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硕,王子琪,姜丽丽
(宿迁学院商学院,江苏 宿迁223800)
宿迁市是江苏省低收入人口发生率最高、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的地区。2015年,宿迁市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为了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需要根据导致贫困的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的精准扶贫举措。宿迁市一直立足抓党组织建设,促进贫困户增收、助力贫困户就业、引领贫困地区产业发展,逐步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长期增收、稳定脱贫。宿迁市建档立卡贫困户逐年呈减少趋势,具体情况详见图1。
图1 2017年至2020年宿迁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据变化趋势图
由图1中可以看出从2017年至2020年宿迁市建档立卡贫困户逐年减少,截至2020年全市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共197704户,将近21626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经成功实现基本脱贫。可以表明宿迁市对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这样的成效结果也充分体现了建档立卡这一制度的优越性,它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我们应继续实施落实好该政策,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精准扶贫。
本次我们对宿迁市54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基本情况展开了相关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从图2中可以看出,收入2500至5000元的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55.6%左右,同时收入2500元以下及5000元以上的占比相对较少,表明建档立卡政策显著提高了贫困户家庭的收入水平。另外,政府具体的扶贫资金的投入也使得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收入相比较于扶贫政策落实之前而言,出现了明显增加。因而,基于此数据显示,我们应该持续深入落实建档立卡政策,不断加大精准扶贫的实施力度,从而稳步摘获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果;对贫困程度不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不同的扶贫方式,从而进一步保证脱贫攻坚工作的长效可持续稳步发展。
图2 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人均收入
从图3来看,在本次调查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中外出务工的人数是政府提供的保障资金和扶贫资金人数的3倍还要多。由此可以看出,政府在对建档立卡户提供保障资金和扶贫资金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因地制宜形成特色产业并完善产业扶贫带动机制。
图3 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主要收入来源
鉴于我国是教育大国,我们此次同时对建档立卡贫困地区政府对教育扶贫的重视程度也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结果(图4)中明显可以看出当前政府对类似农村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重视程度不够,政府应当加大重视程度。
图4 所调查贫困户认为当前政府对农村教育扶贫的重视程度
图5数据显示,在教育扶贫这块,还没有贯彻到位,大多数贫困户对于相关政策缺乏理解。教育一直是一个国家的大事,关乎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在对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帮扶中,教育扶贫一定是重中之重,政府应加大教育扶贫的力度,强化贫困户对于子女教育的意识。
图5 是否了解当地教育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
图6显示了建档立卡户认为精准扶贫政策对于他们这些困难群体的帮助程度大小。一小部分人认为一般,没有人认为政府的该项举措对于他们是没有一点帮助的。宿迁市总体脱贫人口数量也充分证明了精准扶贫措施的有效性、切实性。在攻克扶贫难关的这一大问题上,宿迁市应继续坚持对贫困人口进行建档立卡,对于他们的实际情况要实时关注,及时采取措施才能更好地帮助贫困户脱离贫困。
图6 政府建档立卡精准扶贫对农村困难群体带来的帮助程度
国家经济文化水平乃至整个社会的综合发展都离不开高等院校优秀人才的培养与努力,因此国家和有关政府部门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中的在校学生扶贫更是高度重视。图7以及图8数据显示,政府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系列信息所提供的具体针对学生的多元化帮扶方式不仅仅帮扶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中的在校学生,更减轻了相关家庭孩子上学的学费和生活费的这一实际负担。
图7 负担孩子上学的学费和生活费是否有负担
图8 针对贫困户家庭大学生或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优惠政策
教育扶贫政策提出后,不少人群得到了帮扶,但新问题和挑战也接踵而至,教育扶贫工作面临着重重难关。为了解宿迁市贫困地区教育改善最迫切的需求,我们针对此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图9显示:更多群众认为应该加快贫困地区的教育全民化,在贫困地区兴建学校,让贫困地区居民有学上。有学校必然要有相应匹配的师资队伍,要建立教师流动机制,提高教育质量。也有一部分群众认为政府应加大教育资金投入,扩展就业渠道,让待业的贫困户通过劳动获得收入。
图9 针对贫困地区教育改善最迫切的需求
图10数据显示,大部分人认为我国现行的教育扶贫工作存在着明显的实际帮助,但是也有少部分人认为没有起到实际帮助的作用。随着教育扶贫工作的开展,宿迁市大部分贫困地区获得了政府以及社会的资助,让更多的贫困户获得教育扶持,但由于贫困地区贫困程度以及区域的不同,实行方向和力度会有所偏差,从而导致一部分人群被忽视。
图10 现行的教育扶贫工作是否有实际帮助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和完善,现行的教育扶贫政策开始将办学主体、师资队伍和受众群体三个方面统筹兼顾,共同发展。
目前,中国正稳步迈入新时期历史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党和国家、人民也都正站立在“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的历史交融汇聚的中心点。高质量地解决新时期历史发展所带来的主要矛盾及完成系列新的工作,全面有效完善好社会保障制度,是现阶段以及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脱贫攻坚工作可持续常态化有效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保障。对于已经脱贫的人民群众中全部或者少部分永久失去劳动能力的群体,要依法依规将其列入所在地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群体中,并定时、定期给予一定的扶助以及赡养,持续实行收支满减、最低生活保障群体逐渐退减等系列政策。稳步深化系列相关人员的扶助以及赡养工作,不断提高扶助以及赡养水平。
产业扶贫是一种内生的发展机制,旨在促进贫困个人、贫困家庭和贫穷地区的协调发展,唤醒发展活力,稳固发展基因,遏制贫困成因。为构建产业扶贫带动机制,首先,要重视产业发展规划,培育扶贫主导产品。基于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根据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和政策支持,聚集力量,建立一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扶贫能力强的主导产业。因地制宜规划布局扶贫产业,必须根据每个地方贫困户的具体致贫原因和资源禀赋特点,因地制宜、结合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精准扶贫措施,在产业发展规划方面进行精确滴灌,帮助贫困群众找对适合自己的主导脱贫产品。其次要培养带贫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示范领导核心作用和辐射驱动,根据“扶强扶优、龙头带动、百企跟进”的思路,构建一批原材料基地,加强完善深加工车间、仓储物流,围绕基地建设、产销对接、主体培训、科技服务、人才培养等关键环节,全面落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扶贫龙头企业扶持政策,促进生产规模、产品品质和经营管理等的提档升级,引领带动更多的经营主体参与产业扶贫,共享产业发展成果。最后要强化风险防控,注重贫困群众市场风险意识的培养。进一步强化风险预警和防控,完善防止扶贫回流的长效机制,建立产业扶贫主体清单,围绕生产经营、带贫能力等方面对享受产业扶贫政策的各类带贫主体进行风险评估。要紧盯自然风险、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认真检查和纠正影响产业扶贫质量、阻碍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各种风险隐患,及时发现和纠正新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重点是引导人民群众准确把握产业发展方向,理性确定产业发展计划,避免无谓损失,以获得投资的最佳效益。
宿迁市在教育扶贫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仍需不断对教育扶贫机制进行完善。教育扶贫要坚持以义务教育阶段资助为重点,不断加大资助投入,稳步提升资助标准,让贫困学子有学上。许多贫困户由于无法承担教育支出,让孩子留在家中。教育资助可以有效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让寒门学子的求学梦得以延续,实现人人受教,为国家培养新的人才力量。同时在以政府为主导的同时,要积极拓展资助资金渠道,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设立助学基金,对宿迁市家庭经济困难、成绩优秀的各类学生进行资助。
防止返贫、阻断返贫将是减贫事业的长期使命。因此,需要建立健全防止贫困回归的长效机制,有效稳固脱贫攻坚成果。一是建立健全检测预警机制。需要从多个视角和以各种形式加强早期预警的建设,对已经摆脱贫困的人民群众进行全方位以及整个过程的周期检测以及回访跟踪,以便全面了解贫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同时需要强化边缘户和贫困家庭的不稳定动态监测以发现和解决问题。建立和完善预警信息反馈系统,加强回归贫困数字预警管理平台的建设和功能整合,提前制定帮扶举措。二是要健全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政策指导、产业与扶贫的支持,鼓励龙头企业、家庭农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多种形式的土地股份合作来促进贫困人员就业,使周围的群众稳定脱贫。龙头企业与脱贫人员建立联结关系的形式有利于提高行业利润效率,进一步巩固人民脱贫致富的根基。三是建立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重视反向前移防范返贫的工作,进行严格普查和审核,严格把控脱贫返贫关,坚决阻绝类似数字贫困以及虚假脱贫的失实脱贫情况,保障落实各级扶贫干部真扶贫、扶真贫,贫困人民群众真脱贫防返贫,完善贫困人口和贫困县的考核、排查、退出机制,全面提升扶贫精准度。四是坚持扶贫与智力援助相结合。倡导通过艰苦奋斗和改善教育来改变贫困落后的状况。同时,进一步聚焦经济发展,提升贫困人民群众支持教育、文化、分享、科技、卫生等先进的理念,共享杰出人才、优秀技术和成功的发展经验,激发内生动力以促进相关群体摆脱贫困,并进一步建立稳固的大坝防止返回贫困。
要不断稳步加强党组织对于脱贫攻坚系列民生保障工作的领导。有效将党中央关于“十四五”时期的系列人民群众保障的关键决策安排落实到实际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在系列属性配对上更加趋向于合理化、科学化以及制度化,为做好现阶段以及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脱贫攻坚工作可持续常态化有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基础保证。通过对民生保障工作方面的改革再创新立意,以有效缓解高速度、高质量发展所引发的发展瓶颈以及系列阻碍等问题。要始终坚持实施基本民生保障工作的分区分段的实验推行,优化考量结果,形成以点带面、以面带片、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