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玉
有家长发现,家中一岁还不到的宝宝居然会假哭了,小小年纪居然成了“戏精”,眼泪说来就来。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是天生的?还是背后藏着什么真相?
一般在宝宝将近一岁时会开始出现社交性哭泣。而所谓的假哭,其实就是宝宝们为引起大人注意,达到自己目的的社交方法。假哭是宝宝们表达社交情感的传声筒。有时候,我们听到宝宝哭并不是因为身体难受,仅仅只是想让你过去看看他或满足他的需求。
假哭是带有某种意图和目的的,宝宝希望通过这种假哭去给父母传递某种信息。对于不会说话的小婴儿来说,哭就是他们表达的方式,告诉大人他们饿了、困了、难受了,假哭也不例外。
在宝宝们还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日子里,他们会用假哭的方式来和大人沟通。很多时候,假哭是为了诉说自己的需求,吸引大人的注意力。
假哭也是一个习得过程,宝宝们并不是一出生就会假哭,而是通过大约1年时间逐渐学会的。宝宝如果感到自己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就容易出现假哭的情况。比如,宝宝不是独生子女,爸妈平时工作繁忙、陪伴时间过少,又或者日常需求没有被满足,他们都会用假哭方式来表达。
如何区分孩子是真哭还是假哭呢?仔细观察婴儿哭泣前后的情感变化是很重要的一点。
如果宝宝哭泣前的一段时间里,表情就已经呈现出难过低落的情绪,从而导致情绪的崩溃大哭;在停止哭泣后,也依然会难过一阵子才能恢复正常。这一般就是宝宝正常的哭泣。
那什么样的情感变化可能预示着宝宝在假哭呢?他们常常是上一秒还表现出开心的表情,然后就开始哇哇大哭,并且当妈妈们抱起他们时,立刻就能停止哭泣,情绪瞬间由阴转晴,恢复开心的状态,且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眼泪的干哭。只有在正在哭泣的时候,宝宝看起来是难过的。
很多家长认为宝宝假哭是一种欺骗的行为,是不好习惯的开端。其实,小婴儿假哭并不是一件坏事,在小婴儿的世界里,假哭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宝宝会假哭,说明他的社交情感能力在提升。
成人世界的社交方式多种多样,如果想引起他人的注意,或许有许多的办法,但是宝宝什么也不会,只能选择哭来表达他们的一切需求,哭本质上就是宝宝和大人沟通的一种方式。
随着认知的发展,宝宝明白哭可以带来父母的关注。只要一听到哭声,妈妈就会来到他的身边,抱起他。这样的行为可以增加婴儿和母亲之间的亲密互动,这种互动对婴儿的社会发展和他们的情感发展都有很大贡献。
假哭是小婴儿开始学会与人打交道的信号,说明他们不再仅仅只关注自己吃了睡、睡了吃。有研究也认为,婴儿正是通过假哭的方式,和照顾他们的人成功地进行日常的沟通,增进婴儿和照看者的关系。
看起来好像什么都还不懂的小婴儿,竟然已经开始学会社交了,真让人不由得为宝宝们的社交情感能力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