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民间文艺表演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

2021-09-09 05:21盛学峰张妙文
黄山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文艺表演黄山市徽州

盛学峰,张妙文

(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黄山245000;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安徽 黄山245000)

黄山市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文旅融合发展是黄山市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是全域旅游深入推进的重要支撑,是实现“中国旅游黄山再出发”的内在要求。徽州文化博大精深,既是古徽州的地域文化,又是中华民族的典型文化。徽州民间文艺表演是徽州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直观的呈现形式,构成黄山市优势文化旅游资源。对徽州民间文艺表演与黄山市旅游融合发展进行实证研究,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背景下文旅融合发展路径,以期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徽州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黄山市旅游品质革命。

一、徽州民间文艺表演构成黄山市优势旅游资源

(一)徽州民间文艺表演资源丰富

据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统计信息显示,截至2020年12月,黄山市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项目2 项、国家级非遗项目21 项、省级非遗项目63项、市级非遗项目127项、县(区)级非遗项目120项。[1]在非遗项目中,民俗文化、传统戏剧、传统舞蹈和传统音乐构成了徽州民间文艺表演的主要内容,遍布黄山市三区四县(见表1),其中徽剧、目连戏、祁门傩舞、徽州民歌、齐云山道场音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

表1 徽州民间文艺表演项目

(二)徽州民间文艺表演特色鲜明

徽州民间文艺表演根植于徽州乡村,与传统节日、庆典紧密相连,融入百姓生活,文化浓郁,特色鲜明。如黎阳仗鼓起源于隋末保境安民叱咤风云的人物汪华用仗鼓壮军威、庆胜利,成为黎阳庙会的节目,流传着“听见仗鼓响,就往黎阳赶”的民谚;傩舞《出地方》来源于傩,是山越人崇拜的图腾,目的是祭祀先祖、祈求神灵,进而演绎成一种仪式,舞蹈舞步酣实,节奏强烈,有淳厚、粗犷之风,表现山民们朴实自然、大俗大雅的坚韧性情,是原汁原味的黟县民间民俗信仰,再现了山民们勤劳不倔的本色精神。

二、徽州民间文艺表演与黄山市旅游融合发展现状

(一)让徽州民间文艺表演成为景区的特色节目

徽州民间文艺表演作为一种旅游新业态融入景区,增强了景区的文化内涵,丰富了游客的文化体验。如休宁县齐云山景区有齐云山道场音乐,黟县西递景区有徽州祠祭、徽州婚嫁,歙县新安江山水画廊景区有绵潭戏,祁门历溪景区有目连戏,徽州区唐模景区有柳翠娘、渔翁戏蚌等。徽州民间文艺表演还融入《徽韵》《宏村阿菊》等旅游演艺节目中,增强了演艺的民俗特色,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奇的心理。

(二)让徽州民间文艺表演融入节庆活动

徽州民间文艺表演以其壮观、原始、较强的审美性和震撼力频频亮相上海世博会、中国文化遗产日启动仪式、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等全国大型文旅活动,展示出徽州魅力。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和全域旅游的推进,以及摄影旅游的推广,黄山市乡村民事和节庆活动期间村民自娱自演的民间文艺表演吸引了大量游客。如正月初五休宁县岩脚村月华街村民举办迎新春祈福民俗活动,祈福盛会、天关路演、财神巡游、玄武头香等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轮番上演;正月初九徽州区岩寺上九庙会上演抬阁、跑旱船、打莲湘、跑驴、板凳龙等地方特色民俗节目;元宵节歙县许村举办舞大刀、汪满田村举办鱼灯、叶村举办叠罗汉;黄山区新明乡在太平猴魁开园时举办茶王祭仪式等。

三、徽州民间文艺表演与黄山市旅游融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常态化进行徽州民间文艺表演的乡村数量不多

徽州民间文艺表演曾伴随着徽州村落、街区、古镇、古城焕发活力,特别是徽州广大乡村是徽州民间文艺表演的原生土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娱乐方式的多元化,很多民间文艺表演逐渐远离乡民们的生活。截至2020年12月,黄山市现有271个中国传统村落[2],51个省级、35个市县级美丽乡村中心村[3],很多已见不到徽州民间文艺表演的身影。随着全域旅游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黄山市迫切需要在更多的乡村挖掘、整理、表演徽州民间文艺,助推乡风文明和乡村旅游发展。

(二)徽州民间文艺表演缺乏实施主体,传承面临困难

民间文艺表演一般由村委会、乡镇文化站、文化旅游企业等组织实施,目前很多乡村因为没有实施主体,本村流传几百上千年的民间文艺表演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徽州民间文艺表演是一种活态文化,传承人在其保护与传承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出现空巢现象,很多乡村徽州民间文艺表演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再加上基层文化建设不足,缺乏资金、场地等,很多乡村在徽州民间文艺表演方面出现窘境。

(三)徽州民间文艺表演出现商品化和片面化倾向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黄山市非遗作为旅游资源不断地被开发和利用,有些地方民众长期保留世代相传的民间文艺表演,与旅游融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由于利益驱动,加上缺乏保护意识和措施,许多民间文艺表演也因为盲目开发和复制而丧失了世代传续的原始韵味和文化底蕴,变成了平淡的商业表演。另外,有些文旅项目不能准确或充分把握非遗的精髓,只在表象上做些文章,忽略了徽州民间文艺表演的内涵和精华。

四、徽州民间文艺表演与黄山市旅游的互动机理分析

(一)徽州民间文艺表演可以促进黄山市旅游内涵式发展

我国正迈向优质旅游发展的新时代,黄山市积极推进旅游品质革命。徽州民间文艺承载着徽州文化基因,反映了古徽州乡民适应自然、乐观生活的智慧,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典型性和审美性,成为吸引游客的要素。在旅游中融入徽州民间文艺表演,让游客在旅行中欣赏非遗,领略徽州文化,将会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的品质。

(二)徽州民间文艺表演可以创新黄山市旅游业态

随着旅游消费不断升级,需要加大旅游新业态建设,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4]。徽州民间文艺表演作为地方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很好满足游客的审美需求和旅游体验。徽州乡村是民间文艺表演的主要孕育地,黄山市在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加大徽州民间文艺表演资源的整合力度,开发文化体验游,将进一步丰富黄山市旅游业态,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增强乡村旅游的魅力。

(三)旅游可以促进徽州民间文艺表演传承发展

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够为徽州民间文艺表演提供载体,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带来丰厚的旅游收入,为非遗保护与传承提供资金。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够吸引更多的农民返乡创业,壮大徽州民间文艺表演队伍。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丰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乡风文明,增强游客文化保护意识,扩大非遗的生存空间,让非遗在现代环境中得到有效传承。

(四)旅游可以提升徽州民间文艺表演的形象

旅游活动是文化消费过程,同时也是文化创造过程,文化的审美创造活动是旅游的本质。旅游的发展可以促进徽州民间文艺表演资源的充分挖掘、展现和品牌打造。把具有鲜明特色的徽州民间文艺表演引入到旅游中,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赏、体验,甚至会吸引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前来考察、研究,这将有利于提升徽州民间文艺表演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彰显非遗的价值。

五、徽州民间文艺表演与黄山市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

(一)保护传承,转化发展

保护传承、转化发展是徽州民间文艺表演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方向。我国正积极振兴和发展民族民间文化,黄山市要立足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遵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深入实施徽州民间文艺表演示范工程。抢救濒危的民俗文化、民间戏曲音乐舞蹈,振兴徽剧,使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5]。梳理徽州民间文艺表演资源丰富的中国传统村落,做好挖掘整理和传承工作,成立民间文艺表演团队,制定传承培训计划。用国际生态文化理念创新开发民间文艺表演旅游资源,打造徽州民间文艺表演精品旅游项目,增强旅游景区文化内涵,丰富黄山市旅游业态。

(二)规划引领,全域布局

乡村旅游在黄山市旅游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统计显示,2019 年全市54 个A 级景区(点)中有42 个在乡村,占总数的77.8%;全市接待乡村旅游者5380万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392 亿元,占全市旅游总接待量的72.7%和总收入的59.4%。受徽州文化的浸染,黄山市很多乡村拥有色彩浓郁、特色鲜明的民间文艺节目,为乡村旅游发展增添了无穷的魅力。根据《黄山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结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徽州民间文艺表演示范工程创建,实施“旅游+徽州民间文艺表演”战略,推动徽州民间文艺表演与全域旅游发展有机融合。在全市范围内调查、遴选有优秀民间文艺节目、有相对成熟团队的乡村作为民间文艺表演示范村,各村组建民间文艺队伍,搭建民间文艺展演平台,建立巡演展演机制,把丰富多彩的徽州民间文艺节目作为公共文化产品奉献给村民和游客。

(三)建立机制,强化合作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探索合作机制,在服务村民的同时,让游客获得独特的文化体验。黄山市要以政府为纽带,建立旅游企业与民间文艺表演队伍的合作协调机制,依托“旅游+”发展路径,按市场需求配置生产要素,调控文旅资源,让徽州民间文艺表演剧目化,让文化旅游舞台化,进而生产出旅游剧目及文化旅游产品[6]。推动民间文艺走向景区,丰富景区文化内涵,促进景区转型发展。苏州昆剧团进驻周庄古戏台,不仅使周庄的文化韵味更加浓厚,也为周庄旅游增添了新的亮点。黄山市要借助徽州民间文艺表演与旅游的融合,打造一批特色徽州民间文艺表演乡村、景区和旅游产品。

(四)文化赋能,打造文旅IP

在消费人群日益年轻化、游客文化需求日益突出的时代,文化和旅游已经慢慢进入以平台化运营为载体、以IP 和核心内容来运营的“4.0 文旅业态”[7]。黄山市有着丰富的非遗资源,徽州民间文艺表演更能发挥互动体验功能,需要文化元素为旅游赋能,打造文旅IP,推动目的地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各旅游景区、传统村落根据主题性、形象性、故事性原则,杜绝简单模仿,减少重复性,形成独特的徽州民间文艺表演IP。提高徽州民间文艺表演策划创意水平,打造具有震憾性、冲击力、吸引性的旅游演艺。同时,注重文化产品的商业价值,推动徽州民间文艺表演纵深发展和衍生品开发。

(五)创新模式,提升体验

民间文艺表演和民间的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通过音乐、舞蹈、服饰等物质载体将风俗民情、历史文化、观念信仰等内涵外化出来。同时,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民间文艺表演本身就具有欣赏、娱乐价值。要充分把握徽州民间文艺表演的精髓,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参与体验元素,创新文旅业态,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张家界通过旅游演艺与非遗的完美结合,打造出一台民族特色浓郁、观赏性强的旅游演艺产品《魅力湘西》,成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黄山市可考虑以传统村落为载体,以古民居、古戏台、古牌坊等为背景打造徽州民间文艺实景旅游演艺。面对蓬勃兴起的研学旅行,黄山市要加强徽州民间文艺表演研学旅行课程体系建设,通过青少年徽州研学旅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六)平台构建,智慧展示

完善徽州民间文艺表演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建设资源数据库,通过网站、新媒体等扩大公共文化产品宣传,推动公共文化产品数字化供给,促进传统文化精品网络传播。运用VR、AR、全息影像、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以数字博物馆、虚拟旅游等方式,建立以徽州民间文艺表演为载体的智慧旅游服务平台。

结 语

文旅融合体现了文化发现创造价值与旅游体验分享价值的有机结合,可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徽州民间文艺表演资源丰富、特色鲜明,构成了黄山市优势旅游资源。近些年,徽州民间文艺表演频频亮相大型文旅活动,或开发成景区特色节目、或融入乡村节庆活动等,但也存在着进行常态化表演的乡村数量有限、实施主体缺乏、传承人青黄不接、商品化和片面化倾向等问题。民间文艺表演与旅游的融合可以创新文旅业态、推动黄山市旅游内涵式发展,提升民间文艺表演品牌、促进非遗传承发展。

猜你喜欢
文艺表演黄山市徽州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徽州人
高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香港铸造业总会2019年新春联欢晚宴暨文艺表演大赛在东莞成功举行
关于高中阶段函数教学的几点思考
融入文艺表演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黄山市养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猴子节
溪边桥下,春里徽州
走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