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北萍
[摘 要] 大部分中职生毕业就面临就业,规范的行为习惯,能吃苦耐劳,有较强的组织观念和服务服从意识,都能为将来的择业就业加分。因此,教师在专业课讲授的同时进行劳动教育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探讨如何寓劳动教育于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的教学中,使学生在学到专业技能的同时受到正确劳动观念的熏陶,身心健康成长,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中等职业人才。
[关 键 词] 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劳动教育;中职生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5-0208-02
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1]陶铸曾说过:“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2]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通过劳动的教育”强化其他四育,达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效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教学与劳动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目前,我国的中职学校是上接高校,下联企业。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教学任务是比较特殊的。既要教好文化课、专业课,同时又要让我们的孩子在3年中专学习后能马上适应社会,满足企业的需求。所以,教学方式必须多样化,教学内容也是从书本到课外,从“天边事”到“身边事”。
一、当代中职学生的劳动教育现状
(一)问卷调查
为了较真实、具体地了解目前中职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笔者借助问卷星平台做了一次问卷调查。问卷名称为“中职学生劳动教育实施情况问卷调查”,分成三个模块:教师篇、企业篇和学生篇。目前收到437份答卷,答卷情况大概统计如下:
1.教师篇:40.4%的教师所在的学校没有专门的劳动教育教材,但是,80.51%的教师认为当前中职学生劳动素质普遍较差; 80.36%的教师认为劳动教育非常有必要。
2.企业篇:企业人员中90.13%的人认为接受过劳动教育的毕业生能更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88.46%认为他们能更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解决问题。61.54%认为劳动教育非常有必要。
3.学生篇:27.24%不积极或拒绝劳动;72.51%通过参加劳动后认识到劳动很辛苦,应该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人民。
(二)问卷调查的发现
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当代中职学生的劳动教育现状欠佳。虽然此次问卷的题目设计还有待完善,调查面也不够广,但是,数据总能说明一些问题。通过整理笔者发现,虽然目前中职学校对劳动教育的开展比较重视,对其进行各种形式的宣传、倡导、组织勤工俭学和专业技能实习实训等,但是,鲜有学校有劳动教育的专门教材、专职教师、劳动校规等规章制度。将近1/3的学生劳动意识比较薄弱,缺失劳动观念。
二、当代中职学生劳动教育现状欠佳的原因
(一)家庭对劳动教育的不重视
在我们国家,不少孩子在家人的精心呵护下变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很多“小皇帝”“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的孩子,不仅从小学习差,还变得自私自利、狂妄自大,更谈不上“劳动开创未来”。
(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当今演艺圈的天价片酬,网红的日进斗金,娱乐选秀节目批量造星等,这些乱象和社会不良风气扭曲了孩子们的价值观,助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好逸恶劳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
(三)学校劳动教育的欠缺
初中、小学时期都以文化课为主,甚至只看文化课的成绩,以“成绩论英雄”,造成学生潜意识里形成劳动不重要的观念。虽然中职学校学生动手劳动的机会相对多了,但是劳动教育也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
纵观种种,我们可以看出劳动教育的开展非常有必要。作为在一线从事多年教学实践的老教师,我想结合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这门课程来探讨在机械专业课的教学中如何无缝融合劳动教育。
三、劳动教育如何融入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课程的教学
近日,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主要面向学校,重点针对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细化有关要求,加强专业指导。《指导纲要》的及时印发,使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一)课前备课重中之重
我们都知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前一定要精心备课,深度挖掘教材。我们要广采博纳,取之精华,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机械专业课本身比较枯燥,對文化课本来就谈不上喜欢的中职学生来说,一些有血有肉的人和事可以非常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正所谓“讲好教学故事,让教学更有力量”。
比如教材《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是FANUC系统的。FANUC系统是日本FANUC公司的产品。机械专业的中职生毕业后一般都是到工厂,所以了解工厂管理、运行等知识就很有必要。借此,就可以讲一些日本的6S管理故事。6S需要付诸劳动才能实现。6S管理能大大提高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使产品质量得到保证,有利于减少生产事故等。[3]所以,看似简单的打扫、整理、归类等劳动,实则非常重要。
(二)“低起点、慢节奏、多实践、少理论”的教学模式[4]
备课“广而博”后,上课就可以“精而简”。
1.良好上课环境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