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护理措施在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09-08 18:10于露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8期
关键词:护理措施

于露

摘  要:目的  探讨在老年治疗感染性疾病患者中实施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1月于菏泽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理统计方法中的解析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予以全面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控制感染症状用时、老年呼吸道感染知识的掌握情况、护理前后的呼吸道炎症指标、患者心理状态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控制感染症状用时及掌握老年呼吸道感染知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呼吸道炎症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时给予全面的护理措施,可促进患者恢复,效果显著。

关键词:护理措施;老年感染性疾病;呼吸道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加重,老年慢性疾病患者数量也随之增多。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器官性能也随之衰弱。部分老人由于疾病原因需要长时间服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导致其免疫力低下。上述原因是导致老年人发生感染的主要因素。省市医院住院患者中,在神经内科、心脏科和呼吸科等科室,60岁以上的人群占总人数的80%以上,是发生感染性疾病的主要人群[1]。研究数据表明,感染性疾病患者在治疗中予以科学的、全面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2]。本研究根据此现象,探讨在治疗老年感染性呼吸道疾病中予以护理措施的疗效,做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1月菏泽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理统计方法中的解析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61~83岁,平均(65.24±2.23)岁;合并慢性支气管炎18例,细菌性肺炎16例,急性扁桃体炎11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62~82岁,平均(65.21±2.17)岁;合并慢性支气管炎19例,细菌性肺炎13例,急性扁桃体炎13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视听说认知正常者;临床症状符合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症状。

排除标准: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相关药物过敏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医生治療后予以常规的护理措施,护理患者的病处环境、饮食、精神和患病情况等。

观察组患者予以实行全面护理措施,护理人员结合老人患病情况制订如下几点护理方式:(1)在医生治疗前后,时常关怀患者的心理状况,帮助患者把负面心理消除,患者共同面对疾病,使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2)向患者讲述治疗、护理以及用药方式,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主要包括患病原因、护理措施、疾病预防和保健。(3)用药方面遵医嘱合理用药,告知患者按时按量服药的重要性,依据用药情况观察患者临床表现。(4)护理患者时吸痰前听诊治疗了解患者的痰液和肺啰音等。用X光的检查片确认痰液的聚集情况和排痰位置。餐前1 h和餐后2 h用震动排痰机促进排痰,初始频率是20次/s,3~4次/d,排痰后及时清洁患者口腔,帮助患者更换卧位,观察患者面目、呼吸情况。(5)加强患者体内营养,以流食、半流食为主,少而精地进食高营养的食物。

1.4  观察指标

(1)采用医院自拟的知识问卷,满分100分,比较两组患者控制感染症状用时、老年呼吸道感染知识的掌握情况。(2)比较护理前后呼吸道炎症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以及心理状态评分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估。SAS主要用于测量患者焦虑状态轻的重程度和在护理过程中心理变化情况的心理量表,以50分为界限,<50分者为正常、51~60分者为轻度焦虑、61~70分者为中度、71分以上者为重度。(3)采用本院自拟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满意率,满分为100分,评分>85分为非常满意;评分85~50分为比较满意;评分<50分为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将本研究数据进行处理。控制患者感染症状用时、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患者护理前后的呼吸道炎症指标、心理状态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控制感染症状用时及老年呼吸道感染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控制感染症状用时短于对照组,老年呼吸道感染知识的掌握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呼吸道炎症指标和心理状态评分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炎症指标和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当情绪受到波动,通过大脑皮质、迷走神经反射或呼吸道过度换气,便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气道净化清除能力一旦减弱就会引发中枢性咳嗽反射降低,最终导致老年人自然通气功能减弱,并且还会伴随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精神、环境和细菌因素。若遇到干燥寒冷的环境,会降低机体抵抗力,阻碍支气管黏膜的血液循环,平滑肌发生痉挛及呼吸道排出分泌物困难,让病毒或细菌得以入侵,导致病发。老年患者在手术后受到活动限制,早期无法下床活动,也就无法及时排除呼吸道分泌物,进而引发术后肺炎,呼吸道感染。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很多,不尽早做干预、重视患者的病情会助长感染风险。相较于重症患者来说,使用抗菌药物的频率大、强度高,极易出现耐药性,也会引发呼吸道感染[3]。常规的护理方式只是按照诊疗流程操作,欠缺与患者的沟通和服务患者的主动性,缺乏对患者的针对性护理,难免顾及不到患者的心理或细节方面。而在老年感染性呼吸道疾病中,实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进,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相对提高,将老年患者感染症状控制得当,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全面的护理措施从心理、外界环境等方面着手予以老年患者护理,使其护理需求得以缓助,并且还可改善机体营养情况[4-5]。

综上所述,在治疗老年感染性呼吸道疾病中,科学全面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住院时间减短,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王金兰.护理措施对老年感染性疾病患者呼吸道感染有效性及相关因素分析[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8,35(2):70-72.

[2]吴玲玲.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03):276-277.

[3]梁秀慧.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急性哮喘发作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20):2777-2779.

[4]韩福霞.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124,132.

[5]徐宁.老年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方法及实行效果探究[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8,5(83):107,110.

猜你喜欢
护理措施
淋巴瘤患者应用美罗华出现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局麻下行内科胸腔镜手术进行诊断、治疗的护理措施
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炎的个性化护理措施分析
尖锐湿疣激光术后的护理措施探讨
探讨43例胸部创伤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及护理措施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急危重症患者气管插管中帝视内窥镜的应用效果与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