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高权
摘 要:课程开发的目的在于使课程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为学生个性发展服务。本文以“寻味基塘”研学为例,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出发,确立课程目标;深挖地方特色资源,优化课程结构;开展分层发现式研学,做好课程实施;开展多元化评价,促进课程建设四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进行地方传统文化研学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关键词:地方文化资源;“寻味基塘”;研学课程
基塘是一方美景,是一种文化,更是承载着珠江三角洲过去几百年繁荣的农业典范,而在当今工业化浪潮下,珠三角的基塘农业逐渐消殆,古老的桑蚕文化走向衰败。为了顺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深化学校主题实践课程研究,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实现弘扬地方文化与立德树人的结合,学校、家长、学生共同开展了为期半年的以“寻文化基因,品基塘之美”为主题的优秀传统文化研学之旅——《寻味基塘》,行走着,收获着。
一、坚持核心素养引领,确立课程目标
结合中国学生发展素养、2017年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地理核心素养,我们将《寻味基塘》课程定位为以“基塘文化”为载体,引导学生走进基塘,体验基塘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同时,拟定《寻味基塘》校本课程目标,设计方案如表1所示。
二、深挖地方特色资源,优化课程结构
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景观的发展演变过程,是珠三角平原从原生的“自然物态”向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文化生态”演进的过程,是一代又一代民众的创造性劳动积累,在创造出这种特殊的土地利用方式和乡土景观的同时,亦衍生出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如鱼文化、船文化、桥文化、水乡文化、蚕桑文化、丝绸文化、宗祠寺庙文化等[1]。我们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走访,挖掘出以佛山市西樵镇为核心区的六个研学站点:佛山桑园围(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西樵“渔耕粤韵”旅游文化区、西樵香云纱传承基地、西樵轻纺城、西樵陈启沅故居(公祠)、西樵松塘村。
本着内容指向目标的原则,经过多方论证和实践,最终确立《寻味基塘》课程体系(表2)。其依据:一是选择文化内涵丰富的项目,如“渔耕粤韵”旅游文化区,便于传承弘扬乡土文化;二是选择实践性强、学生乐于参与的项目,如香云衫的制作,便于激发学生兴趣;三是选择操作性强、在当地有口皆碑的项目,如走寻松塘村,便于提升研学品牌影响力。
三、开展分层发现式研学,做好课程实施
发现式学习是一种让学生通过自己经历知识发现的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探究能力的学习方式。教师主导问题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根据教师扮演的角色不同,发现式学习由低到高可分为三个层次。
1.体验发现型:研学与课堂教学融合,实现“知行合一”
教师创设基塘研学的任务清单、问题情境,学生展开自主研学,教师适当指导,强调学生体验发现学习过程。例如“再会桑基鱼塘”课例(表3),包括课前走访、课堂探究和课后实践三部分。
2.指导发现型:开展项目式研学,体现“全科育人”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对真实、复杂的问题进行探究,最终以作品或产品形式公开呈现成果,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融合多学科知识,建构核心知识、掌握必备技能、实现综合发展的学习方式[2],实施过程如下。
(1)组建团队,选定主题。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学习和发展的需求, 研学采取自主选择,以社团(6~8人)为单位,每个团队选择或确立一个项目,自愿选择相应的任务,自主选择导师,开展研究性学习。
(2)头脑风暴,制订方案。研学前期,各团队召开头脑风暴会议,共同研究制定项目方案。方案内容包括主题与挑战性问题、研学点与研学方式、研学流程与分工、预期成果与展示方式等。学校课程部对每个方案进行可行性评估审核,并提出整改建议。
(3)行访探究,实施项目。方案通过后,学生们利用周末、节假日寻走基塘。在行走、观察、探访、记录的过程中,学生们真切地走近研学主题,了解独具岭南特色的地方文化和先民们的匠心精神。另外,学校遴选本土资深匠人、文化名人,走进学校为学生们开设“大师课堂”;邀请家长志愿者走进教室开设家长“基塘微课程”,丰富的课程让学生们大开眼界。
(4)搭台唱戏,交流展示成果。学校利用乡土资源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如建设专门的基塘文化研学教室,开展基塘文化专题展(走廊),举办校园基塘文化节,展示基塘文化研学创作作品,营造浓厚的基塘乡土文化氛围,浸润学生成长。
研学归来,学生们围绕所选主题,运用各学科知识,发挥创意,拼搭各种素材,推出创意作品供展示。为更好地诉说一个个精彩而一波三折的基塘故事,学生们创编融入话剧、小品、戏剧等多种形式的节目,将研学历程一一展示。另外,各项目负责人汇报分享,其他组学生组成评委会进行提问质疑和评分。在这一过程中,各项目组在碰撞与交流中相互启发,最终达到自我提升,共同成长的目的。
3.独立发现型:开展主题研学,实现“全程育人”
问题的提出、资料的收集整理、问题的探究与解决、成果的展示等全由课题组学生合作完成,教师仅仅是学习的辅助者和组织者。
例如可以开展佛山桑园围改造设计方案比赛活动。围绕“城市与水”主题,要求学生针对当地环境特点,完成佛山桑园围改造设计方案,要求如下:①方案内容要将雨水花园和海绵城市等内容融合起来,实现对水资源的循环、合理利用;②方案中必须要有模型或示意图,能够展示设计成果;③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前期相关资料收集、方案实施流程、实施具体内容、基地后期维护、方案可行性评估、小组合作分工情况介绍等。
活动实施过程:一是地理科组制定课程开展方案与计划;二是学生开展方案设计;三是组织学生方案汇报与答辩并评选出奖项;四是将学生作品在校内进行展览,提升课程影响力;五是联合相关部门,共同指导部分团队作品实施与落地。
四、开展多元评价,促进课程建设
研学考核评价可以以实践成果与量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估。研学实践成果方面,小组合作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于研学过程中的自然或者人文地理景观以绘画或者摄影摄像形式展现,并说明该景观的特征以及形成的原因;二是对基塘文化的现存问题、如何保護与传承,以调查报告或者小论文形式进行展现。量表评价方面,结合大卫·库伯提出的体验学习圈理论[3],可通过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以及主动检验四个方面,以教师、本人和小组成员为评价主体,进行研学效果量化评价(表4),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在研学过程中的体验情况与学习状态,检验研学成效。
参考文献:
[1] 刘克华. 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景观遗产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6.
[2] 王轲,冯亮.基于项目式教学的活动分析[J].地理教育,2017(12):15-17.
[3] Kolb D.A.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M]. New Jersey: Prentice-Hall,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