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媒体时代思政课人才培养如何贯彻好“三因”理念

2021-09-07 06:57赵雅芝张敏汤敏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23期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理念

赵雅芝 张敏 汤敏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理念,给当前思政教育者如何在网络新媒体时代上好思政课提供了理论指导。具体而言,网络新媒体时代思政课因事而化,就是要抓住时局事件,以事实和事理教化人心;因时而进,就是要推进思政课的时效性和前瞻性;因势而新,就是在网络新媒体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借势,造学习之势和谋思想之势,守正思政课线下课堂,创新思政课线上课堂,丰富大学生思政课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思政课人才培养;“三因”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3-0081-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如何利用好网络新媒体是对当前上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新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网络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要遵循“三因”理念,用新媒体、新技术努力强化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指引,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培育大学生崇高的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情怀,积极引导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强化大学生政治、思想和情感认同,锻造大学生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

一、网络新媒体时代思政课如何因事而化

因事而化指的是将目标、方向融入事情、事务之中,凭借相关事情、事务使人或者事的性质亦或形态发生改变。而高校思政课“因事而化”是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融入到相关事情或事务中去,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达到使教育对象思想和行为发生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改变。在网络新媒体时代,思政课因事而化,首先要抓住当下时代国家大事,以事实育人、以事理化人,在大事面前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一方面,体现社会主义大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显著成效,充分凸显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品质和责任担当意识;另一方面,也要求思政教育者再接再厉、乘势而上,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努力让大学生切身感受、明确在党的任何历史时期,尤其是新时代的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党领导的重要性;明确办好中国事情的关键是爱党、爱社会主义与爱国相统一的。要让大学生从知识的角度明确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从世界的角度明确中国的大国担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从历史视角明确人民群众伟大团结奋斗进取的精神。事实一再证明,只有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服从党的领导,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指日可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2]。爱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落在行动上的一种情怀。因此,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引导、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让大学生真正爱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真正达到以事化人的效果。

思政教育者要牢牢守住思政课这块主阵地,在做好以事化人的基础上,要积极主动为大学生答疑解惑。“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3]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尤其是网络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身处纷繁复杂的信息化社会,方方面面的信息都会影响他们对事物情感和判断。作为直面大学生的思政教育者,“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要注意结合学生日常思想动态和问题导向,通过在线课堂或者各种网络平台鼓励大学生主动向思政教育者发问。大学生判断是非能力相对较弱,思政教育者在面对大学生提出的思想问题时不能熟视无睹,要做到有理有据地回应,帮助他们从自身角度去体会和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树立自己于国于民的理想信念。在对学生答疑解惑过程中,思政教育者不仅要用事实说话,还可以通过鼓励大学生结合发生的英雄故事提高认识和辨别能力,还可以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深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值得传承的文化资源,培育大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的能力和意识,传承“知行合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帮助大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认知、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培育民族文化自觉,为他们在当今多元文化共存的合作交流过程中打好根基。

由此,网络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因事而化,就要充分明确思政课是教化人心的课程,教化人心必须要结合具体生动的事件作为与大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桥梁,发挥以事实为主导、以理论为支撑、以引导为目标的方向作用。思政教育者在扮演教育者的同时还要兼具解惑者的角色,认真负责地引导学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砥砺广大学生的爱国、报国和强国之志。

二、网络新媒体时代思政课如何因时而进

网络新媒体时代思政课要因时而进,首先要抓住当下具体的、生动的事件,以提升思政课的时效性。因时而进的这个“时”,指的就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机。思政教育者要趁热打铁,努力做到教育教学因时而进、教育理念因时而新、教育方法因时而活。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要因时而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结合社会实际,把教育教学融入当下社会热点问题。网络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出现各种思想偏颇问题,不仅仅会影响个人的人生走向,甚至会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來走向。如何对大学生各种思想动向进行指导和帮助,将反映当前时代的思想特征及时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思政教育者不能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某个教学环节,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灵活应变。思政教育者要结合时代背景,将思政教育在具体事件层面逐渐升华至更高思想层面,要教育大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新时代这个命题出发,明确任何艰难险阻作为新时代发展的拦路虎只是暂时的,教育学生要用积极乐观心态去面对它、战胜它,要在克服阻碍时代发展问题的过程中去坚守历史担当,在践行时代精神中牢记初心使命。思政教育者要明确肩上的时代重任,这种责任最关键的是在具体时代背景下上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了解和把握大学生在特殊时期的思想动态并加以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立德树人,最终是要将大学生作为人才输送到社会上,成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4]因此,要借助新媒体技术,在倡导和号召广大学生在克服困难的同时,注意发挥专业所长,要走到群众中、走到田间地头、走进街头巷尾,听民声、看民情、识民意。要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展开最广泛的基层实践,了解世情、国情、党情和民情,鼓励大学生写好自己的成长日志,与老师同学们进行交流分享总结。思政教育者在倾听大学生分享总结的过程中应时宜地进行引导,树立起大学生自觉对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奋斗之情、拼搏之义。如果大学生对遇到的问题有误解有想法,思政教育者应及时了解掌握并且及时进行引导和解释,要让大学生明确国家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向好的,是一片光明前景的。但是也要警惕个别不好的作为和现象,大学生要自觉承担起建设国家的责任,要用自己的成长历程引导同龄人把热爱祖国、热爱党放在第一位,要培养大学生与不良风气和行为作斗争的傲然正气,要对战胜任何艰难险阻有信心,要对中国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猜你喜欢
网络新媒体理念
让法治理念根植民心
“减负增质”理念下作业管理的创新策略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用心处事
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管理模式的探索
网络新媒体对高校审美教育的影响分析
网络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研究
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框架分析
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版权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