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越
随着自我意识和自我判断能力不断提高,两三岁时,乖巧的宝宝突然间就叛逆了,处处要和家人对着干。这一切,意味着孩子进入了叛逆期。那么,如何帮助他们度过叛逆期呢?
随着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幼儿自我意识加快觉醒,叛逆期逐渐低龄化。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叛逆行为很迷茫,有些家长甚至采用强硬的方式对待叛逆行为,结果适得其反。
叛逆期有什么特点
叛逆期的孩子,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心理发展出现独立的萌芽,慢慢有了“脾气”。他们喜欢做出夸张行为引起别人的注意,以做对抗性行为为乐。因为孩子觉得自己长大了,所以什么事情都喜欢亲力亲为,不喜欢被指挥,你叫他往东,他偏要往西。一旦受到成人的干涉或者反对,便开始顶嘴、反抗。
但在这个阶段,孩子也会表现得很黏人,害怕失去最亲密的人。他们情绪剧烈又变化无常,经常在两个极端摇摆不定:“要—不要,行—不行”。
叛逆行为产生的原因
社会经验的欠缺导致了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不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更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当他们的需求受到制止或反对时,就会表现出对成人强烈的不满和反抗,喜欢说“我不”,喜欢和成人背道而驰。
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幼儿的独立探索欲望要远远高于规则服从。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和孩子最亲近、相处时间最长的人,我们要观察、分析孩子的行为,充分理解儿童渴望独立的需求,尽量创造条件。当孩子的要求得到适当满足后,他们的叛逆行为、叛逆性心理会逐渐减少。
正确对待叛逆心理
原则问题不越线
睡觉时间到了,牛牛就是不肯去刷牙,不管爸爸讲道理还是发火都不管用。这时妈妈拿出了上周和牛牛一起制定的计划表说:“牛牛,我们说好晚上9点钟必须刷牙的,你看,我和爸爸都按照计划时间刷好牙了。”牛牛听后,看了看计划表,又看了看时间,自言自语:“小小男子汉,说到做到,我现在就去刷牙。”话音刚落,牛牛就跑到洗漱间,自己刷起牙来了。
叛逆期的孩子常常会做一些挑战底线,且令人难以理解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适当满足孩子的要求,但要把握好“度”,画出“看得见”的底线,不能一味迁就。我们可以与孩子一同制定规则,制定后一定要严格遵守,家长更要以身作则。总之,用规则来管理叛逆期孩子的日常行为,是不错的选择。
适当冷处理
小欣边看电视边拿茶杯敲桌子,爸爸不让她敲,她却变本加厉,越敲越响。爸爸没办法,便不理她回到了房间。小欣见没有人关注这件事了,慢慢就没了兴致,安静地看起了电视。
叛逆期的孩子会做一些让人无法理解的事来吸引他人的注意。这时,成人可以用冷处理的方式不予理睬,等孩子安静下来再来沟通。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家长适度放手,让孩子在尝试中吸取教训、经验,感受到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乐趣。幼儿是一个正在发展的,独立而完整的人,他们有着自己独立的心理及行为方式,家长需要为孩子创造自由的空间,适当学会“不理睬”,这对幼儿的成长有益无害。
培养孩子的爱心、同理心
玩玩具时,依依一不小心把“玩具狗”掉在了地上,妈妈看到后说:“依依,小狗摔跤了一定會很痛吧,平时你摔跤时,妈妈是怎么做的呢?”依依听后抱着玩具狗说:“小狗狗,对不起,姐姐帮你揉揉,以后姐姐一定会小心,不让你再掉下去。”
幼儿的叛逆性行为很多时候表现为破坏性、挑逗性行为,完全不顾忌他人感受。因此,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爱心、同理心很有必要。在日常生活中,成人可以和孩子一同照顾花草、饲养小动物或者定期参加公益活动,等等。让孩子知道爱是平等的、相互的,只有懂得爱别人,别人才会爱你。家长还可以根据孩子“泛灵论”的特点,为周围事物赋予生命,使孩子产生移情心理,学会换位思考,激发他们的同理心,知道要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其他人和物。如果幼儿有了这种责任心、爱心、同理心,他们的叛逆性心理也会随之大大地减弱。
对爸爸妈妈说
当叛逆期遇上溺爱
很多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付出无原则的爱,疼爱孩子是人的天性,但过度了,害处不小:溺爱与叛逆往往相辅相成。学龄前孩子还没有形成是非观,父母的溺爱促使孩子的叛逆心理不断膨胀,建立错误的“是非”参照标准。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很多家长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与规划来成长,甚至忘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有些家长会觉得孩子“不听话”“不乖”而进行压制,这种压制进一步加剧了孩子的叛逆心理,诱发攻击性行为的产生。
选择权下的尊重
叛逆期的幼儿往往“不”字当头,整天不是“不行”“不要”,就是“不可以”。但有时我们也不妨换位思考,给孩子更多的选择,为幼儿提供一个独立的思考空间。是吃米饭还是吃面条?先洗澡还是先刷牙?想去公园、超市还是游乐场?要知道一个选择便是一份尊重,而这份尊重与信任,孩子能够感受得到。
正确对待幼儿的叛逆性心理是一门教育艺术,家长应该多跟孩子沟通,听听孩子的意见,及时给予引导,适时巧妙应对,有时不妨耍些“小花招”。与孩子一同度过叛逆期,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