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梦醒
100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18天后,就在上海建立了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从此揭开了中国工人运动的崭新篇章。
在今天的上海静安区成都北路893弄1-11号,一栋两层石库门小楼静静伫立于此。这座建于20世纪初的建筑,就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办公旧址。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这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的起点,也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摇篮。
如今,修旧如旧的旧址作为陈列馆,向每一位来访者讲述着那段铿锵岁月。
如果说,上海是工人阶级的摇篮,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发祥地,那么,这栋小小的石库门房子,就是100年前中国工人运动的“心脏”,是中国革命和工人运动的重要坐标。
风过留痕,雁过留声。
100年前,从这里发出的一条条信息、碰撞出的一个个思想火花,照亮了中国工人的奋斗之路。100年后,这里作为中国工会的初心源头和中国工人的精神家园,传承着红色的革命精神,闪耀着光芒。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
20世纪20年代初的上海,民族工业发展迅猛,从闸北到沪南,从沪西到浦东,形成了五个特色鲜明的现代工业和产业集样。
彼时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所在地,与今日所见模样大相径庭。没有高架桥,没有空旷的绿地广场,一个个小商贩摊位和纺织工厂在周围紧紧相邻,繁荣又热闹。
有工厂的地方就有工人。据统计,当时全国共有产业工人约200万人,上海的产业工人就占据四分之一。然而,与外国劳工不同的是,中国工人的劳动强度之高、生存环境之差让人触目惊心。
在上海音像资料馆工作了一辈子的研究员张景岳,看到过太多当年工人悲惨处境的画面资料:在上海缫丝厂,只比操作台高出一点的孩童站在机器旁,娴熟地在100摄氏度的沸水中捞丝,他们身后站着的,是拿着“家伙什儿”的监工;在上海码头,工人用肩膀扛着超百公斤重的货物,却走在仅一尺多宽、一丈多长的跳板上,环绕向上,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稍有不慎,跌落跳板,非死即伤。
从码头工人到黄包车夫,从纺织工到冷作工,他们干着又苦又重的工作,却拿着微薄的薪水,生活的困苦程度可想而知。“站起来,反抗压迫”成了彼时中国工人阶级的心声。
时代潮流,浩浩汤汤。在这样的期待下,一个可以走进工人、带领工人的“指挥部”诞生了。1921年8月11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成为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公开机构。时任书记部主任张国焘,干事李启汉、李震瀛等。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首要任务,即完成党的“一大”明确提出的——组织工人阶级,加强党对工人运动的领导。在中共一大通过的第一个决议——《关于当前实际工作中的决议》中,第一句话即为:“本党的基本的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
今天,在1980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大”前后》(二)中,依然能找到历史佐证。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58名党员之一的罗章龙,在其中回忆道:在党成立前,上海有些产业工人,组织了一些自发的工会,不是党领导的,这些工会大部分不是革命的工会,是有名无实的,或黄色工会。党成立后,计划成立新型的工会,以代替旧的工会,旧的工会有资本家代理人般的,或是些高级职员,还有些非工人混入,形形色色,不一而足。党成立后,就要改造这种状况,成立产业工会,如铁路、矿山、纱厂、机器厂工会等。
“劳动组合”这一名词是从日本名词中翻译而来的。之所以称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日本工会很多,比较发达,有了样本参考。另一方面,则是听取了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建议。张国焘在《我的回忆》中写道:我们不能称之为总工会,因为还不是由各地工会所产生出来的机……马林建议可以叫作“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我们同意采用这个名字。
其实,不仅是名字,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选址位置也有一番考虑。
从工业角度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地处苏州河边,以新闸路桥为起点,向西至恒丰路桥,河两岸是全上海机器缫丝厂分布最密集的地方。当时,缫丝厂又是上海工人数量最多的支柱产业。选址于此,紧邻工厂,能够时刻感受工人的甘苦、倾听工人的心声。
从交通角度看,新闸路路口就有三路有轨电车车站,借助于遍布全市的有轨电车线路网以及黄浦江上的轮渡,可以方便地到达全市五大工业区,便于指导和发动全市各处的工人运动。
就这样,在彼时的上海成都路19号C,今天的成都北路893弄,一栋小小的石库门深深烙印上了中国工人阶级的红色足迹。
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仓库的保险柜里,珍藏着六期1920年至1921年出版的《共产党》原件。其中,在1921年7月7日出版的第六期《共产党》上,刊发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宣言》——我们只有把一个产业底下的劳动者,不分区域,不分男女老少,都组织起来,做成一个产业组合。因为这样一个团体才能算是一个有力的团体,要这样一个组织法,劳动者才能用他们的组织力,做奋斗事业,谋改良他们的地位呢。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后,又相继在湖南、武汉、北京、济南、广州等地设立了五个分部。湖南分部负责人为毛泽东,武汉分部负责人为包惠僧,后由林育南、项英接任,北京分部负责人为邓中夏、罗章龙,济南分部负责人为王尽美,广州分部负责人为谭平山,后由阮啸仙、冯菊坡接任。
为更好地还原、印证这段历史,2018年,上海市总工会牵头发起对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的保护性修缮工程。彼时,由上海市总工会、静安区总工会指导,静安区文旅局牵头组建的项目展陈提升小组,兵分五路赴各分部所在地、28家纪念馆,搜寻隐匿在各处的一段段历史印迹。
广东是重要的寻访点之一,也是项目小组收获最多的地点。2018年11月28日下午,项目小组前往位于佛山的谭平山故居。地处大山深处的故居,正值修缮,到访人数少之又少。本不抱太多希望的小组成员却意外地发现了一封信。那是1922年,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广州分部(又称南方分部)负责人谭平山写给施存统的信件,静静地放在展柜里,信的第二页中赫然写道: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南方分部——已有六人办事……“这是能够证明当时历史事件的一手资料,太珍贵了。”参加了整个展陈提升过程的静安区文物史料馆馆长朱润说,“这些史料都在证明着,当时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全国工人运动中的统领地位和作用。”在当地总工会的协调和谭平山故居的支持下,这份宝贵的资料得以在上海复制展出。
1922年5月1日,在广州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上,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被确定为工人运动的领导机关。由此,全国工人运动规模不断扩大,性质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影响与带动下,掀开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从1922年1月香港海员大罢工至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3个月内,全国发生工人运动超百次,参与人数超30万人。包括中国工人运动史上著名的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以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完全胜利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都发生在这一时期。
1922年,上海一年内发生罢工54次,参加人数超八万人,覆盖浦东日华纱厂、上海邮务工人、上海海员等。一系列工人运动震慑到了帝国主义,也引起了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的注意。1922年7月18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被查封,总部被迫迁往北京。
尽管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总部发生变迁,但其作用、地位与工作任务始终未曾改变。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推动下,全国工人运动向纵深发展。
中国工人阶级在奋进中觉醒了。
走进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二层,几条板凳、一面黑板,立即便能带领参观者置身于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工人学校。
就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前一年,李启汉就在距离新闸路仅三公里的安远路租下了三间门面房,开办了第一所工人半日学校。同样,这里也在沪西工业区覆盖范围内,地处小沙渡、紧靠苏州河聚集在这里的上海纺织工人人数最多、文化程度却很低,一字不识的工人占到了一多半以上。
然而,学校刚刚开班时,来的工人却寥寥无几。为了配合工人的劳作时间,学校取名为“半日学校”,分早晚两个班;为了拉近与工人的距离,李启汉脱掉学生装、学习上海话,同工人们吃住在一起;为了增强学校的吸引力,李启汉还购置了留声机以开办工人俱乐部的方式,和工人们一起边玩儿边学。
当时,对于“工人”二字的一种解读是,“工人不出头,出头便吃土”。李启汉不信,他对工友解释说:“工人两个字合起来,是一个天字,所以,工人就是天。”
李启汉是我国最早从事中国工人运动的共产党员。他出生于湖南江华县一个瑶族农民家庭,“五四”运动后,加入新民学会,受新思想启蒙。在到北京请愿过程中,他认识了邓中夏,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逐渐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1920年,在邓中夏的介绍下,李启汉到上海工作,在中共一大召开前一年,他肩负使命在上海筹办工人学校、组织工会。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建成后,李启汉进一步深入工人中间,与工人交朋友,关心他们的状况倾听他们的心声。哪里有工人同资本家进行斗争哪里就有李启汉的身影。
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期间,上海英美烟草厂工人举行罢工,李启汉主动走进工人中间。号召大家团结起来,“坚持下去,就是胜利”。在他的启发与建议下,工人推选了自己的代表,一步步与洋老板进行交涉,要求增加工资、减少工作时间。
很快,这场有组织、有领导的罢工斗争取得了胜利。但是李启汉知道,胜利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压迫的结束,必须把更多的工人组织起来。随后,在他多方联系与努力下,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第一个工会组织——上海英美烟草工会于1921年8月下旬诞生了。
以此为起点,李启汉像发动机一样,持续推动工人运动,组织上海工人用行动支援香港海员大罢工,带领日华纱厂工人、上海邮务工人罢工取得胜利,为工人和工人运动带来了勇气与信心。
1922年5月1日,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上通过了《八小时工作制案》《罢工援助案》,这两个方案正是李启汉赴广州的路上起草的,是他同工人一起实践的产物。
李启汉的一系列行动引起了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的注意。1922年6月,当局以唆使罢工、扰乱治安为名,逮捕了李启汉,原本三个月的监狱刑期被租界当局故意改成“永远监禁”。直到1924年10月江浙军阀战争爆发,才得以释放。
两年零四个月的牢狱生活让李启汉受尽折磨。邓中夏曾感慨地说:“李启汉是我党坐牢最早最苦的第一位同志。”
在1924年11月出版的《中国工人》第二期杂志上,就刊发了邓中夏于1924年10月13日在上海写给李启汉的诗——《启汉出狱,喜极而泣,诗以志之》:阴森黑暗的狱囚/冰冷沉重的镣铐/粗沙巨细的牢饭/哦哦!我们的战士/苦了你了/屈指算来/已是两年四个月了/你的神采似乎比以前还光辉了些/……你出来了/你我的责任更重大了/……哦哦!我们的战士/准备的迎战/准备的厮杀。
在充满挑战与未知的革命之路上,避免不了流血与牺牲。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共产党人和工人领袖被残酷屠杀,4月15日李启汉被捕。被捕第二天,他对前来探监的爱人和妹妹说:“你们要继续努力前进,不要忘掉哥哥未完成的事业……你们记着,哥哥是为什么而生,为什么而死的!”
这是李启汉的遗言,牺牲时,他年仅29岁。
今天,李启汉的故事被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以情景党课的形式真实还原。这一环节中,讲解员袁梦会穿上纱厂女工的服装,以李启汉妹妹李英的身份,一边演绎一边讲述,带领参观者打开尘封已久的历史,感受李启汉的传奇经历。
在情景党课接近尾声的时候,袁梦会用李英的口吻对参观者说:“最后,我想说一声感谢,感谢上海这片红色热土,保留着哥哥的革命足迹,这里还建成了纪念馆,向人们诉说他的故事。请大家记住这个为中国工运事业贡献出生命的名字——李启汉。”
砖瓦无声,岁月有痕。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历史是短暂的,从1921年8月11日成立至1925年5月1日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召开,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它的使命已经达成。然而,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为起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人运动的脚步没有停歇,这些烙印下的红色足迹,是历史,更是初心。
2021年5月9日,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共上海市委在上海联合召开纪念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100周年座谈会,总结回顾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工人运动的经验启示,从光辉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推动新时代党的工运事业创新发展。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东明对做好纪念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100周年相关工作高度重视,并提出明确要求。
会上,全总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陈刚指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是在担负党直接领导工人运动的光荣使命中成立的,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历史转变关头充当了重要角色,创造了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工人运动、必须始终坚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的光荣传统、必须始终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必须始终坚持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必须始终坚持工人阶级队伍的团结统一等宝贵经验。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作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前身,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凝练出在党史领域具有典型性意义的“十个第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总机关;领导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第一个工人运动——上海英美烟草厂工人罢工;创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第一个工会组织——上海英美烟草工会;创办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第一份工人刊物——《劳动周刊》;领衔发起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推动形成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发起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劳动立法运动;出现第一位为中国工人运动坐牢的共产党员——李启汉;第一次建立领导工人运动的分支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五大分部和天津支部;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第一家工人学校——上海第一工人补习学校。
1959年5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12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经过近一年修缮和展陈提升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重新面向公众开放。此次修缮是建馆以来最大的保护性修缮,由原来成都北路893弄1-7号扩大至1-11号,在修旧如旧的保护原则下,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原有的石库门格局,展现着上海特有的建筑风格。陈列馆中也采用了影像、VR、AR相结合的方式,运用现代化的展陈手段讲述历史。
2021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一座题为《追随与奋斗》的新雕塑替代了旧雕塑,被安装在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门前。
这是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蒋铁骊携团队历时一年半打造而成的。整座雕塑由紫铜与黄铜锻造而成。紫铜具象地描摹出一位身着长衫的人,站在最前列,黄铜则抽象地展现出更多人汇聚在一起的画面。雕塑后侧配有齿轮与斧头等画面,将“劳动”与“组合”的概念展现得淋漓尽致。蒋铁骊说:“我希望到时,观众可以在这件作品中看到人与人团结凝结在一起的那股巨大力量。这是只属于劳动组合书记部的作品,有着它的不可替代性。”
今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上海市总工会重新挖掘了上海六处红色工运遗址历史,并对原址进行修缮改造,包括上海机器工会、沪西工人半日学校纪念馆、顾正红纪念馆、上海总工会旧址湖州会馆、三山会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史料展、沪东工人运动展示馆。据了解,正在提升整体形象的六处展馆将相继于2021年6月至7月完工。
如今,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为圆心,上海工运的红色印记正愈加清晰地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描摹一段段催人奋进的故事。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承载的历史,是中国工人阶级奋斗历史的序曲,是中国工人红色足迹的起点,树立起中国革命与工运道路上,坚毅而闪耀的红色旗帜。
(部分史料参考《铿锵岁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