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劳动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实践

2021-09-08 02:33米秀英
新课程·上旬 2021年33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米秀英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劳动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近年来受关注度不断上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能扩展学生的数学文化知识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劳动实践机会,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初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文章从关注生活劳动、开展劳动实践、弘扬劳动精神三方面出发,探索劳动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路径,以期为广大数学教师提供可靠的教学助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劳动教育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这与初中数学教育的内核有共通之处,因此在初中数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且具有一定的探索和实践空间。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探索合适的劳动教育融入路径,培养初中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创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

一、关注生活劳动,感悟数学文化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大多数数学问题的提出都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而生活离不开劳动,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教学与劳动教育之间的关系十分深厚。比如,中国人对时间的计算最初就起源于农业劳动,希腊人对几何学的思考则始于对土地的测量。数学史上的许多发现和成就都离不开生活劳动。在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也提到了很多有关数学文化的例子,如七年级上册的“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因此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时,要善于从生活劳动中取材,借助劳动教育来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例如,在学习“反比例函数”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反比例关系,尤其是在生活劳动中。这样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学生的思维也十分活跃。生活劳动的内容是丰富多彩、十分广泛的,在关注生活劳动时,要着重选取那些与初中生认知相符合的劳动类型,如家庭劳动、公益劳动等,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離,增强学生对生活劳动和数学知识的敏感度。生动的生活劳动实例能增进学生对数学概念和文化的理解。由此可见,总结生活劳动经验、从生活劳动中汲取数学知识,能强化初中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激发初中生关注和探索生活劳动的积极性,促进数学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综合性地提升初中生的核心素养。

二、开展劳动实践,提升应用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情况下学生都需要通过动手计算、画图来应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但这种数学问题的预设只是“纸上谈兵”,真正促进劳动教育融入数学教学,还需要学生充分开展劳动实践,在实践中提升数学的应用能力。为了能提升全体学生的参与性,教师可以结合七年级下册教材中的“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这一章节来给学生布置劳动实践的任务。初中生已有了统计方面的学习经验,但仅在课堂空间内他们很难获取到多样化的信息,因此在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上,教师需要安排他们在劳动实践中获取。比如,可以结合“节水”这一课题来设计劳动实践作业,学生需要统计自家每月、季度、年度的用水量和水费,并与其他学生对比,提升珍惜水资源的意识,并思考节水策略。在此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将水量等数据进一步细化。比如,每种家庭劳动的耗水量占比,学生也可以亲身实践家庭劳动,体会劳动与水量消耗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深入的劳动实践体验,使初中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并使其逻辑思考能力得以提升,对其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大有帮助。

三、弘扬劳动精神,创意解决问题

劳动教育并不是仅仅让学生动手,还要让学生能动脑思考,而不是只会“蛮干”。劳动精神不仅在劳动教育中体现,还应贯彻到实际教学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不怕苦累、反复实践的劳动精神能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反复检验中找到最优的解决办法、创意解决数学问题。例如,在八年级上册“轴对称”这一章节的学习中,初中生需要创意设计轴对称的图案,这对他们来说是一次绝佳的劳动体验。设计需要反复的对比、实践、画图,考验学生的耐心、恒心和创造力。在学生缺乏创意灵感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生活中的轴对称实例,通过生动案例的讲解,启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劳动精神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埋头苦干才能出真知,对初中生来说,更重要的是要“巧干”,在反复的实践中寻找创造性的思路,让设计成果既符合数学规律又体现个性创意。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指导,让学生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创意设计轴对称图案,这样做能最大化地节省劳动资料,方便学生随时撤销操作,并提供给学生更多样的创意设计功能。

数学起源于劳动,数学教学与劳动教育密不可分。随着劳动教育在数学教育中的逐步深入,初中生加深了对数学文化的理解,并开始有意识地在生活劳动中应用数学、在具体的劳动实践中联系数学来解决问题。这一系列操作有力地提升了初中生劳动教育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包括信息搜集和整理的能力、联想思考的能力、实践操作的能力和逻辑思考的能力,对其核心素养的培育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刘洪杰.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深度学习教学设计[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14):116-117.

[2]孔繁晶.数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路径探析[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21(3):73-76.

[3]赵勤.核心素养下的劳动教育实践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21(2):22-23.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