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翊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就一直存在“高耗低效”的困扰,其症结在于教师对教材单元整体结构的忽视,无法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语文素养体系。统编版语文教材重视单元内部的横向联系,安排了板块教学活动,各个板块相互联系,目标统一,合力促进学生发展,并专门设置了习作单元,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下面笔者以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谈谈如何在习作单元中进行单元整合教学。
一、关联比较,整体设计
在单元整合教学设计时,教师首先要在把握单元要素的基础上明晰单元内各板块的编排意图,将单元内各板块进行关联比较,发现教学链接点和板块互补性,从整体上设计单元教学内容,达到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目标。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让真情在笔尖流露”为主题,由“单元导读”“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和“习作”六个板块组成。“单元导读”板块确定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和“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教师要以这两个要素作为教学的目标与重点。综观余下板块,不难发现板块间的关联。本习作单元需要学生掌握的写作手法已在“交流平台”中一一罗列,而习得写作手法的途径则是对“精读课文”“习作例文”和“初试身手”三个板块的学习。学生掌握写作手法后,在“习作”板块进行学用结合的实践。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从各板块中提取出与单元要素和“交流平台”中所提及写作手法相关联的内容,进行对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本单元要求学生“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和“把心里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关联到四篇选文中,能发现选文都抒发了作者的真情实感,但抒发情感的手法不相同。《匆匆》一文作者把心里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和感叹;《那个星期天》一文将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真实自然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变化;《别了,语文课》一文通过对几个具体事例的描写体现情感变化,穿插作者的内心独白,更加直接表达情感;《阳光的两种用法》一文作者以“老阳儿”作为贯穿全文情感脉络的线索,表达情感。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从横向观察单元板块间的关联,对比选文中写作手法间的异同,做好写作手法的指导、补充和巩固,进行片段训练。最后在“习作”板块,引导学生将前几个板块中所习得的写作手法加以运用,选择合适的内容表达真情实感。从单元整体设计教学,才能更快更好地达到单元教学目标。
二、统筹融合,读写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单元中各个板块围绕主题,既各自独立又相互關联。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各板块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时,可以关注板块内部课文间的整合,也可以利用板块与板块之间的相似性进行统筹融合。
例如,对于“精读课文”板块的两篇选文,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进行对比阅读的整合。两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融情于景、事、物中,但在表达上又有所不同。《匆匆》一文是抒情散文,更侧重直接抒情;《那个星期天》重在叙事中体现情感变化,更侧重间接抒情。两篇课文提供了两种不同的抒情写作思路,在赏析写作手法时,教师要将两篇课文结合起来进行对比教学。
除了板块内部的整合,教师还可以进行单元板块之间的统筹融合,进行读写结合的片段训练,以读促写。
如将“精读课文”与“初试身手”进行融合。《那个星期天》中“我”在等待母亲干活的过程中运用了环境描写,融情于景。在解读文本、剖析写作手法后,可以结合“初试身手”中环境描写的训练,指导学生在阅读并理解文本和例子的基础上,完成“初试身手”的片段写作训练,体会环境描写烘托气氛、表达情感的作用。
再如,将“精读课文”与“习作例文”进行统筹融合。相比“精读课文”“习作例文”的编排目的更侧重于巩固写作手法,为学生提供写作思路。教学时,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关注选文表达情感的方法,《那个星期天》中内心独白的写作手法在《别了,语文课》一文中更加清晰具体,可同时引导学生关注阅读,并结合自身情感体验进行片段训练。《匆匆》中围绕“时间流逝”展开抒情,这与《阳光的两种用法》中围绕“老阳儿”这一线索描写抒发情感的手法也可以进行统筹教学,引导学生围绕线索展开描写,试写习作提纲。
三、完篇习作,多元评价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习作单元的设置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单元中“习作”板块的设置就是为提高写作能力提供实践的平台。
在“习作”板块中,学生要将所学的写作方法运用于一篇完整文章的写作中,需要达到“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这一目标。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写作手法与情感体验进行融合,注意引导学生用所学,但不能滥用所学,让学生在实际的写作实践中深化理解,掌握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习作实践中评价环节不可或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学生完成习作实践后,要根据“习作”板块的提示,结合“交流平台”中的要点,进行自我或相互的评价和修改。教师应该在评价环节进行之前给出评价的标准,本单元习作的评价标准主要有三点:一内容是否具体;二情感是否真实自然表达;三情感变化是否写清楚。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对写作方法进行评价,考查学生是否学用结合,将本单元所学的写作手法运用到作文中。学生评价修改后的作文,教师还要再进行评价,进一步了解学生对习作单元学习的掌握情况,进行补充讲解,深化训练。在多元的互动的作文评价中,学生反复训练,内化方法,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一个完整的习作单元教学到此才算结束。
综上所述,习作单元的整合教学要立足整体,把握单元要素,关注单元各板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做好板块内与板块间的统筹融合,在阅读中进行写作训练,以读促写,学用结合,强化实践,注重评价。在高效的整合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 福建省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