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娃&鲍杨 办—场只有三种植物出镜的展览

2021-09-06 05:30
优雅 2021年8期
关键词:追星艺术家

生长在华盛顿州核基地的风滚草会吸收核辐射,其播撒种子的过程却会给净化核反应区带来麻烦;向日葵被很多科学家种植在切尔诺贝利来吸收土壤里面的重金属元素,之后它们将被集体铲除,算是一种经济实惠的核清洁手段;在甘肃的嘉峪关,也有一个5、60年代建成的核反应堆,而当地的骆驼草被誉为一代代人扎根大西北的奉献精神之体现。向日葵、风滚草、骆驼草,这几种与核辐射有指向联系的植物通过一支13分钟长的视频和4件绘画及声音装置作品被诗意化呈现。越过了17000多公里的旅程,前后花费了7个月,艺术家刘娃及鲍杨在实地探究并与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后,带来了一场只有3种植物出镜的展览。

洪彬彬“追星,让我站在艺术界的边缘。”

进入皇家艺术学院时,洪彬彬偶然成为张艺兴资深迷妹。此后,偶像和粉丝便成为她作品中时常出现的主题,以此来探寻“偶像与粉丝”、“男性与女性”、“主体与客体”等问题的哲学思考。“追星”让千百万粉丝与她产生共鸣,但因大众的接纳而产生的流行商业性意味着对纯艺术的挑战。艺术界自以为是的审美暴力无所不在。留英期间,雕塑系的老师看了她以追星为主题的作品后问:“你不为你的想法感到羞耻吗?”她立刻回击:“我只为作品的好坏感到羞耻。”“艺术创作是反映时代的,我生在90年代,追星、动漫、日韩剧都会接触到。这是我的时代,我为我的时代感到自豪。我觉得在艺术圈谈鄙视链的时候,你已经把自己局限到某个类别之中了。”

朱荧荧误入“兔子洞”

2017年,在首次个展《日夜》之后,朱荧荧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创作上面。迄今为止,朱荧荧所有作品几乎都是基于对废旧图像素材持续地收集和整理。“兔子洞”里的绘画蓝本也出自于此。但不同于像以前那样重现完整的照片图像,而是将“镜头”拉近至图像的一角,再以超乎常规的比例将其放大。我们大概都有类似经验,如果长时间凝视图像的某个局部,会慢慢感到它在溢出原来的形状:凸出和凹陷似乎交换了位置,物体和背景开始混合,反光和阴影浮出表面……这些感知变化中稍纵即逝的微妙瞬间,是朱荧荧所要跟从的。这是为什么画面中的物件总以奇怪的形状出现,同时仍勉强地粘连着现实的投影——在绘画的世界中,感知先于存在。

李维伊 成为艺术家,是意外

李维伊是一位艺术家。她造物,也收集重组现成品;她雕塑,也绘画;她表演行为,也用镜头记录行为。李维伊是一位设计师。她用二维重力模拟器测试了Helvetica的每个字符会以何种姿态从空中跌落,并将最终形态制作成字体;她也为艺术出版物做视觉设计。李维伊是一位策展人。作为大坏画廊主理人,她认为网络画廊无需局限于网络艺术作品的展示,她试图招揽网民参与艺术活动。李维伊是一位出版人,她经营一家名叫“再版社”的作坊,或拼贴家庭相册,或干扰产品图象(比如用贴纸隐去Chanel画册中的模特,只留下背景丛林),并将再版售出。李维伊还是一位杂货店主。在豆瓣上出售日常收集的画册、杂志和小杂物等。李维伊同时生活和工作在以上5个网页中。

钱佳华 叠日造影

钱佳华的创作受到巴内特·纽曼和马克·罗斯科绘画的影响。她从经验、记忆和渴望中获得灵感,试图通过空间、轮廓和颜色的堆叠影响感知,多层结构以及颜色、区域、线条间微妙的分割与争夺,在视觉上撩拨观者的感官。艺术家所创造的抽象世界也是需要内在驱动的,在钱佳华的作品中,每一件作品背后的逻辑和故事都像是一个精彩的剧集,每一笔细微的转折都留下悬念,在偶然性与必然性的深思熟虑中,思想的片段以单独的作品得以呈现。在这个不断被折叠,偶尔因事件浮出水面的现实空间中,似乎我们永远无法得见全貌,全凭表面的信息感知存在。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平行印证了,我们是如何塑造可见的,又是如何遮蔽不可见的。

温秋雯 让灭绝的远古动物重生发光

2012年,温秋雯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定位是纸雕艺术装置设计。目前,她在以往单纯纸雕艺术作品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正在进行“闪光博物馆”系列的创作。这个系列的灵感一方面来自温秋雯对动物的喜爱,更一方面则是她去欧洲参观私人博物馆时的感受。最新的展览“闪光博物馆:遗失之物”放置在广州一栋老建筑里,“当跟一个百年建筑在一起的时候,我会感觉到一种流动性,过去多少时间在这里流过。然后我把古代的各种动物再重新做出来,呈现在这里,跟过去的时光产生对话,这让我特别兴奋。”20件左右的展品星罗棋布地安排在建筑的各个地方。“我想营造一种私人博物馆的氛围感,给大家一个脱离现实的空间,能够感受到环境、作品和人之前的对话,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展示。”

许方华 追月的人

在一个晚上,艺术家许方华走在一条铺满银光的街道上。于地球而言,月亮经常成为夜间唯一光源;它的光芒,与艺术家在香港大都会每晚体验到的五光十色形成鲜明对比。这促成了她这次创作的主题。爱彼当代艺术创作项目宣布中国香港多媒体艺术家许方华获选为第5届爱彼艺术创作委托计划委托的艺术家。名为《月逝无声》的大型装置灵感源自对月球的历史观察,通过认识论的方法,艺术家捕捉到了与月球正在慢慢远离地球这一科学事实交织在一起的忧郁情感。许方华兼具研究员和创作者身份,作品发人深省当中融合精致主题、复杂精细艺术和传统工艺。她渴望把科学发明、创新和科技解构、破译和形象化,展现其隐藏的美态,让观众更能理解当中的复杂性。

吴孟珂 你敢为了梦想闯荡世界吗?

今年3月在上海全球首演的舞剧《熵》由尹昉编导、谢欣领衔,吴孟珂则担任了该舞剧的排练总监。中国台湾舞者吴孟珂,还在就读舞蹈系时,某次看到荷兰舞蹈剧场(NDT)的影片,当即被震慑住,大学还没毕业就毅然前往欧洲参加NDT甄选。“那里让我建立了要将整个感官打开的观念,每一个创作者的语言不同,想要表达的故事、肢体也不同,所以我们每天要在几个小时之内转换3种不同的舞蹈style,所以每一个人的感官都要敏感,随时去接收讯息,观察力也很重要的,通过观察他人的感知转换成我理解的一个部分。”吴孟珂说在那段时间,自己连刷牙时都在想可以用什么不同的方式去呈现,由此,自由已完全没有极限,目之所及的每一件物體都变成一个节奏,可以通过身体来表达。

猜你喜欢
追星艺术家
超级富翁帮你追星
简简单单的追星时光
我们班的追星风
编辑部追星日常
追星,古人也是蛮拼的
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