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姿,张 兴,张姗姗,陈 珊
(苏州科技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 苏州 215011)
车厘子(Cherries)俗称大樱桃,蔷薇科樱桃属,是典型的果木类树种。车厘子起源于亚洲西部和欧洲东部,主要分布在北纬、南纬30°~40°,目前育种、栽培中心主要集中在美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加拿大、德国、伊朗及南半球智利、澳大利亚等国家。车厘子以鲜食为主,鲜食品种占到总量的50%左右,鲜食与加工兼用型占25%,加工型品种占25%。目前国外栽培模式主要是窄冠、纺锤树冠[1]、大行密植、水平分支、林草间种[2]、精准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方向。美国、加拿大、智利等车厘子主要生产国的发展趋势是采取平原规模化种植方式,以私家农场为种植单元,提高机械化程度。车厘子种植模式主要以大垄宽行、窄冠密植[3]、生物防治[4]、生态栽培为主,林间覆草,保持水土及田间生态环境,便于机械化操作,同时实行水肥管理一体化,最大程度满足不同发育时期车厘子营养需求,使其亩产约在1 500~2 000 kg。
我国车厘子栽培模式比较单一,辽宁北部地区多采用保护地种植,投入较大,生产成本较高。保护地连年种植后植保投入很大,处理不及时或受条件限制,其局部空间将成为一块难以去除的病灶空间。尤其是车厘子根部线虫、根腐病、根癌等大面积发生,对保护地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阻碍作用,限制了车厘子保护地的生产发展。辽宁南部及山东、四川等大部地段多采用露地栽培方式[5]。对种养结合和立体栽培模式进行分析,探析适宜苏北地区车厘子的生态栽培模式。
生态种养融合发展是按照生态、自然及经济规律,以农畜产品的社会需求量及经济效益为基础进行融合发展[6],使其齐头并进,促进并带动林下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为脱贫攻坚助力,将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扩大化[7]。
种养结合模式是将种植业与养殖业巧妙联合[8],利用两者间的内在物质能量互相联系产生效应,两者相辅相成,即科学合理地运用养殖的畜禽粪便,将其作为种植业的一种肥料和其他畜禽的饲料,一举两得。它们的物质能量在动植物体间得到良性轮回,使其被充分利用,将价值扩大化,这样既能有效、便捷地解决养殖业造成的粪便问题,减小环境污染,又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9]。
种养结合多以良性循环饲养形式呈现,如猪-沼-果模式、猪-沼-菜-猪模式、养殖场-加-种模式、畜禽-沼-稻-鱼模式、稻-虾生态种养模式、稻-蟹生态种养模式、果-禽生态种养模式等[10]。
我国各地已经探寻出实用且可观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大多因地制宜,其中以种养加工复合、立体复合循环模式较为多见[11],理论上讲都是基于种养结合模式。
1.2.1 种养加工复合模式
此种植模式是以种植业为核心,加工业为辅,种+养+加工复合型循环农业经济模式。该模式较强依托并整合当地优质的农业资源,提高其利用率。种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的循环经济普遍受到社会认可,在升级其价值链的同时,强力促进了当地农业特色发展。种养模式有猪-沼-果、桔园-鸡、稻-鸭-鱼等,其中果-禽生态种养模式最为常见。
联合“种养结合”思想,须得调和规划种植用地和养殖用地空间的关系,建立种养融合区块,在距离畜禽养殖区一定范围内寻找、匹配足以承载消化牲畜粪便的农业用地,确保养殖区遗留的排泄物能有利于农业种植并起到一定优良效应。工程实践中大致有三方面工作,即:做好协调种植及养殖用地面积的数量关系工作。以种植用地对粪肥的环境承载标准推算种植地能够承载的畜禽养殖总数,确定养殖用地范围及面积。把握好种植、养殖用地在空间布局上的关系度。须严格按照国家城乡相关规定、防疫具体规范及农业环境可消载的标准来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地计算养殖密度,将种植、养殖用地格局进行完善。注意细化实施途径,减少单维度评价。要将多维度评估要素相累加,大方向上判定退养还种的实施路径(见图1)[12]。
图1 实施路径图
1.2.2 立体复合循环模式
立体复合循环模式是以种植业、养殖业为核心的立体复合型循环农业经济模式,以探寻林下开发途径,引领发展林下产业,如林下农作物种植、林下家禽养殖,充分利用层间空间不浪费每一寸土地,相对程度上、范围内可以有效缓解地区土地资源短缺问题[13]。农牧结合立体种养模式是具体的栽培模式,应充分把握住农作物或林果生产的层间空间和时间,因地制宜,进行牧草、经济作物间作、套作、混作等立体种植,借此提高单位区块内的作物产量,并恰当增添畜禽养殖,将种植和养殖紧密联合,达到“以农促牧”“以牧返农”“农牧共生”的互相协作[14],这样可以大幅减少甚至达到农作物化肥、农药等零使用程度,消减残留农药等对土壤环境、水环境的破坏。适当以优质饲喂牧草替换人工混合饲料对牲畜进行饲喂,极少添加非生物类药剂,减小生产成本。畜禽的粪便也可为牧草的生长提供循环肥料,形成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各方价值显著。该模式的优势是建立了生物循环系统,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培肥地力,增加产量,提高农牧、林牧等之间的协调发展能力,利于土地的集约使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合理规划整体布局,实现土地生态系统综合效益的最优发挥。
位于连云港市东海县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探索是该模式的典型实践之一。东海县在探寻将农业成本降到最低的同时又能够使农业、养殖业协调发展。县内进行了52%以上的桑树、桃树种植,经济树种下间种花生、莴苣等经济作物,同时在下层放养鸡、鹅等家禽,打造多层次立体循环农业模式[15]。西双湖以南的石湖村桑-蘑菇-蔬菜模式更具代表性,以桑枝、桑叶做底,选取蘑菇等草腐型食用菌进行多层架构立体栽培,再利用菌渣做基础肥料反哺生产蔬菜[16],体现了其循环特征,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种养结合的林下立体生态栽培模式是在车厘子林下种植优良牧草,通过林果、牧草、家禽的立体栽培、养殖模式,达到草-鹅-果-草的区域生态及循环农业模式(优良牧草饲喂肉鹅,肉鹅的粪便为车厘子提供农家肥料,树木的茂盛生长为牧草提供荫蔽的生长环境)(图2)。该模式符合苏北区域农牧业发展规划,是提高单位面积经济产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林草间作还可保持水土,涵养水分,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恢复区域生态及土壤环境,对提高单位土地经济效益具有显著作用。
图2 物质循环图
以种养结合为基础,研究车厘子高畦栽培模式下的林草间作、种养结合、立体栽培的丰产生态循环模式。在行间混播一年生与多年生燕麦草、黑麦草、苜蓿等优质牧草饲喂肉鹅、灰雁等家禽,肉鹅等家禽的粪便作为车厘子生产的有机肥料,车厘子树木的茂盛生长为牧草生长提供荫蔽条件,形成草-鹅-果-草的生态循环模式。研究高产的牧草、果园栽培技术,可最大程度提高单位面积产值,实现车厘子的有机生态栽培,在生态友好的前提下实现可观的经济价值产业链延伸,为特色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循环经济及生态农业模式指导下的现代农业产业模式结构很少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是生态友好型产业模式。明确车厘子生态栽培模式下实施种养结合的益处,提出适宜车厘子种养结合型的生态栽培模式。健康的有机土壤能够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优质、高效的生态循环农业经济。运用生态学理论实施种养结合的生态模式,是实现生态循环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