文進行链接,就可以设置以下教学活动:①复习回顾:引导学生对比两个版本中的课文语句,明确不同之处,并借助原始学习经验,感受故事、人物。②联系对比:紧扣统编版教材增设的“诸神劝说”的环节,进一步紧扣人物的语言,走进神的内心世界,感受其无私奉献的精神。③据境练笔:引导学生想象其他神仙如果也来“威逼利诱”,他们会怎么对普罗米修斯说呢?普罗米修斯又该如何拒绝他们呢?

聚焦不同之处,不仅可以明晰全新的教学方向,同时还能够紧扣文本内容,积极拓展认知的方向,感知文本表达的主题。

(二)互文比照,品析语言的特质

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关注文本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针对版本不同的同一篇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聚焦文本中言语形式的差异,感受不同语言表达所呈现出来的不同表达效果。

以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牧场之国》为例,这篇课文在苏教版中被安排在四年级,题目也不同,叫作《田园诗情》。以这篇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为例,其中有句话是:“极目远眺,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上。”统编版位于段末,而苏教版则在段首。学生在辨析中发现,不同的处理方式有不同的效果:放在段首,就如同电影画面,一开始整体入手,奠定基础,渲染画面;而放在最后则可以进行巧妙的总结,与后文中“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形成积极对应的表达效果。如此一变,看似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所产生的表达效果完全不同。教师应该关注文本中发生变化的部分,聚焦其间的差异,为推动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透视学情基础,用“苏教版”的放大镜扩照“统编版”教学范畴

(一)设定原始跳板,研制全新教学资源

对于统编版教材中出现的这些相同的课文,我们不能停留在原始理念中,在量上进行重复,也不能完全无视原始基础。教师既要重新审视文本内容,也要在原本的基础上扩展二度教学所能够达成的全新境界。

比如《军神》一文原本收录在苏教版三年级教材中,虽然故事主人公相同,情节相当,但仅仅是一篇简单的叙事文,而在统编版教材中则安排在了五年级,很多细节更为丰满。因此,教师就可以基于学生了解原文的学情,将统编版这篇课文的教学推向全新的境界:首先,关注文本中针对人物描写的众多细节,进一步感受人物内在的精神品质,梳理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从中捕捉作者描写的细致方法,引导学生迁移内化成为自己的写作方法;其次,教师要整体上深入解构文本内容,从事件发展、情感变化、人物认知三条线索帮助学生完成统编版课后思考题第三题:尝试将自己看成是沃克医生,来复述这个故事。

(二)轻重置换,调动原始认知储备

苏教版和统编版教材中都出现了冯骥才的名篇《珍珠鸟》,苏教版中是精读课文,统编版教材中则是略读课文。统编版教材要求学生感受作者是怎么一步步取得小鸟信任的,其实这一点在苏教版学习时已经完成,但细读之后就会发现,课文完全是从小鸟的角度描写是怎样逐步放开胆子,接近作者的,而没有描写作者是怎么做的。因此,教师就可以将课文的侧重划分进行重新调整,充分调动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原始认知储备,紧扣小鸟接近作者的过程,尤其是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以及小鸟的做法,引导学生想象:此时,作者会做些什么?小鸟才敢一步步放开胆子与作者接近,甚至到最后在作者的肩头睡着了呢?在想象补充的过程中,小鸟和人逐步信赖的过程和画面,就这样镌刻在学生的内在意识之中了。

统编版教材的全面使用并不意味着就完全要将苏教版搁置、放弃,而需要找准两套教材中的内在联系,将苏教版教材看成三种不同的镜片,以后视镜的视角进行统整、以显微镜的视角进行互文阅读、以放大镜的视角进行传承。进一步关注两种不同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重新建构文本之间的不同差异点,形成教材之间的整合性教学资源和力量,更好地推动学生言语素养的形成。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汉王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苏教版小鸟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几何背景在不等式学习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小鸟
愤怒的小鸟
愤怒的小鸟
愤怒的小鸟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