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葛苏饮在外感高热中的应用效果

2021-09-07 09:04:00吕丽娜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15期
关键词:王氏外感体温

吕丽娜,王 莉

(泰安市中医二院中医内科,山东 泰安 271002)

外感高热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于季节变化尤其是冬春季节以及天气莫测时发病率较高,临床以发热为主要症状,伴恶寒、头痛、咽痛、周身酸痛、乏力、面赤、脉浮等表现。复方氨酚烷胺中的乙酰氨基酚能够抑制体内的前列腺合成,从而起到解热镇痛作用,为治疗外感高热的常用药物,但偶见恶心、腹痛等不良反应。中医认为,外感高热主要是外感六淫之邪,侵袭人体,导致身体损害而出现的发热病症[1]。王氏葛苏饮是泰山王氏伤寒学派第二代代表性传承人、泰安市名老中医王逢寅老先生的经验方,为治疗伤寒外感热病而创立,由葛根、柴胡等组成,能明显缩短外感热病的病程,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2]。本研究旨在探讨王氏葛苏饮对外感高热患者退热时间及中性粒细胞(NEU)、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泰安市中医二院2020年2月至7月收治的100例外感高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16~78岁,平均(47.12±1.09)岁;病程2~48 h,平均(25.13±1.18) h。治疗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15~79岁,平均(47.23±1.13)岁;病程3~48 h,平均(25.51±1.29) 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参照《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2011年版)》[3]、《普通感冒中医诊疗指南(2015年版)》[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患者发热,腋温超过38 ℃者;多伴有恶寒发热、头痛、咽痛、周身酸痛、乏力、面赤、脉浮者等。排除标准:重要脏器(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合并有严重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以及恶性肿瘤者;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过敏或者过敏体质者等。本次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或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复方氨酚烷胺片(吉林吉春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690,规格:乙酰氨基酚250 mg+盐酸金刚烷胺100 mg+人工牛黄10 mg+咖啡因15 mg+马来酸氯苯那敏2 mg/片),377 mg/次,2次/d。给予治疗组患者王氏葛苏饮:葛根25~30 g,苏叶、僵蚕、射干、白豆蔻各10 g,黄芩、羌活各15 g,荆芥穗25 g,石膏20~30 g,双花20 g,柴胡15~20 g,甘草5 g,取水煎煮至400 mL,200 mL/次,2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 d。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痊愈:在用药1~2 d内,患者体温恢复且未再度升高,临床症状消失;显效:在用药2 d内,患者体温逐渐恢复,于用药3 d内体温恢复正常未再度升高,临床症状基本改善;有效:在用药3 d内患者缓慢退热未再度升高,临床症状部分改善;无效:在体温恢复后又再次升高[3]。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退热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开始退热时间、完全退热时间。③NEU、SAA、CRP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两组患者空腹肘部静脉血4 mL,分成两份,其中一份血样以3 000 r/min的转速离心10 min,分离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血清SAA、CRP水平,另一份血样经抗凝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NEU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退热时间 治疗组患者开始退热时间、完全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退热时间比较(±s, h)

表2 两组患者退热时间比较(±s, h)

组别 例数 开始退热时间 完全退热时间对照组 50 6.50±1.46 45.30±3.32治疗组 50 5.10±1.09 24.50±4.21 t值 5.433 27.432 P值 < 0.05 < 0.05

2.3 NEU、SAA、CRP水平 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NEU、血清SAA、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NEU、SAA、CRP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NEU、SAA、CRP水平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P < 0.05。NEU:中性粒细胞;SAA:淀粉样蛋白-A;CRP:C-反应蛋白。

组别 例数 NEU(%) SAA(mg/L) CRP(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0 78.32±14.25 65.34±1.12* 84.64±8.71 48.65±5.98* 77.55±14.62 35.52±5.66*治疗组 50 79.90±14.69 55.16±1.43* 85.32±8.41 36.22±4.65* 76.49±14.43 24.55±7.73*t值 0.546 39.630 0.397 11.603 0.365 8.097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外感高热是指外感因素导致的病理性体温升高,在内科疾病的发病率中占比较高,严重者可出现神昏谵语、抽搐惊厥,甚至危及生命。复方氨酚烷胺是一种复合剂,适用于流行性感冒引发的发热、头痛等症状,但停药后易复发,临床效果欠佳。

中医认为,外感高热是由外邪入侵所致,与人体正气相搏,内有正邪相争,从而紊乱脏腑气机,阴阳失调[5]。王氏葛苏饮组方以“寒温并用、解表清里、顾护脾胃”为其鲜明特色,解表可辛温、辛凉药物并用;清里则用清热泻火或清热解毒药物以截断病势;顾护脾胃则胃气充足,则气血生化正常。方中柴胡有解表退热之功效;葛根有生津止渴、解肌退热的作用;紫苏、荆芥穗解表发汗、疏风散寒;黄芩清热泻火解毒;石膏清热泻火生津;羌活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僵蚕化痰散结、祛风止痛;双花、射干清热解毒利咽;白蔻行气温中、顾护脾胃;甘草调和诸药,诸药相合用以开腠理散表邪,佐以清热泻火解毒药物以清里热[6]。本研究结果中,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开始退热时间、完全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提示王氏葛苏饮治疗外感高热,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且具有退热迅速、体温不易反弹等特点。

NEU在趋化因子的引导下能够聚集到感染部位,吞噬病原菌,释放多种炎性因子,其水平升高,提示机体发生感染现象;SAA是由肝脏合成的、较为敏感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当机体发生炎症反应时,其水平可迅速升高,反应外感发热患者炎症反应程度;CRP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当机体受到炎症刺激时,其水平升高,激活补体并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清热解毒类中药,在广谱抗菌、抗病毒功效方面表现较好。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柴胡、葛根、黄芩、石膏均具有清热解肌之功,柴胡皂苷可有效缓解炎症性疾病,低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黄芩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明显抑制病菌生长,并有较好的抗炎作用[7-8]。本研究结果中,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外周血NEU、血清SAA、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王氏葛苏饮治疗外感高热,可有效降低患者体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王氏葛苏饮治疗外感高热具有退热迅速、体温不易反弹、高效安全等特点,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体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王氏外感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11-25 14:16:14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科学大众(2020年10期)2020-07-24 09:14:12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关注王氏药罐治病更防病 金牌口碑健康养生好项目
现代营销联手王氏药罐 共同开拓大健康项目市场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晚晴(2016年11期)2016-12-20 19:06:26
中医按摩市场潜力大 王氏推拿让你更赚钱
打造普惠天下的王氏药罐国医文化 专业医生深深赞叹王氏药罐的神奇
桑菊饮治猪外感咳嗽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56
止嗽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