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戴角膜塑形镜结合视觉训练病例分析

2021-09-09 06:08王晶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戴镜屈光复查

文 王晶

1 患者基本情况与眼部检查

1.1 患者基本情况

吕某某,男,15岁。主诉无戴镜史,视物不清易疲劳,要求进行近视矫正。

眼部与全身病史:无

屈光不正家族史:无

1.2 眼部检查

屈光检查结果:

裸眼视力:

OD:0.05

OS:0.7

主导眼:OD

主观屈光检查:

OD:-3.00DS/-1.50DC×10=1.0

OS:+0.75DS/-1.50DC×170=1.0

双眼平衡检查:

OD:-3.00DS/-1.5DC×180=1.0

OS:+0.75DS/-1.50DC×172=1.0

视功能检查:

隐斜:远:3BI 近:13BI

AC/A:4△/D

Worth 4 dots:4

立体视:有

BCC:+0.50D

NRA:+1.50D

PRA:-0.25D

调节灵敏度:

OD:5cpm

OS:8cpm

OU:5cpm

视觉相关检查结果:

眼轴:

OD:25.94mm

OS:24.36mm(见图1)

图1

角膜直径:

OD:12.3mm

OS:12.3mm

内皮镜:

OD:2924cell/mm2

OS:2784cell/mm2

初始地形图(见图2)

图2

2 矫正方案与戴镜后复查情况

针对患者存在的屈光参差问题,与其沟通后,最终决定右眼采用OK镜矫正,左眼采用框架眼镜矫正。

最终处方:

OD:CRT-E 8.9-525-600-32 11.0

OS:+0.75DS/-1.50DC×172

戴镜1天后复查情况(见图3)

图3

戴镜视力 :OD:0.9 无追加 0.9

摘镜视力 :

OD:0.4 -1.75 1.0

OS:0.5 +0.75DS/-1.50DC×170 0.8

配适检查:OD:镜片位正,活动可

眼前节检查:OU角膜透明,结膜未见异常

戴镜1周后复查情况(见图4):

图4

患者主诉左眼视力下降,存在视疲劳。

戴镜视力:OD:1.0 无追加 1.0

摘镜视力:

OD:1.0 无追加 1.0

OS:0.5 +0.75DS/-1.50DC×170 0.7

配适检查:OD镜片位正,活动可

眼前节检查:OU角膜透明,结膜未见异常

视功能复查:隐斜:远:2BI 近:11BI

AC/A:4△/D

Worth 4 dots:4

立体视:有

BCC:+0.25D

NRA:+1.50D

PRA:-0.75D

调节灵敏度:

OD:10cpm(-)

OS:0cpm(+/-)

OU:0cpm(+/-)

单眼调节:

OD:+2.50/-2.00

OS:+0.75/-0.75

3 视觉训练方案及摘镜后复查情况

经综合分析,发现患者左眼调节异常并伴有双眼集合不足,与患者沟通后,决定采用训练室训练与家庭训练结合的方式进行视觉训练。

调节感知训练和单眼flipper、Brock线、偏振立体图,裂隙尺训练。

摘镜2月复查情况(见图5):

图5

无视疲劳症状,双眼视力无明显差异。

摘镜视力:

OD:1.0 无追加 1.0

OS:0.7 +0.75DS/1.50DC×170 1.0

眼前节检查:OU:角膜透明,结膜未见异常。

由于患者课业负担重,之后一直坚持家庭训练。

半年后眼轴复查:

OD:25.91mm

OS:24.45mm(见图6)

图6

视功能复查:隐斜:远:2BI 近:5BI

AC/A:4△/D

Worth 4 dots: 4

立体视:有

BCC:+0.25D

NRA:+2.50 D

PRA:-4.00D

远:BI:×/10/7

BO:×/9/6

近:BI:×/28/16 BO:×/24/13

调节灵敏度:

OD:16cpm

OS:16cpm

OU:12cpm

单眼调节:

OD:+2.50/-6.00

OS:2.50/-6.00

4 总结

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初期出现视力不良,可能是由于眼睛本身存在健康问题,也可能是因为不良配适或是功能性视力下降引起,对此,应尽早检查并发现原因。上述案例提醒我们,配戴角膜塑形镜前期应配合视觉训练,才能尽快帮助患者实现双眼视功能重建,从而有效改善视力。

猜你喜欢
戴镜屈光复查
视力下降的机动车驾驶员驾车时戴镜行为研究
青少年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脉络膜厚度及眼轴的变化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调节幅度的改变及其控制近视进展的临床观察
肺结节≠肺癌,发现肺结节如何复查?
勘 误
光学离焦时长对小鸡屈光度及眼轴向参数的影响
强化复查机制 提高抄表质量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方法及远期疗效
硬性角膜接触镜在矫正屈光参差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