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物理学家亚瑟·斯坦利·爱丁顿说,我们看到的桌子只是幻象,真实存在的是很多个原子,看上去桌面光滑致密,但真实的桌子却凹凸不平,充满空隙。依此逻辑,我们看到的课程改革参与者众、过程热闹、成果丰硕,但真实的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师、学生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一种眼睛有一种眼睛的建构方式,教师看到的课程改革是这个样子,学生看到的是另一个样子,专家学者写出来的又是一个样子。参差不同的“课样”“人样”才是教育的真实模样,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的选择,每所学校有每所学校的方式,以人为本,适合为准,不赶时髦,不去炒作,做就是了。
我作为一名普通教师,能知、能见、能感的始终太少、太窄、太浅,无法完整还原课程改革的“相”,只是描述一些影影绰绰的“相”,至于清不清晰,有无价值,我只能这样回答:人需要阳光和水才能生存,阳光和水没有人照样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改革影响了我的教育路径,而我对课程改革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我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兢兢业业,小心翼翼,理解着、参与着、受益着时代的馈赠。
有人問一个登山家为什么要攀登珠穆朗玛峰,他回答说:“因为它在那儿。”他道出了我参与课程变革的原因,我说不出这么好的话,就复制粘贴了。
及时雨:讲学稿
现在回顾起20年前课改初期,有一种感觉:对于一线教师而言,课改的开始犹如一次随机事件。像我这样普通而自信的人,总是随大流而动,随主流而行。面对变革风起浪涌,我直觉的反应与行为是:不迎不拒,顺其自然。尤其是在没有教学经验时,我认为,随大流是最不坏的选择。
英国作家列纳德·蒙洛迪诺在《醉汉的脚步:随机性如何主宰我们的生活》中提到,人生就像蜡烛的火焰,不断被各种不同的随机事件带往新的方向,而这些事件,连同我们对这些事件的反应,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2003年,我工作变迁,从北方调动到了南方,从一名高中教师转为初中教师。可以想象,南北教材的差异,南北学生的差异,初高中教学方式的差异带给我的困扰。我需要重新整理教学逻辑,需要重新定位,需要重新学习,调整自我再出发。自助者天助,就是这样巧,赶上学校正在进行以“双基”为核心的第一次课改:推行课改标兵东庐中学之“讲学稿”模式。
讲学稿,百度词条是这样注释的: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东庐中学从1999年起,尝试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合一”的教学改革,探索出一条教育观念新、教学方法活、学生负担轻、教学质量高的新生之路,成为取得课改新成就的闪光点和最明显的特色。讲学稿源于新的备课模式,这一模式可以概括为“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讲学稿,看似很简单,但被东庐中学做到了极致,成就了不简单的经典范例。所以,讲学稿掀起的风浪很大,几乎席卷了我所在地区的所有学校。对我而言,“讲学稿”最快最有效地帮我完成了自我生存的基本任务。
“讲学稿”的前提和基础是“集体备课”,这是强化“双基”的有效路径,能整体提高教师教材理解和教学的技能。对于急需提高的我,“讲学稿”就是宝。我从集体备课中,尤其是从“有经验的教师主备”中,光明正大地“复制粘贴”了很多教学妙招,优质教案拿来就用,一用即灵。无论是教材解构,还是学习对策,简直是“神助攻”。2个月的时间中,我沉浸在照搬、模仿、反思、检验、修正中,一点一点地搞明白了初中教材逻辑、初中教学逻辑、“双基”课改逻辑,通俗地说,就是理解了初中教学的言说套路。总而言之,我迫不及待、心存敬意、满怀诚意地参与了第一次课改。参与本身成为我最实在的“职后”培训,缩短了我独自在黑暗中摸索的时间,少走了不必要的弯路,为我在“对的时间”打开了“对的教学方式”。说实话,如果没有第一次课改暴风雨般的推动,学校不会大动干戈地推行“讲学稿”;如果没有“讲学稿”的救场,就没有站稳、站好讲台的我,更没有现在成立名师工作室的我。坦率地说,我是第一次课改的直接受益者。
风雨兼程:导学案
“讲学稿”的优势在于“集体备课”,但说穿了,它是“教师中心”逻辑,具有胎生的劣势。一是教师设计学习流程,学生没有真正的学习主权。二是随着“讲学稿”形式的成熟,教师技能的提高,“主备课”演变成了教师“轮流备课”,教研易浮于形式。三是讲学稿的知识输出过于整齐划一,其缺少针对性、灵活性的教学弊端凸显。
我在课改设计的大问题上不多置喙,还是在个人体验上详细说说。像我这样虚荣的人,喜欢在课堂上随意发挥、活用教材、旁征博引,常讲到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们齐声呼唤“讲完、讲完呀……”。但“讲学稿”常常牵绊着我的教学自由,我想修正甚至丢弃它,又不敢。我荒唐地认为,有个失效的地图总比没有好吧。这时,幸运莅临了—以“三维目标”为核心的新课标出台,倡导“学生中心”,让学习回到学生生活中。我怎么这么幸运?个人脉搏跳动的节律总能呼应上大时代的节奏,时间点卯榫相合。我相信时代,也信任自己。
这一次,我不等待,不犹豫,迎风而上。我“硬要求”参加学校课程改革小组活动。我们参观、考察、学习了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导学案”,亲耳聆听了校长蔡林森的报告,亲睹了洋思学生“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教学现场,亲自感受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的学习氛围。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贴身跟学一周后,我们基本弄明白了名扬全国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导学练”模式。
汲取第一次课改经验,我意识到不能照搬模仿,要有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我们并不完全赞同蔡林森的办学理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让每一位家长满意”,但其“导学练”形式却可以借鉴。“导学练”高于“讲学稿”的地方正是“学生中心”,适应了第二次课改标准。比如,“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的“三清”模式,保障了学生的整体学习完成度;“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学习流程,保证了学生的整体参与度。这两点非常接地气的做法,被我校进一步阐扬、修补后,完成了校本“导学练”学习范式。推行之后,教学效率迅速提高,合格率、优秀率双率齐飞扬。其“课前预习、课堂探究和课后拓展”三环节,一以贯之到后来的“深度学习”中。此为后话,不去赘述。
如果说,在“讲学稿”变革中,是“我要”参与,那么在“导学练”变革中,则是我“硬要”参与。这一次,我切切实实地享受到了改革的红利,尝试建立自己的教育理念—打造无恐惧教室。我发表了自己的教学论文:《从“教育银行”到“教育超市”—教学在不经意间转身》(发表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例谈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的校本课程开发》(发表在《思想政治教学》),开始探索做学科活动、课题、项目等“高大上”的教科研主持人。在风雨兼程、磕磕绊绊的变革旅程中,我对教育生活有了一些懵懵懂懂的认知。
我感悟到,我们永远不会创制一种可以一劳永逸地消除所有弊端的学习模式,我们永远达不到一个只对不错的层次。所以,每一次课程改革都有其独特意义,也许当时我们不一定能清醒觉知,甚至有时还看不清楚。因为在风雨兼程中,我们可能无暇体验水温,无法看清楚课改价值和课改的事实真相,也可能会过于斤斤计较每次改革或每件事具有多少“意义”。
我明白,课程变革一定具有低潮和高潮的反復性,不可能一路飙升上扬。学生或教师的发展并不需要更正确、更有效的评价标准,而是需要更丰富、更多元的评价标准。
我坚信,教育者需要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显示自己“活着”,即通过参与课改来显示自己的存在。同时,一定要按照最适合自己的路径来从容绽放。
事实上,在参与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我总会犯很多的错,而且还不是我能避免的偶然错误,这些错误是个人性格的一种表达,而且还是个人性格中最好的那一面:敏锐、自信、自尊。所以,今后还会再犯错误。但,那又如何呢,简·奥斯丁说得好:“你一生下来,就有值得写一整部小说的错误等着你。”就这样,我在“犯错—改错—再犯错—再改错”中螺旋式地进步着,我也实实在在地收获着大时代、大变革给予个人的小幸运。
站在风口上:作业模
核心素养提出之时,课程变革的全貌已逐渐展开,我们参与变革的智识品格、技术手段已逐渐丰富,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再到“学习中心”,一路吃辛吃苦地走来,我们一直在思考:学习模型能否多维并行?课改标准能否多元开放?是不是“去中心”可能才是未来课程改革的一种趋势,一种选择?
这一次,我们学校不再急着和“先进模式”接轨,不再费力费神地去找“模范生”对话。我们反向内部探索,安心地在自己学校内部,与自己的学生“真”对话,解决学习中的“真”困惑。我们不想要别人的现成答案,我们要提出自己的问题,解决自己的问题,创立自己的课改路径。我们不再等待能够把猪吹上风口的大风,我们主动选择站在风口浪尖上。
基于杰出校友叶圣陶的“自能教育”思想,我们构建了“自得—自能—自励”学习路径,打造了“三力课堂”“体悟学习”“微活动”等系列课改策略。值得一提的是,以“课后变革”为切口,我们发现了一条颇有前景的小径—“校本作业”研究。我们独立自主地探索出校本作业系数7:2:1,构建了校本作业模型。这不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高仿贴牌”,而是一次主动出击、原创性探索,虽够不上乘风破浪的气势,但还是翻起了一点点小浪花。校本作业是一次自下而上的真实的教师自主变革,校本作业成为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变革需要(详见《“教为不教”视域的作业设计》一文,载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年第32期,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查阅)。
图1就是我校的成果,它更倾注了我的全部努力(我是模型的第一原创,必须晒一晒)。为了方便实践操作和考量,我从内容、功能、成效三个角度切入,将校本作业分为三个区:作业舒适区(容易理解,容易完成)、作业最近发展区(容易理解,不易完成)、作业挑战区(不易理解,不易完成)。
作业内容分层(区)7:2:1的内涵是:适用于全体学生(舒适区)的双基必做作业占7成;理解运用可选做、中等难度(发展区)作业占2成;联系实际可选做、高难度(挑战区)作业占1成。作业功能分层(区)7:2:1的内涵是:适用于全体学生的实践探究(舒适区)作业占7成;弹性作业(发展区)占2成;个性作业(挑战区)占1成。这个模型最大的优势是作业内容多维,作业形式多样,作业评价多元。
这项独创的研究项目,成功申报了课题,并成为地区变革的优秀样本,获得江苏省苏州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我个人也从跟风者、模仿者而成为领衔者,成立了“苏州市邢奇志名师工作室”,“玩”在了变革的风口浪尖上。
作为20年课程变革的参与者、体验者、受益者,我有三点感悟:第一,课程变革的问题不是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专家们的问题,不是高大上的课题或项目,它是普通教师和普通课堂的真实问题,需要普通的教师们献计献策来解决。第二,课程变革是教师修炼教育智慧的大教室。就像我自己在《做无恐惧教师》中写道的:“课程变革中的所有遭遇都是最好的教育和教师培训教材。”所以,我们应该不带恐惧、不带抱怨、不带抗拒地参与必然进入我们生命的每一次课程改革。第三,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的“同学”,参与变革的每一个时刻都充满了值得品味、咀嚼的意义。参与的方式都有一定道理,尊重身边每一位“同学”,尊重身边每一次变革机会,就是尊重变革本身。
维特根斯坦说:“我们踏上了光滑的冰面,没有摩擦,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条件是理想的,但我们也正因此无法前行。我们要前行,所以我们需要摩擦。回到粗糙的地面上来吧。”
是的,因为现实的粗糙,教育环境的不光滑,才使得教育成为一项诱人的、值得追求的事业;因为教育实践者的局限,变革过程的不致密,才使得课程变革鲜活多样、精彩纷呈,既有意思又有意义。一句话,走在课程变革粗糙的地面上,缘于“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大时代,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在摩擦中一点点成长,成为大时代下的幸运者。
(作者系江苏省苏州市草桥中学校政治高级教师,苏州市首届德育学科带头人)
责任编辑:孙昕
heartedu_s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