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艳群,司楠,董升辉,黄德运,许明珠,董兰芳,曲照球,程光平,*
(1.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530004;2.广西海洋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广西 北海536000)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隶属鲶形目(Siluriformes),鲿科(Bagridae),黄颡鱼属(Pelteobagrus),是近几年来我国最重要的水产经济养殖对象之一[1]。因其具有生长速度较快,易存养,耐低温低氧,耐运输等特点[2],深受市场欢迎和消费者喜爱。黄颡鱼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有滋补身体的功效[3]。目前国内黄颡鱼养殖业发展迅速,2018年黄颡鱼产量为48万t,较上一年增长了15%,在全国淡水养殖鱼类产量中的占比也增大[4],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鱼类养殖品种之一。随着黄颡鱼的养殖朝着高效益和集约化养殖的方向发展,其人工养殖也步入了高密度的新时代。
放养密度是水产养殖中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高放养密度可最大限度地提高集约化养殖模式产量,但也会使鱼类产生应激胁迫反应,对其生长、行为、生理和肉质造成负面影响[5-6]。已有研究表明,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大,鳜[7]、日本囊对虾[8]、杂交鲟[9]和瓦氏黄颡鱼[10]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下降,饵料系数升高。水产养殖过程中,水质受放养密度影响较大,而水质对于鱼类的成活、生长、疾病和品质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11]。养殖时间越长,养殖密度对水体的影响越明显,密度越高,水质越差[12]。在如今黄颡鱼的高密度养殖背景下,养殖水体恶化,疾病频发,养殖成本上升,因此探索黄颡鱼大规模养殖的最佳密度,最大化地利用养殖水体的空间与资源,追求养殖效益上的最优解成了当下黄颡鱼养殖需要解决的问题。试验通过在露天池塘对黄颡鱼进行规模养殖,研究不同放养密度对黄颡鱼生长性能及水质的影响,旨在进一步了解黄颡鱼大环境养殖中的水质变化规律,为黄颡鱼大环境养殖的水质调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促进黄颡鱼健康养殖的发展。
试验主养鱼为杂交黄颡鱼,配养鳙、鲢,黄颡鱼苗种购于广东某杂交黄颡鱼繁殖基地。各塘放养黄颡鱼苗种为同批次鱼种,初始平均体长为(6.10±0.28)cm,初始平均体质量为(4.60±0.35)g。试验期间所用饲料均为黄颡鱼膨化配合饲料,产自广东省佛山市全兴水产饲料有限公司,其组分含量见表1。
表1试验饲料基本组分含量%
试验塘为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某水产养殖公司的3口生产性养殖池塘(A、B、C)。各池塘均为长方形土质塘。A塘面积为5 000.0 m2,B塘面积为5 667.7 m2,C塘面积为2 667.7 m2,平均水深均为2.0 m,淤泥厚度约为0.2 m。池塘用水以集雨水为主,抽提地下水为辅。增氧设备为2 kW叶轮式增氧机,C塘装设1台,A塘和B塘各装设2台。每个池塘均装设1台自动投饲机。
将黄颡鱼苗种按相同的比例和密度并配养鲢、鳙放养进3口池塘中,各试验池塘(A、B、C)每667 m2放养黄颡鱼的尾数分别为1.00,2.00和3.00万尾。试验期间,各试验塘按放养量和平均体质量估算黄颡鱼存塘量,并按投饲率计算日投饲量,投饲率为1.5%~5.0%,每10 d左右调整1次日投饲量。每日投饲两次(07:00前和18:00后各投喂1次)。每次投饲前约1 h开启增氧机,投饲1 h后关闭增氧机鱼浮头时及时开机增氧,各塘水位低于1.6 m时适当抽提地下水补充。试验周期为315 d。各试验塘及各苗种放养情况见表2。
表2各试验塘黄颡鱼及其配养鱼苗种放养密度
(1)鱼样。鱼苗放养当天(第1 d)随机抽取鱼苗28尾,测定全长、体长和体质量。养殖试验最后一天(第315 d)在各塘随机抽取黄颡鱼成鱼(A塘抽取31条,B塘抽取31条,C塘抽取30条)测定全长、体长和体质量,并计算增重率(WGR)、体长增长率(RL)、肥满度(CF)、饲料系数(FCR)和变异系数(CV),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Mean——同一池塘黄颡鱼鱼苗初体质量的平均值,g。
(2)水样。分别于第1 d、第109 d和第315 d对3口试验塘进行水质检测,指标包括硝酸盐、亚硝酸盐、总氮和总磷。
试验数据用原始数值表示,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和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多重比较(LSD法),并判断在0.05水平上差异的显著性。
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黄颡鱼增重率和体长增长率都呈下降趋势,增重率和体长增长率均表现为A塘最高,C塘最低。肥满度A塘最高,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鱼体的肥满度先下降后稍上升。饲料系数和变异系数均随放养密度的增加而上升,A塘最小,C塘最大(表3)。
表3放养密度对黄颡鱼生长指标的影响
(1)硝酸盐。在试验开始和试验中期各塘水体中硝酸盐含量都处于较低水平,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试验后期,B塘水体中的硝酸盐含量明显增大,结果见图1(a)。
(2)亚硝酸盐。随着养殖时间的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在A塘呈上升趋势,在B塘和C塘先增加后减少。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大,水体中亚硝酸盐含量先增加后减少,B塘的亚硝酸盐含量最高,A塘最低,结果见图1(b)。
(3)总氮。随着养殖时间的增加,总氮含量在B塘和C塘呈上升趋势,在A塘先上升后降低。在试验第1 d,各塘总氮含量最低,差异不显著(P>0.05);在第109 d,总氮含量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大而减少,C塘最低;在第315 d,B塘总氮含量最高,A塘最低,结果见图1(c)。
(4)总磷。不同放养密度下,随着养殖时间的增加,各塘水体中总磷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各塘之间总磷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在第315 d,总磷含量在A塘密度下最低,结果见图1(d)。
图4放养密度对水体中硝酸盐、亚硝酸盐、总氮和总磷的影响
放养密度是影响水产品生长性能和产量的关键性因素之一,过高的密度会抑制鱼类的生长,在最适放养密度范围内,鱼类生长性能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而上升,当超过最适放养密度时,鱼类的生长性能呈现下降的趋势[13-14]。张墨等[15]发现,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大杂交鲟的特定生长率和生长效率呈上升趋势,在9 kg/m3时达到最大值,放养密度再继续增加,日增质量则显著降低(P<0.05),特定生长率和生长效率下降;侯明华等[16]研究表明,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大西洋鲑生长速度逐渐减慢,过高的放养密度会显著抑制大西洋鲑的生长;杨严鸥等[17]研究发现,随着奥尼罗非鱼放养密度的增大,鱼类活动时间增加,摄食率下降,生长速度变慢,生长效能降低。以上结果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放养密度增加,黄颡鱼的增重率、体长增长率和肥满度逐渐降低,饲料系数和变异系数升高,每667 m2放养数量为1万尾时,黄颡鱼生长性能最高。此外,黄颡鱼体长变异系数增大,说明个体间差异变大,这可能是优势个体在种群中占有较高地位、较多食物及空间,而弱势个体资源占有量相对有限,形成这样的格局后,扩大了个体间的生长差异[18],放养密度越大,群体内的差距就越明显[19]。
(1)硝酸盐。养殖水体污染主要由残余饵料、代谢物和死亡的养殖动物引起,其中残余饵料是导致水质恶化的关键因子。同时,代谢排泄物随放养密度增大而增加,水环境负载率升高,水体质量下降[20]。张晓雁等[21]研究发现,在封闭循环水养殖中,随着中华鲟放养密度的增加,水体中硝酸盐含量逐渐增加。该试验在露天池塘养殖条件下,水体中硝酸盐含量随着黄颡鱼放养密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在前中期养殖过程中差异不显著,养殖后期中密度养殖水体的硝酸盐含量剧增。
(2)亚硝酸盐。养殖水体中的氮循环会产生亚硝酸盐,即亚硝酸盐是氮循环的中间产物[22]。亚硝酸盐是水体中氮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其含量升高时,意味着养殖水体有恶化的趋势。刘国兴等[18]试验结果发现,水体中亚硝酸盐含量会随着克氏原螯虾放养密度的增加呈现升高的趋势。李黎等[23]也报道,水体中亚硝酸盐含量随着缢蛏放养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该试验结果与前人报道基本相似,水体中亚硝酸盐含量在低密度时最低,而随着黄颡鱼放养密度的增大,水体中亚硝酸盐含量在前期升高,可能是随着放养密度增大投饵量增加,残饵和水体中水生动物的排泄物大量累积,从而导致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含量也随之升高[24];到了养殖后期,亚硝酸盐含量降低,这或许是因为亚硝酸盐也是动物吸收利用氮元素的一种形式,随着放养密度继续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减少[23]。
(3)总氮。养殖水体中的总氮含量是判断水体是否富营养化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含量的多少可以反映水体的污染程度[25]。倪蒙等[26]研究报道,养殖水体中的总氮含量随罗氏沼虾放养密度的增加呈现升高的趋势。王威等[7]研究表明,在鳜高密度养殖组尾水中总氮含量显著高于低密度组。该试验结果与前人报道不同,随着黄颡鱼放养密度的增加,养殖水体中总氮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变化无规律,但差异不显著;随着养殖时间的增加,中密度池塘总氮含量逐渐增加,低密度池塘则先增加后减少,高密度池塘则一直保持较低水平。该试验采用的是生产中的露天土塘,底泥中有机质较丰富,这可能是水体中总氮含量与放养密度没有显著相关性的原因。
(4)总磷。赵忠波[27]发现总磷含量在黄颡鱼养殖试验期间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放养密度对总磷含量变化的相关性不显著。这与本试验结果相似。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放养密度的黄颡鱼水体中总磷含量差异不显著,在低密度时相对较低。随着养殖时间的增加,各塘水体中总磷含量均先上升后下降,这可能与浮游植物生物量有关。试验中期浮游植物较少,对水体营养盐的利用减少,总磷含量上升;试验后期水体浮游植物较多,对水体营养盐的利用增多,总磷含量下降。