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国际化是大势所趋

2021-09-06 02:15张军
中国新闻周刊 2021年31期
关键词:深港国债国际化

张军

与大多数经济学家的预测相反,中国的金融规模和影响力在过去10年获得超预期扩张,这使其有能力持续向全球投资者开放市场。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快速膨胀,其金融实力的巩固也势不可挡。

规模这个词在经济学的分析框架里缺少一席之地,这是主流经济学家低估中国经济崛起影响力的根源。中国的规模在改变着我们看到的一切,这在金融领域显而易见。

近年来人民币资产逐步被纳入全球主要债券指数。2019年4月起,人民币计价的364只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在20个月里正式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这是中国债券首次纳入国际主流的债券指数。此后,2020年一季度进入摩根大通的旗舰指数-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多元化债券指数(GBI-EMGD)。今年10月29日,富时罗素也即将在36个月内分阶段将中国国债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WGBI),完成后中国国债占WGBI的权重将达5.25%。中国债券被悉数纳入这三大全球投资者主要跟踪的债券指数。

其直接结果是,离岸市场有数万亿美元的资产追踪了这些指数,也导致离岸市场上的人民币存款和国外投资者持有人民币资产的兴趣加大。英国渣打银行人民币环球指数今年以来创下新高,显示流入中国市场的国际资本以及人民币国际结算范围在快速扩大。

这些变化得益于中国拥有超级规模的资本市场,尤其是,该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外国投资者开放。这不仅促进了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交易在中国的股市与国债市场上的繁荣,也对外资涌入中国市场起到引领角色。目前中国股市总市值80万亿元人民币(约13万亿美元),而债券存量规模超过336万亿人民币(约52万亿美元)。

中国债券市场的快速国际化也加快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为了推动资本市场的开放和国际化,中国在2010年就允许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港澳地区人民币业务清算行以及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外参加银行这三类机构投资中国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并于2014年11月开通了沪港通,2016年12月又开通深港通。沪港通、深港通均实行双向人民幣交收制度。

在开启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之后不久,2016年2月中国央行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可以直接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CIBM),且没有投资额度限制,后又开通“债券通”, 通过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的连接,买卖两个市场交易流通的债券。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说,今年以来,离岸投资者已通过“沪深港通”净买入353亿美元的中国股票,较去年同期增长约49%。报道援引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海外投资者还购买了逾750亿美元的中国国债,较去年同期增长50%。截至7月,境外投资者通过“沪深港通”持有A股的市值超过2280亿美元;通过“债券通”渠道持有中国债券总额约5780亿美元;持有中国股债资产合计为8060亿美元,较一年前的5700亿美元飙升40%。

尽管在国际结算中,人民币直到最近还仅占2%,但2017年至今,人民币在中国的跨境结算(不含银行)中已经从不足10%上升到了40%,而且该趋势还将继续加强。随着更多央行持续购买中国国债,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在未来5年将会平均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持续提升。高盛和花旗的研究预测,未来10年,人民币将有望成为全球第三大货币。

猜你喜欢
深港国债国际化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活动预告
沪港通、深港通统计
沪港通、深港通5日统计
沪港通、深港通5日统计
沪港通、深港通统计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财政部进行首次国债做市支持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