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乡村文化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乡村传统文化又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发展乡村传统文化产业对乡村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发展壮大乡村文化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有利于乡村的文化建设。本文通过研究乡村传统文化发展的意义,分析了乡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出乡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提出了加强传统文化传承队伍建设,扩大品牌宣传提高知名度,拓宽产品销售渠道的策略,以此促进乡村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乡村;传统文化;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一、乡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意义
2019 年中央一号文指出:2019-2020年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期,“三农”方面有许多关键的任务。党中央认为,面对经济下行、外部环境变化复杂的情况,做好“三农”工作十分重要,提出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2020年的中央一号文中,“三农”问题依旧是首要任务。促进乡村传统文化产业,合理利用农村文化资源,对传承保护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并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为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点赞。2019年7月習近平在内蒙古考察时指出:“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支持和扶持《格萨(斯)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好传承人,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2]。2019年8月习近平在考察了解莫高窟历史沿革和文物保护研究情况时强调:“要十分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份珍贵文化遗产,坚持保护优先的理念,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保护水平,将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代代相传”[3]。没有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乡村文化产业作为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乡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乡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增强大众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意识,重新思考该如何发展乡村传统文化产业,将理论知识更好的用于实践,为开展乡村传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二、乡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乡村传统文化传承后继乏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在不断缩小,人们对传统文化情况不够了解。由于手工艺制品制作过程复杂,而年轻人没有耐心,年轻人不愿意去学习这门技艺,导致传承人在不断的减少。当面临着价值观念的改变,模具的使用,机器代替人工,虽然提高了产量和效率,但传统手工艺的精美、创作的灵性和艺术作品中蕴含的重要情感成分却逐渐消失了,失去了民间艺术的原生态和生命活力,原汁原味的艺术形式不复存在[4]。当前乡村传统文化传承人存在老龄化问题,大部分传统文化传承人都在五十岁以上,而且大部分传承人都是女性,年轻女性相对较少。人是文化传承的关键,虽然近年来乡村传统文化传承人在增长,但实际存在传承人老龄化的问题。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发展迅速,传承人中缺乏互联网这方面的能力,更需要有其它专业知识年轻人加入传统文化传承的队伍中,但缺乏相关人才,制约了传统文化的发展。当地相关部门对传统文化传承人老龄化不够重视,对培养年轻传承人存在不足,并没有让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没有兴趣,不够了解传统文化,致使传统文化传承出现后继匮乏的问题。
(二)文化产业品牌的认知度较低
乡村传统文化手工艺人主要是乡村百姓为主,对“互联网+”的推广模式不了解,缺乏专业性。尽管相关部门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由于资金存在局限,导致收效甚微。只有在相邻的县城知名度较高,在本省内认知度较低。虽然有些乡村传统文化被选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当前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以及新媒体不断涌现的背景下,其传承状况不容乐观。乡村传统文化在政府的支持下虽然己经走进职业中学的校园,但效果并不理想,并没有扩大文化品牌的认知度。乡村文化展示的形式单一,在县域内的乡村之间进行文化展示,并且在省内的文化展示相对较少,没有走出去让更多的人认识乡村文化产业品牌。乡村文化产业品牌认识度低,与市场化的冲击也有一定关系,传统的个人工作室的运营模式导致宣传度不足,县域外的人不清楚本县域乡村文化产业品牌,新时代的市场需要多渠道的进行宣传。
(三)乡村传统文化产业产品销路单一
因循守旧,保守被动,乡村文化产业依旧是传统的个体销售模式。一些产品由于制作过程复杂、不易存储运输困难等特性致使对外销售非常困难。在产品推销和产品品牌开发方面存在问题,这导致面产品销售渠道较为狭窄,这也是为何近年来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但并未引起乡村产业从业者的重视和关注的一大原由。当前乡村文化产业主要以个人工作室为主,缺乏专业人才的引领,相关政策的支持。虽然,个人工作室经验稳定,收入较丰富,但是这并不能形成产业化发展。乡村传统文化艺人存在老龄化的现象,他们的产品缺乏创新,对新时代新事物不够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不能满足大众多样化的需求。
三、乡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
(一)加强传统文化传承人队伍建设
首先要提升传承人的数量,乡村传统文化目前最大的困境就是传承人的匮乏现象,“我国非遗传承断层现象不仅表现在县、市、省级目录的代表性非遗中,国家乃至世界级的非遗也存在同样的问题”[5]。乡村传统文化虽然包括国家级的非遗项目,但也存在传承人匮乏的问题,对于传承人的培养政府要积极支持,并且也要鼓励现有传承人积极教授徒弟。在前面提到传承人老龄化问题、知识水平有限,他们不是特别清楚非遗传承的相应政策,政府需要开设相关政策学习课程,帮助传承人更好的建立保护意识,让传承人了解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重视,明白传承人的责任与义务。并且制定医疗保障政策,更好的保护传承人的身体健康。其次,通过乡村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发展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传承人,让传承人的队伍年轻化,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相关人才专业化培养。年龄大的传承人学习相应的文化知识,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帮助她们正确的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传承人与传承人之间互相学习,不断增强传统文化产品技艺水平,创作出更有价值的传统文化作品,通过现代专业文化学习让传承人的技艺水平与时俱进。最后,提高传统文化传承人在当地的地位,还要增加一定的经济优惠补助政策,让传承人能够无后顾之忧的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文化。
(二)扩大品牌宣传提高知名度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抖音、快手短视频App等新兴宣传方式的不断兴起,传统媒体不再是唯一的宣传方式,乡村文化产业品牌就可以借助这些新兴方式进行宣传,让大家能通过这些平臺了解乡村文化。乡村文化艺术能够采取云上活动的举办方式,通过各大平台为大家展示手工制作的精湛艺术,并开展网游、网购等线上活动。近年来,乡村连续举办民间艺术作品大赛,设立特殊人才建立基金,设立了合作社,组织业务培训,将乡村文化产业进行推广,是推广乡村文化产业的积极尝试,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增添了活力。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应该举办和参加规模更大、影响更广的传统文化大赛,借助各大宣传平台、网络红人,进行大力推广宣传品牌文化。积极组织传统文化传承能手开展培训课程,培养新的文化传承人,并且开展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的活动,让广大师生、学员、企业员工了解乡村文化产业品牌。还可以通过结合当地其它文化历史,建立有乡村特色文化旅游产业,让单一的乡村文化产业可以与其它文化、旅游产业有效结合,从而促进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打造具有特色、新颖的乡村文化产业,提高乡村文化的品牌知名度。
(三)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改变传统的个体经营模式,紧跟新时代的脚步,建立“互联网+”商业模式。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文化产品销售不能只停留在当地和周边县域的个体销售模式,要打破以往的区域限制,要把实体店和网店销售结合起来。利用实体店可以直观的看到技艺展示,主要用于参观、学习培训、手工制作,而网店主要是用于向世界各地销售,打破了区域限制,让人们了解并购买到乡村文化产品。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APP的传播优势销售乡村文化产品,同时可以根据不同人的需求开展私人订制的销售方式,文化传承人之间可以组建团队扩大生产规模,以此来保证供需平衡。创建乡村文化产业微信群,从业人员和文化传承人可以通过微信群进行交流,互相学习交流技艺与产品销售的经验,通过微信学习群的交流,增强文化产品样式和销售经验。传统文化产品不能停留在传统样式中,要增强创新意识,可以在原材料中加入色彩元素,当然这些色彩元素要是绿色健康的。文化产品造型的创新,根据当下流行元素制作大家喜爱的作品。打造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品牌效应,消费者通过品牌来了解产品,所以有必要打造当地特色的文化品牌,要充分挖掘乡村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提升乡村文化产品的价值,并且要注重乡村文化产品的产品质量,通过品牌效应拓宽乡村文化产品销路。
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乡村传统文化产业对乡村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发展壮大乡村文化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有利于乡村的文化建设。在现实工作开展中在善于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探究出有利于发展的新路径,同时加强传统文化传承队伍建设,扩大品牌宣传提高知名度,拓宽产品销售渠道的策略,以此促进乡村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OL].[2017-10-27].http://politics.gmw.cn./2017-10/27/content_26628091.htm.
[2] 习近平.习近平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N].人民日报,2910-07-17(2).
[3]习近平.习近平在甘肃考察[N].人民日报,2919-08-23(2).
[4]阿诺德·豪泽尔著,居延安译编:《艺术社会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 年,第206 页.
[5]李华成.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之完善[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81-85.
作者简介:姓名:苏荣芳(1993年—),性别: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农村发展。
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院 湖北 武汉 43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